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基层村级自治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遇。为了探索和推动村级自治组织的发展,本次调研选取了某省某县的5个村进行深入调查。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情况,包括组织架构、职能设置等。
2. 探讨村级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和发挥。
3. 分析村级自治组织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村级自治组织的认知和评价。
2. 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资料,深入分析相关问题。
四、调研结果
1. 组织架构:调研发现,所调查的5个村的自治组织均按照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设立了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但在人员配置和职能设置上存在差异。
2. 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调研显示,村级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带领村民修建基础设施、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与自主管理意识。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调研发现,村级自治组织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稳定、决策参与度有限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村级自治组织的发展。
五、改进建议
1. 增强村级自治组织的人员培训与选拔,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
2. 拓宽决策参与渠道,增加村民对村级自治组织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与上级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情况和发展状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关注村级自治组织的发展,推动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篇二: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探索基层民主决策的路径和机制
一、调研背景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级自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决策的实施,本次调研选取了某省某县的5个村进行深入调查。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村级自治组织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包括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决策的程序和方式等。
2. 探讨村级自治组织在推动基层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和效果。
3. 分析村级自治组织民主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与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村级自治组织民主决策的看法和体验。
2.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村级自治组织的民主决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四、调研结果
1. 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调研发现,所调查的5个村都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但在决策程序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村重视听取村民意见,有的村则更多依靠村干部的决策。
2. 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调研显示,村级自治组织在推动基层民主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让村民了解并参与决策,增加了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调研发现,民主决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代表的选举程序不够规范、村民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基层民主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五、改进建议
1. 完善选举制度和程序,确保代表的产生公平、公正。
2.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民对民主决策的认知和参与度。
3. 推动村级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的合作,提供决策的参考和支持。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村级自治组织民主决策的机制和效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基层民主决策的推进,探索更加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和路径,为村级自治组织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农村村务公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抓源治本、防止腐败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基层的村务公开情况,按照《xxx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xxx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xxx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24个乡(镇),642个行政村、3804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 万人。各行政村已普遍建立健全了“三个组织、三个制度和三个到位”,即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等三个组织,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议事协商制度等三个制度,明确村务公开必须做到内容、形式和程序等三个到位的建设和完善,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xx年村委会换届,全县各村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和村经联社领导班子成员。村委干部大多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勤政,奋发有为,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2、村务公开比较全面真实。全县各村基本上把集体财产和财务收支、村集体土地和经营实体的承包、新上的集体经济项目、村干部误工和需提留的统筹方案、征用土地和建房审批、救济救灾款的落实、村集体招待费用支出、民主评议村班子成员、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列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村能把村所有收支逐笔公布明细账目,并设有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多数村一般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和村民要求公开的事项能及时按程序公开。村务公开中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各村基本能坚持每季度公开一次,各村基本上建有村务(财务)公开记录簿,村务公开的时间、地点、步骤、方法均记录在册。在公开形式上,各村能因地制宜,采取公开栏、会议、广播和张榜公布等形式公开。如壶镇镇高潮村把财务明细账目装订成册,发放到每家每户,接受村民的监督。
