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摘要:艺术鉴赏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探讨了如何在教育中有效地开展艺术鉴赏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艺术鉴赏教育、重要性、实施方法、学生、艺术修养
引言:艺术鉴赏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鉴赏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以期为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艺术鉴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其次,艺术鉴赏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最后,艺术鉴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二、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方法
在教育中实施艺术鉴赏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鉴赏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还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该学会观察和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要素,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最后,要注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各异,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讲解、讨论、实践、观摩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艺术鉴赏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实施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因此,在教育中应该重视艺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与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与影响,探讨了该教育形式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于网络平台、艺术鉴赏教育、实施、影响、解决方案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广泛的艺术鉴赏教育机会。本文将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与影响,以期为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
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的选择应该考虑平台的稳定性、资源的丰富性和界面的友好性等因素,以确保艺术鉴赏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艺术鉴赏教育的学习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学习进度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反馈。教育者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的影响
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可以提供更广泛和丰富的艺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视野。其次,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最后,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艺术鉴赏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和影响力。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该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反馈。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提供更广泛和丰富的艺术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三
一、经济富庶和强大国力的背景依托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有丝绸之路的繁荣商贸做后盾,其封建经济也达到了前朝无法企及的发达程度。一方面,在国内传统经济的发展方面,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唐代上至皇亲国戚,
下至贩夫走卒,对于新兴的城市经济表现出相当的接纳和认同。商贸业、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尤其是手工业中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高度发达,印染技术的发展,都为唐代服饰文化的繁荣在客观上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来了服饰的奢华、开放与多民族性,这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上的高峰。难怪现代经济学家爱将女人衣裙的长短与开放程度同经济的繁荣或低迷联系在一起,从丰富的唐代出土史料中可以看出唐代妇女服饰华丽,仪态丰美,妆饰奇异纷繁,形制开放且融合了异域民族特色。在唐代妇女三种典型服饰之一的襦裙服中,裙幅之丰,有“裙拖六幅湘江水”、“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等诗句为证。
妇女衣裙的颜色也绚丽多彩,“金缕鸳鸯满绛裙”、“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柳花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诗句表现出紫、红、绿、黄妇女衣裙的争奇斗艳。
不仅如此,其服饰开放程度也令今人瞠目,出现了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袒胸露臂形象。例如,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中,梳高髻、半露酥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着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即是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的“以露为美的开放的社会审美风尚”的生动塑造。另外,流行于南北朝及唐代中原地区的短襦式样,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窄袖紧身的短孺不仅有利于做事,还能表现女子婀娜的体型,因此备受年轻女子的喜爱。而与襦裙服相搭配的妇女外出时常佩戴的幂缡,本是胡羌民族实用性的服饰,因西北多风沙,故用此来遮蔽风沙侵袭,但传到内地,与儒家“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的封建意识相结合,转变成防范路人窥视妇人面容为主的功用。显然,这种奢华、开放、多民族性的服饰风范是同国力的强大,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的。
