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精简3篇】

时间:2015-05-05 08:18: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篇一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其中,壮族三月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并且传承着许多有趣的习俗。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据传说,三月三是壮族祖先的生日,也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因此,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丰收和幸福。这个祭祀仪式通常在清晨进行,壮族人们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装,手持竹竿,载着祭品,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祠堂。在祭祀过程中,他们会燃烧香烛,献上鲜花和食物,还会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除了祭祀仪式,壮族三月三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习俗。比如,人们会进行划龙船比赛。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吸引着无数壮族人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在比赛中,参赛者会坐在一个巨大的木质龙船上,用力划桨前行。他们需要高度协作和精准的节奏,才能在水上保持平衡和速度。观众们会为他们加油助威,场面非常热闹。

此外,壮族三月三还有一项非常有趣的传统游戏叫做打花蛋。在这个游戏中,人们会用颜料给鸡蛋上色,并在蛋壳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他们会把彩蛋放在一个盒子里,用力地相互碰撞。最后,看谁的蛋壳破裂最晚,谁就是胜利者。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参与者的技巧和运气,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丰富多样,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通过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文化和传统。这些习俗不仅使人们能够庆祝节日,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和保护。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篇二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中,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传说,三月三是壮族祖先的生日,也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因此,壮族人民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祖先祈求丰收和幸福。在祭祀仪式中,壮族人们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装,载着祭品,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祠堂。他们会燃烧香烛,献上鲜花和食物,并举行歌舞表演,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除了祭祀仪式,壮族三月三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人们会举行划龙船比赛。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吸引着无数壮族人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在比赛中,参赛者会坐在一个巨大的木质龙船上,用力划桨前行。他们需要高度的协作和精准的节奏,才能在水上保持平衡和速度。观众们会为他们加油助威,场面非常热闹。

此外,壮族三月三还有一项非常有趣的传统游戏叫做打花蛋。在这个游戏中,人们会用颜料给鸡蛋上色,并在蛋壳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他们会把彩蛋放在一个盒子里,用力地相互碰撞。最后,看谁的蛋壳破裂最晚,谁就是胜利者。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参与者的技巧和运气,也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丰富多彩,不仅能够庆祝节日,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的文化和传统。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和保护。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学习壮族的习俗,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和理解。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篇三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导语: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篇二: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篇三: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