3、民主决策比较科学规范。全县各村基本都按规定建有完善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等各项制度。大部分村的干部群众能自觉遵守,实施效果较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合法产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村民会议对村民代表会议的授权明确,村民代表按规定推选产生,权利和义务明确。重大村务事务事项决策基本能进行民主协商,并按规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决策的事项得到有效实施。民主决策表决记录和村级档案、台账基本齐全规范。
4、民主监督比较切实有效。大部分村建有村重大事项讨论制度、集体财务审计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以及民主理财制度。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结果与村干部考核奖惩挂钩。同时,各村均建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以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监督。村务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发挥较好。如五云镇中心村将每季度财务公开的第五天定为“质询日”,接受村民的监督。
目前全县有228个村达到浙江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村标准,占全县总村数的35%。经过省级考核、验收,舒洪镇被命名为省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乡镇,中心、高潮、下新屋、笕川、泉塘等5个村被命名为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
调查发现,村务公开越规范,村双委就越统一,战斗力就越强,同时干群关系就越密切,社会就越稳定。随着村务公开程度越来越高,全县有关反映村干部财务问题的信访案件越来越少。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村务公开工作,虽然经济相对发达的村一般要好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村,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认识不够到位。目前存在四种情况,使少数村忽视村务公开工作,一是干部认为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要抓的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多,村务公开也就是个形式;二是认为村里财务经常性收支项目单一,金额有限,甚至大多数月份为零收入与零开支;三是干部认为自己开支都比较规范;四是少数村干部在主观上没有村务公开意识,从而可以浑水摸鱼。
2、公开不够及时。目前全县除经济较好村能做到每月公开一次,其余大部分村因经济薄弱等原因,村里的财务收支没有按月上报、按月公开,有的2个月公开一次,有的一季度公开一次。
3、内容不够详实。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重点内容,按要求一般都规定有月期的收入与支出、应付应收金额等项目,同时公开细账,但在少数村公开的账目不够详细,村民只能了解财务收支的大概和集体经济的一般状况,难以详细了解,不利于监督。
4、素质有待提高。随着财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农村会计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逐步暴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全县情况来看,会计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少数会计业务能力不高,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以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
5、监管难度较大。村级组织是一级自治组织,村务公开过程当中,对不按规定办理的,政府缺乏制约措施。同时对违规开支处理难度很大。
三、意见与建议
针对全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配好村干部。在换届选举时,一定要配备好村干部,加强对村干部进行村务公开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推行村务公开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双委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增强村干部执行村务公开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规范运作。村务公开必须按照“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程度、公开监督”四个要求,做到百分百规范公开,确保村务公开不过场,不流于形式,有效地激发群众的参与、关注的热情,扎实推进村级民主建设。建立“民主理财日”制度,由村干部、村民代表、村理财小组及驻村干部一起参加,听取村干部当月财务收支汇报,对收支的合理性进行评议。
3、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作用。村民主理财小组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员一定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民主理财小组要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答复提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职责开展监督工作。
4、严格督查。有关部门对一些村村务公开“避虚就实”、“迟公开”和不在规定地点公开的情况要特别关注,对未及规范公开的,予以通报批评和严肃处理,以推动村务公开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让广大村民知道他们所关心的、所想了解的问题,以村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5、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针对不少村会计兼任文书、统计员等职务,同时又务工务农或经商,工作任务繁重以及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把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作为当前村务公开的重点内容,通过各种途径,造就一批懂业务、文化高的会计,努力促进会计工作上新台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篇四
根据_____市美丽_____·清洁乡村活动部署,南美丽办发〔20〕65号文精神,按照县美丽办指示的工作要求。为了反映出横县新福xx村委xx村的群众最盼、最难、最怨、最忧等问题,本人在20年11月对该村开展了x次调研。现将调研工作内容作如下总结:
20年11月x日,本人对xx村的群众开展(走访、召开座谈会、面对面谈心)调研工作。其中xx群众反映最盼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难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怨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xx群众反映最忧的具体问题是…,经本人和村委干部研究,其具体解决办法是…