二、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的催生结果
服饰流行的社会基础除取决于社会高度文明之外,还会受到社会思潮的直接影响。因为服饰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是时代风貌的镜子,服饰的变迁直接反映出流行于那个时代的文艺思潮和当时人们的处世哲学”。
自唐建立以来,高祖、太宗以儒学为主,高宗薄于儒术而归心于佛道,武皇以佛教治国,玄宗时则道教大炽等,形成了儒、道、佛三家并立的文化新格局,人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突破传统儒家的桎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带来了思想和信仰的自由。
鲁迅则认为唐人的创新“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而英国学者韦尔斯在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特有的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代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在中国封建社会记载中,唐代成为我国历朝人性最解放的时期之一,整个社会的气氛和思潮也宽松了许多,为唐代汉族服饰艺术的多民族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唐代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活跃、打破传统、世风开放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为背景,才有了“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大胆服饰,有了不受世俗束缚、体现女权的女着男装,有了突破传统、百花齐放的民族风热潮———胡服的盛行,更有了白居易描述的“时世妆”,这些别出心裁的装扮既源自“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追求新奇、崇尚异样的心理,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三、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作用
唐代国力繁盛、思想活跃开放,同时更加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唐代的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汇集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有考古资料证明:在新疆地区有罗马、波斯艺术东传的遗迹,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联珠对鸟、联珠对兽等织锦,不仅受到波斯织法的影响,图案风格也与波斯萨珊王朝相似,流露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痕迹,这也促使唐代汉族服饰朝多民族性方向发展。
一般而言,服饰艺术的交流大多从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地域的人群之间展开。初唐到盛唐间,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纥等与中原交往频繁,使得“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宗教。“胡酒”、“胡帽”、“胡服”、“胡乐”、“胡舞”是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当时胡风之盛,从诗中的描述可见其一斑。
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四
1课余艺术教育的含义及本课题指标选择
课余艺术教育的含义
在本课题中,课余艺术教育是指除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教育和专业艺术院校全日制专业艺术教育之外的由社会力量利用中小学生课余时间举办的旨在针对中小学生艺术特长和兴趣提升艺术技能的教育。由含义可以看出,本概念不包含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艺术类学校及非全日制高考、中考艺术技能提升短期教育。
课题指标选择
本课题主要指标为: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数量,艺术门类设置,师资状况,学生数量,学生流向,教学质量,现存主要问题等。
2统计分析方法及问卷数量
本课题对石家庄市的长安、裕华、桥东、桥西、新华等五个主要辖区(为方便调查,没有按照新辖区划分调查,居住人口较少的辖区也未列为调查区域)就课余艺术教育机构师资状况、学生流向、教学质量、现存主要问题等几方面以问卷方式分别调查教育机构及学生(家长)双方。对于收集到的数据,采取了分类统计,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共面向教育机构及学生(家长)发出调查问卷各100份,回收教育机构问卷95份,学生(家长)问卷100份,回收率为,有效率为100%。
3现状分析
取得的成绩
弥补了中小学课堂艺术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技能。
在笔者参与的另一民生调研课题中,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艺术课时总数达标率偏低,艺术课程类型陈旧且偏少,课外艺术活动偏少,学生对所在学校的艺术课程安排满意率低。可见,学生及家长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很强烈,而学校做不到的,只能转求于社会,社会的课余艺术教育正好弥补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不足,这在客观上扩展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活跃了社会教育市场,为社会教育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调查结果显示,每门课余艺术教育课程一般收费为5000元/生/年,而一般艺术教育机构学生保有量在50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石家庄市现有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数量为210个左右,这样,每年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最低产值为5250万元。虽然,对于河北省的整体生产总值来说这个数字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要看到,这只是一个最低估算值,况且它的发展潜力是无法估算的。
对于艺术技能的传承、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绝大多数艺术教育机构的主要目的为赢利,但只有做大做强,才能达到最大产值,为了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艺术教育机构会在师资艺术水平、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等方面殚精竭虑,不断创新,在客观上,这些对于艺术技能的传承、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断发掘艺术新苗,正成为艺术人才的摇篮。
