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一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守则是对现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一次全面修订,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守则的发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详细细化,并注重与时俱进。首先,守则明确了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基本行为要求。学生应该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学习。同时,守则也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社会中,学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其次,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守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课外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守则还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业精神。这些要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强调了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育人责任。守则要求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问题。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一次全面修订,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新版守则的发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三
《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守则》制定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守则》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大部署落细落小落实,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守则》适应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新环境,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表述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此外,新《守则》还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四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五
《中小学生守则》是我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据。今年8月,教育部按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发展对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对原有的《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旧版《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也补充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比如控制上网时间、保护生态环境、热心志愿服务、自护懂求救等。总体来看,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更加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也更具操作性。
为方便学习记忆,教育部特别邀请著名作曲家为守则谱曲,制作了《中小学生守则之歌》。
范坤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必须做到“五结合”、“三注重”,即与课程教学、分层教育、养成教育、行为德育和形式创新相结合,深入推进体验式德育,注重学英模弘扬正能量,注重教师以身作则作表率,注重家校联教联育聚合力。教研部门、名班主任工作室、德育课题组要加强研究,及时指导。范坤副局长最后强调学习《中小学生守则》,重在践行,贵在行动,深入体验,体现效果。要让学生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在人生路上走正走稳走好,成长成才成功,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部发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篇六
实行了十年的《中小学生守则》,经过2年时间的修订,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们最关注的是“见义勇为”条款被删除,为此,记者专访了《守则》修订专家组组长邓友超博士,他透露:见义勇为之所以未入选守则是因为尚存争议,孩子很难判断见义勇为的时机。
将“见义勇为”从守则中删除,看上去就像是把一盘招牌菜从菜单中给生生地抹掉,但仔细审视删除“见义勇为”条款便不难发现,这不仅不是守则内容建设上的倒退,反而因“理性回归”而彰显出社会进步。
见义勇为所体现出的正义心和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良心,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守望。事实上,将见义勇为删除,并不意味着对这种价值观的抛却。过去,我们习惯将见义勇为理解为同质化的道德选择,过于拔高道德价值,却忽视每个人在年龄、身体状况、救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不仅形成了对社会群体的道德绑架,甚至扭曲了见义勇为的内涵。
见义勇为,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选择,更是一种关乎技术和能力的问题。对孩子而言,无论是从个体的体力、经验还是从救助技能来说,让孩子去见义勇为本身便不现实,反而会催生出意外风险。因此,删除守则中的“见义勇为”,既是对孩子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对孩子进行前瞻性保护。正如专家所言,“安全”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安全”不保,谈何教育,何来成长,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