所做的三带三问三帮(即:带政策、带技术、带感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定规划、帮跑项目、帮解困难)具体事件、事迹。
我们(挂村责任干部、新农村指导员、村委干部等)通过调研工作要做到三带三问三帮,把xx村的清洁乡村活动打造成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民生工程。让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清洁乡村活动中。
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创新精神已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创新是报业获得不竭动力的源泉。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面前,地州党报中谁敢于大胆创新、不断创新,谁善于进行观念和管理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谁善于把握机遇、控制风险,谁就有可能捷足先登,掌握报业发展主动权。因此,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报业发展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结果得到肯定。要以“不断创新”为目的,切实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扩大报纸影响力,增强报社竞争力,在确保党报权威性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最大化。
一、创新报业文化和报业制度
报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成功的报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文化。要创造出一个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力向上的心理环境和能够推动报业发展的报业文化,以提升报业整体品位,形成全体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能够产生最高利润的资源,善于经营人才的报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因而报业文化建设就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要以报业文化和报业制度的和谐为前提,寻求报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建设时间文化。时间是一种可与资本、技术、产品质量甚至创新平起平坐的战略武器,在时间反应上享有优势,可以为其它竞争差异提供基础,从而构成报业整体上的竞争强势。比如记者要“比警察更早到达新闻现场,取得同业采访不到的最初讯息”,就得靠在时间上抢占先机。
建设绩效文化。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体员工的创造活力。建立起一种绩效为重、任人唯贤的强大报业文化,以此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员工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使他们从专业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的事业和精神得到与其贡献相称的尊重,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得到奖励和擢升。如采编人员每天采编多少稿件就得多少绩效量化分,尝试实行“日结、周示、月奖”,实行“阳光操作”,让员工体会“快乐劳动”理念。
建设学习文化。报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而学习正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要清醒地认识到“有地州级的报纸,没有地州级的读者”;有从一而终的编者,没有从一而终的读者。地州报社相当数量的采编人员,由于长年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学习、工作、生活,眼界不够宽广,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要以“建立学习型报社,培养全能型员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适当调整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实抓好全员政治理论学习和新闻业务及相关技能培训。
建设环境文化。任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影响事物的发展。对于报社来说,影响报业发展的环境主要有三个,即外部环境(亦即社会环境)、内部环境、员工心理环境。在环境的建设上,一要以创建报业文明为着力点,强调思想方式,体现柔性管理,在继续优化外部大环境、继续以适当的投入优化内部硬环境的同时,重点抓好内部软环境的建设,以“信任、团结、创新、出优、奉献”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员工的爱社情、同志情、友情为主要目标,突出人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抓好员工心理环境建设;二要以健全报业制度为着力点,强调工作方式,体现刚性管理,以“廉洁从业,行风优良,奖罚得当,纪律严明”为主要内容,抓好制度和法纪环境建设,为报业健康发展提供法纪保证。
二、创新发行渠道和经营理念
竞争的终端在发行,发行的起点在头脑。发行既是实现编采价值的一个终端,又是编采过程的一个新的起点,是扩大报纸覆盖面和触及率、增加广告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报纸的发行和广告市场不能自发形成,要主动进行建设,要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发展市场。
精确掌握订户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发行应该将行政措施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把阅读当地党报的主要对象搞清楚,比如一个地区有多少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厅、处、科级党员干部分别有多少,普通党员有多少?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尤其是每年新增的经济组织有多少?平时自费订阅党报的读者有多少?自费订阅者的职业、年龄、文化、收入等如何?要对上述情况心中有数,宣传发动、征订投递才能准确无误。
力争双赢销售。媒体生产的是信息服务的特殊商品,而商品具有互换性。以企业订户为例,报社要依据企业所订报纸的数量分别给以不同形式的回报,如为企业组织社会活动、营销策划、形象设计、赠送广告版面等,以实现“互惠互利”。亦可在地(州)、县(市)领导机关所在城市(镇),各筛选确定10家实力强、信誉好、服务水平高的旅馆、酒店,给持有报社开具的订报大户证明的入住或就餐者在食宿方面提供10—20%的优惠,而报社则以广告优惠或赠送一定广告版位来酬报旅馆、酒店。
做到滚动订阅。改变每年下半年集中大收订的做法,化整为零,抓住每季度末一个月最后的15天左右时间,狠抓下一季度的征订,以此来积少成多,实行全年滚动订报、售报。与交通、旅游、石油等部门协商,请他们出资买党报,并由投递员每天将党报送上飞机、客运汽车,送上餐厅,送进加油站,送入客房。这些类似零售的报纸,每天的实际发行量是不等的,加起来除以365天就等于报纸每天新增的发行量。
巩固老订户,培养新订户。在“大报品位、大众口味”上下功夫,增强党报对读者的亲和力、影响力,是党报扩大发行量、覆盖面的先决条件。为了在报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巩固老订户,扩大新订户。要通过向老客户赠报,以及征文评奖、旅游抽奖、公益送报等途径,扩大报纸的影响,使读者深入了解党报,喜爱、宣传党报,培养和发展党报的新订户。