课余艺术教育立足于中小学生,将发掘学生的艺术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作为首要任务。可以说,课余艺术教育机构对于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对于有艺术天赋和潜力的中小学生的开发和培养起到了伯乐的作用。据课题组调查,许多艺术教育机构当年的尖子生已到国家级专业艺术院校深造,有的毕业后已从事专业艺术表演或创作,而且,不少学生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就直接考入了省内外专业艺术院校从事专业艺术学习。由此可见,课余艺术教育机构也正在成为专业艺术院校的重要涵养生源基地。
存在的问题
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
石家庄市的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构成比较复杂,经过调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由社会力量举办的经过正规注册的艺术教育机构。这类机构整个石家庄市共有210家左右。第二,由青少年宫等国家群众文化管理机构举办的青少年艺术教育班。这类机构数量极少,它的优点是国家机构举办,场地固定,师资稳定,管理正规。第三,专业艺术院校的业余培训班。这类机构数量很少,但它的优点很突出,除具备与第二类相似的优点外,还有数量足够、力量雄厚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支撑教学,有专业教学研究团队支撑艺术创新,它的缺点是由于灵活性差,艺术门类设置不全面。第四,从事艺术行业的专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的艺术辅导班。第五,由琴行、画室、工作室等形式兼营的艺术培训机构,这类机构管理难度也较大,因为有些涉及超范围经营,做的很隐秘,因此,监管起来难度自然很大。
教育机构规模小,艺术教学门类单一,专业发展不平衡。
调查发现许多教育机构规模较小,学生量保有只有50人左右,且教学门类单一,75%的教育机构只开设1门艺术课程,21%的教育机构开设2门课程,开设3门以上课程的只占4%。在开设课程中,主要集中在舞蹈、乐器、美术三类,其中舞蹈类占,乐器类占,美术类占。而令人不解的是演唱类只占2%,比戏剧类还低1个百分点。经过座谈及定性分析,归纳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教、学双方成本投入高;②学习目的不明确及见到学习效果时间长;③师资来源是不充足。
社会力量举办的艺术教育机构发展缓慢,成员更新频繁。
艺术教育机构大多数发展不快,75%以上注册年限为5年以下,而5年以上的机构中有70%左右承认进步不大,部分声称勉强维持,在所有被调查的教育机构中有10%左右有转行或停业的想法。经过分析,发展缓慢、更新频繁的原因主要有:艺术教育为长线教育,投入大,见效慢,许多艺术教育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追加投资,只能无奈退出;社会的功利性决定了学生和家长的功利性,多数人选择投入少,见效快的专业,使乐器类、演唱类等传统艺术专业教育逐步萎缩;优秀师资缺乏导致一些新专业无法开办,旧专业无法吸引生源。
高水平师资和管理人员缺乏,教学的规范性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课余艺术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多为艺术类毕业生和艺术院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他们或者具有某一门类专业背景,或者根本没有专业背景,而艺术类高水平师资的聘用费用相对较高,普通文化类教师的课时费为75元左右,而艺术类师资的课时费在100-200元不等,而学生的收费标准却相差不大,这就大大增加了艺术教育机构的办学成本,为降低成本,只能聘用一些专业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足,但课时费相对较低的在校学生和新毕业生任课。
缺乏行政监管和行业监管,导致许多行业问题的出现。
由于门槛不高,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数量庞大,无论是否具备足够条件,都想在这个行业分一杯羹,许多教育机构名为文化课辅导,实际也参与到艺术教育中来;许多机构不办理任何手续,租间民房就办班;许多个人因为从事的艺术工作或艺术教育工作,多年在家收徒上课。由于缺乏行政监管,地下艺术教育机构数量可能远远高于公开注册的艺术教育机构数量,他们灵活的授课时间,随意的收费标准给正规的艺术教育机构带来巨大冲击。由于缺乏行业监管,他们在教学上各行其是,自己学错的或理解错的东西再一直错下去,导致整个行业内的错错相传。
4参考对策
行政层面: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市场准入机制,逐步规范课余艺术教育市场
对于行政管理机关来说,管理艺术教育机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构成的复杂性、地点的隐蔽性、时间的随意性,都为监督、查处增加了难度,但所有事情不能因为难就不办或不好好办,而更应该想方设法办好,办好就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建议先易后难,先从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入手,把能把控的先规范起来,然后集中力量,多部门联合,重点查处不规范的课余艺术教育行为,采用引导、强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规范课余艺术教育市场。社会层面:成立课余艺术教育行业协会或艺术教育集团,制定行业规范,形成行业合力建议由掌握优质资源的专业艺术教育单位或发展规模较大的课余艺术教育机构树立大旗,像其他行业一样,成立起行业协会或艺术教育集团,行业协会或艺术教育集团承担起组织、规范、协调、交流的重任,力争做到:规范共守,难题共攻,资源共享,红利共分。这样,就能够做到通过修炼内功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笔者刚刚听到一个可喜的消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已经着手申请成立河北省艺术教育集团,集团成立后将制定河北省艺术教育的规范及标准,这无论对于河北省课余艺术教育市场,还是对于河北省文化教育事业都将是一个令人得欣喜的举措。
专业层面: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每个行业都应该有每个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课余艺术教育市场也不例外,评价指标体系完备才能考核出机构的教学实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现在河北省课余艺术教育市场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行业管理机构,更谈不上行业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个人对于艺术教育机构的认识只能是盲人瞎马。建议由文化艺术、教育管理部门牵头,由艺术研究单位、艺术教育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制定课余艺术分门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再佐以教育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一样的行业评估,从教学、师资、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对课余艺术教育机构予以督查、指导。
个人层面:家长与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慎重选择课余艺术门类和艺术教育机构
