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传说【精选5篇】

时间:2016-04-08 02:28: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而这些习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说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是楚国的贵族,为了挽救楚国的命运,他多次劝谏国君,但却屡遭忽视和诽谤。最终,楚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屈原心灰意冷,绝望之下投江自尽。

屈原的死让楚国的人民十分悲痛,为了避免他的尸体被鱼虾噬食,人们纷纷划船捞取他的遗体。同时,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竞渡,以模拟捞尸的场景。此外,人们还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艾叶,相信可以辟邪驱瘟。而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人们在江中投食给鱼虾,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

这个传说不仅给了端午节一个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爱国情怀。屈原为了挽救楚国的命运,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爱国精神一直被后人传承和崇尚。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而这些习俗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说故事。

除了与屈原有关的由来传说外,还有另外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那就是与抵御瘟疫有关。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名为“食积”的疾病,它会使人们的肚子胀大而死亡。据说这种疾病是由于恶魔所引起的,而恶魔最喜欢吃的就是粽子。

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恶魔的侵害,人们便在端午节这一天包制粽子,并将粽子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庭院里。他们相信,恶魔会被粽子吸引,从而不再伤害人们。此外,人们还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艾叶,相信可以辟邪驱瘟。

这个传说在中国的各地都有所流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和传统。比如在江南地区,人们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点起艾草,使家中充满草药的香味,以驱赶疫病和邪恶;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则更加重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这个传说不仅给了端午节一个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瘟疫的恐惧和对健康的追求。通过包制粽子、挂艾草等习俗,人们表达了对疾病的抵抗和祈求健康的愿望。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有所延续,端午节也成为了人们关注健康的一个重要时刻。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篇三

  民俗专家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端午节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从唐代开始,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佳节良辰来看待。 据山东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介绍,一般认为,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代的避"恶日"。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毒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

  据考证,龙舟竞渡最早也与祛邪有关,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把邪气放在龙舟上,开展竞渡,看谁送得快、送得远。张勃说,端午最早因节令而形成节日,更多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从魏晋时期,端午开始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这给节日注入了文化内涵。由于人们对屈原高洁节操、伟大人格的认同,屈原与端午节之间产生了某种互动关系:端午节因屈原有了更为丰富的节日内涵,屈原则由于端午节而被人们不断地记起,不断地怀念。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篇四

  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

  正好看见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许仙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躲得很远,任凭雨淋。白娘子看见许仙这样老实腼腆,心里更喜欢了,许仙也对美丽的.白娘子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欢他们。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悄悄地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许仙将信将疑。转眼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拼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愤怒,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许仙。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水漫金山”。法海也大显法力,白娘子因为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护下逃跑。当她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百感交集,不由得抱头痛哭。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打败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终于救出了白娘子。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篇五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