关爱订户,服务读者。要把“一切为了报纸,一切为了读者”作为发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点滴入手满足读者需求。要在报社从业人员中,主要是发行人员和记者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即:为订户反映一个要求,为订户撰写一篇稿件,向订户约一篇各类稿件,为订户免费做一个50元广告,为订户做一件以上的好事,为订户代卖一次旧报纸并尽量换订一份新报纸,在订户中收集一条办报意见,为订户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经商或致富信息,每人新开发一批订户(30—50户)。在遇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或疫情时,要印制“本报友情提示”公益宣传单,随报纸一同送给订户;要安排专人,用统一的电话用语,对私费订户特别是订期将到的订户或重点订户进行“电话问候”,及时了解读者对报纸质量、发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报纸能否在广告市场成功地实现与广告商的交换,则取决于该报纸在一定区域内传播效能的大小,而报纸的传播效能则又完全取决于报纸区域影响力的强弱。报纸区域影响力的强弱是由报纸质量、出版周期、发行数量等因素控制的,其中起显著作用的是发行量的空间配置,地州党报离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腹地最近,处于本地新闻事件发生的源头,有着其它报纸不可企及的接近性。它面向本地区发行,是本地区报纸中发行量最高的,具有更强的区域影响力,因而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拥有本地市场的广告份额。商家往往立足于地方打广告,尤其是消费广告、求职招聘广告以及分类广告,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另外,随着公用信息交流和各类人员流动力度加大,首府广告客户出于拓展市场的需要,也加大了对地州报广告的投入,一些有实力的房地产商和化妆品公司也越来越看好地方传媒。对地州报经营来说,前者是潜在优势,后者是难得机遇。关键是要抓住当前市场热点和强势项目。如今的广告投放已渐趋理性,精明的广告商会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在最合适的时机投放最合适的广告。“拉广告”的时代已经结束,媒介自身的吸引能力和吸纳能力才是根本。靠发行吸引广告的观念日趋完善,读者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有效开发显得日益重要。根据目标读者(包括核心读者和延伸读者)的需求层次设计内容,这样打造出来的产品才让广告商青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谁善于“经营报纸”谁就能抓住商机,分享蛋糕。
村级自治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关于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总结“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一年来的工作经验,推动我市“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市项目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村村大学生计划”调研工作的通知》(黑市组通字[20xx]19号),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主管部长为组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为副组长、市项目办成员参加的调研组。7月市调研组深入到我市5个县(市)区,15个下派单位,通过听项目办汇报、召开大学生志愿者座谈会、听取乡村领导意见等形式,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情况。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黑河市共有七个县(市)区,65个乡,共计726个行政村。截止到20xx年定向培养大学生计109人,派遣到各村的志愿者计52人。
(一)培养工作1.开展了宣传动员工作20xx年12月5日、15日市项目办在《黑河日报》上刊出我市启动“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消息,并就该计划有关方针政策回答了记者提问。12月9-13日在《黑河电视台》上对“村村大学生计划”招生政策进行了滚动式播放。
12月18日,协助黑河市政府筹备召开了全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宣读了《xxx黑河市委办公室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村村大学生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抓紧时间做好宣传报名、考前辅导等。2005年黑河市教育局下发了《黑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落实2005年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招生工作的通知》(黑市教字〔2004〕160号),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做好招生宣传动员工作,使当地农村家喻户晓从而扩大报考面。
同时我们在11月26日的《黑河日报》上全文刊登了2005年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招生简章,11月24—28日在黑河电视台滚动播放了招生简章,从而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今年的报考率。2.进行了考前辅导工作按照我们的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在职教中心学校举办了考前辅导班,对考生进行了免费辅导,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
3.做了贫困生帮扶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一部分有志于服务农村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家庭无力承担生活费用,不得不放弃报考,甚至有的已经考取却无法入校学习。为了解除考生的后顾之忧,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务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所有有求学愿望的农村知识青年都能报考、能够考取的都能入校学习。
各县(市)、区委、政府通过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等措施妥善解决了这一难题。五大连池市每年补助学生生活费20xx元;北安市城郊乡每年为在校大学生补助1000元生活费,二井镇、石泉镇每年补助20xx元,北安市全市共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生活费5万余元,协调贷款万元。
4.改革了学习制度,培养报考生源为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的顺利实施,市教育局于20xx年2月10日下发了《关于做好中职学校教学、招生制度改革加大为农服务力度的通知》(黑市教字[20xx]11号),对学校招生制度、教学制度、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教学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在农村变三年学制为一年或两年学制,既为农村青年报考“村村大学生计划”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和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又解决了他们的学历不够问题,有利于提高“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报考率和升学率。5.着手制定培养计划的具体措施我市现有726个村,要在20xx年实现村村大学生目标,平均每年需送培农村知识青年145人,目前我市在读的大学生只有109人,培养任务十分艰巨。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切实为我市农民培养落地人才,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制定〈黑河市“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规划〉的紧急通知》(黑市组通字[20xx]8号),要求各县(市)、区委组织部牵头,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要求他们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当地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规划,保质保量地输送生源。目前各项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我们正着手制定《黑河市“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规划》。