艺术学习本身是唯美的超脱于现实社会的,不应该带有任何的功利性。但我国的社会现状、教育现状和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使艺术学习演化成了一部分人逃避社会竞争和高考竞争而走上成名、成功的捷径,这就为艺术学习带来了超强的社会功利性。于是,家长和孩子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明星梦”,为了那些触手可及的“大学梦”,纷纷投入了艺术学习的大军当中,创造出了让世界瞠目结舌的“艺考热”。
5结语
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本课题组设定的指标、调查的数据、分析的结论难免偏颇,但我们确信:我们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为管理部门、为社会、为行业、为个人正确认识课余艺术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规划发展未来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希望通过这扇窗能有更多的阳光和空气透进来,从而让课余艺术教育市场成长得更加健康、茁壮。
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五
[摘要]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以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艺术教育环境
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起巨大的“催化”作用,具有育人的综合功能。它是技艺性、智慧性及愉悦性兼具的基础文化课。主要有音乐、舞蹈、戏剧、诗歌、书法、绘画、摄影等,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那什么是创造呢?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曾说过:什么是创造?我想只要是有一点新意识、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是创造。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学校教育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能够使学生便捷而有效地获得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应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我们把其归结为显性艺术教育环境和隐性艺术教育环境。显性艺术教育环境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听觉的,和艺术学科直接相关联的环境;隐形艺术教育环境随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却看起来和艺术学科无直接联系,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如教师的衣着、言谈、政策……显性环境和隐形环境并不独立存在,他们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奇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极大的影响,艺术化的校园环境是艺术教育的隐形课程。因此我们遵照儿童教育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艺术内容充分挖掘,创造性的营造艺术教育环境。
1、在音乐、美术教室的墙面张贴一些古今中外音乐美术大师的照片、生平介绍、代表作以及他们的一些名言、观点,让孩子们从小与大师对话,从中吸取营养,接受艺术的熏陶。
2、在音乐美术教室开辟一块学生艺术专栏,专门展示孩子们自己的创作,如:儿童画、泥塑、工艺品、作曲作品、自己歌唱的磁带、表演节目的照片、录像等,还可以放一些自制的乐器,让他们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动力。
艺术鉴赏教育论文范文 篇六
【摘要】艺术审美教育需要联系时代背景,不断完善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培养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注意艺术理论联系艺术实践,艺术实践结合艺术创新,要不断完善对艺术实践的认知,才能意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才能完成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 藝术实践
一、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高校都比较重视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和修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审美知识,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或听着某个艺术作品,讲出一大堆艺术大师的人名、作品创作的背景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这些内容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进入到艺术审美的情趣、自我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中。
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是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实践性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艺术审美教育的培养方向就应该向实践培养出发,并结合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进行大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拓展,这样的模式才是艺术审美教育最成功的形式。
二、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关系
广义的艺术审美教育,内容有三点:文化知识的教育;艺术技能的教育;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审美教育来说,无论哪点,都必需要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但在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中,不难看出,我们注重强调艺术审美教育中的艺术文化知识,而忽略了艺术实践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教育是对生活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的“人”进行审美教育的工作,因此不能培养学生用某种固定的思维去进行艺术审美,不能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而要通过学习,考查有没有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兴趣,有没有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没有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一个百花齐放、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和不断变化的艺术审美课堂才是我们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产生的是一种“隐性”效果,可是对学生而言更能产生深刻印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