(二)派遣服务工作我市20xx年首批共向嫩江、北安、五大连池、孙吴、爱辉区派遣了52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嫩江12人,;孙吴16人;爱辉区9人;五大连池10人。
各县(市)区在志愿者服务前分别召开了大学生服务农村行动计划对接会。举办了为期七天的培训班,对大学生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大学生学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培训增强了志愿者服务农村的信心。市、县项目办对于下派到基层的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等情况进行逐个分析,与调查摸底中掌握的各县(市)区大学生专业需求相结合,为他们合理确定了服务的工作岗位。
通过此次的调研得到的反馈信息看,90以上的志愿者都实现了对口上岗。大学生志愿者在工作中深入基层,努力钻研,注意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承担着农村的村务和学校的教学两方面的工作任务。
他们在服务过程中 积极性高,踏实肯干,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成绩突出,受到了乡村干部及农民群众的好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谦虚、自强、勤劳、向上的精神,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典型,如:被分配到北安市东胜乡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东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王云龙同学,他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为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服务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协助乡水利站进行地形图测绘,得出各种数据,并绘制出堵口处地形图,使所学专业得以发挥,受到了水利部门的表扬;协助村支部书记认真抓好党员责任区工作,积极发挥党员作用,该项工作已在全乡推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分析,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村委会评价他政治觉悟高,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适应农村工作,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任劳任怨,善于走群众路线,工作中主动热情、谦虚待人。被分配到嫩江县长福镇云龙学校的黑河学院的丁相君同学在学校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及
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兼任校团支部书记、校大队辅导员,并管理校学生会工作。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热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下,将班级培养成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一起劳动、游戏、谈心,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课,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校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
她本人也被学校推选为“镇优秀教师”。分配到孙吴县奋斗乡新河村支教的张丽丽同学,克服了艰苦的环境条件,认真搞好学校教学工作,接手学校的
一、二年级复式教学,采用语文课与数学课相结合、新课与练习课相结合的“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她的教学设计在全乡教职工大会上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好评。分配到五大连池市教育比较薄弱的双泉乡向阳村担任副校长的张鑫同学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看到学校的办公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少,心理有些波动,觉得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大学毕业就在这偏远的农村小学工作,心理有些不平衡,但在项目办领导的关怀下,使他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
主动担当起英语教学工作,由于学生的基础差,教学工作十分吃力,为了使学生的成绩,尽快提高,他认真研究教材,自制教具,挖掘课程资源,把课文编排成有趣的故事,课本剧,采取趣味教学,让学生投入到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成立小学练习小组互帮互学,经常给差生补课,通过努力工作使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二、主要经验
(一)强化领导,为“村村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黑河市成立了由组织部牵头,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公安局、农委、团委等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工作。
成立了“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的推进和落实工作。下发了黑市组通字[20xx]19号《关于对“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和黑市组通字[20xx]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村大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各县(市)区领导小组、项目办根据各自的职能,密切配合,推动了“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组织成员单位学习省有关文件,让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到实施“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有利于提高全市农村、农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切实把“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摆上工作日程,并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真正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各相关单位和乡村党组织也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领导机构,按照各自职责,狠抓落实,为“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落实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加强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村民对“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认识。各(县)市区为了让广大农村青年了解实施“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内容,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板报及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等多种媒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印制宣传单、发放到各个乡村,不留“死角”。
召开大会,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宣传相关政策。对全市“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落实的重要性、内容、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消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营造出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工作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农村青年真正认识到“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是改变农村青年人生道路的难得机遇,是提高农民发展农村经济能力和增强致富本领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参与到“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中来。
(三)制定政策,为“村村大学生计划”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为了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真正达到毕业回村创业,回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各县(市)区专门制定了具体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如:五大连池市规定大学生毕业回村后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优先培养,毕业后工作满5年有报考公务员资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校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帮助入学大学生家庭协调贷款、购买生产物资、帮助解决家庭生活实际困难。同时建立健全制度,增强此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1.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充分利用进修校等培训主阵地作用,有计划地对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定期的培训。
2.建立考评激励制度。大学生所在工作单位党组织为每名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明确责任。
对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表现进行考评。3.建立资金投入制度。
除了将省里拨付的大学生生活费等及时足额发放到大学生手中外,各县(市)区为此项工作专门投入资金,重点用于大学生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四)关心重视,为大学生志愿者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各(县)市区要求接收大学生的乡镇党委和学校妥善安排好食宿等生活问题,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他们能够走下去、留下来、干的好提供有力的支持。
各接收单位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解决好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间遇到的工作和生活困难,为离家远的、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购生活用品,如分配到爱辉区的费兆武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派到爱辉区张地营子乡中学后,学校给他提供了免费住宿,免除了部分伙食费,解决了他的困难。五大连池为分配到双泉乡的邹丽娟专门腾出一个办公室做寝室,并购置了床、衣柜等生活用品,同时在乡政府免费就餐。
孙吴县的辰清镇中心校为丰富大学生志愿者的业余生活新购置了二十九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并雇人为他们做饭,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村村大学生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中秋”、“端午”等节日期间,深入到大学生工作单位进行慰问,使大学生感受到领导的关心。
(五)加强管理,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各县(市)区加强了“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工作的管理,为大学生志愿者建立了人事档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全面加强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
注意配合学校,实施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学好知识,提高本领,增强素质。项目办在大学生志愿者中深入开展了以“比学习、看谁的业务能力强;比工作,看谁的业绩突出;比奉献,看谁的觉悟高”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看”活动,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孙吴县辰清镇春青村工作的牟兴旺同学多次到贫困生李小贺家进行家访,并为他买了学习和生活用品,使即将辍学的李小贺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好评。卧牛河乡大学生董雪指导的学生在20xx年全国奥林匹克小学英语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分配到爱辉区幸福乡幸福村的李斌积极协助村委会主任协调资金20万元,利用个人关系联系自来水公司准备为该村的二队、三队群众安装自来水;建议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起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车库,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开辟了新渠道。在嫩江县科洛镇东明小学的姚子龙同学在老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探索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探索具有本校特点的创新课,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在五大连池双泉乡中心小学的志愿者邹丽娟,利用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进行讲座32次,先后学习了《教师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帮助教师依法从教、依法执教,使学校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对上级政策理解得不深不透,特别是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政策存在模糊认识,担心两年后对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安排,因此影响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需求申报和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