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一
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红色资源是指那些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相关的遗址、纪念馆、纪念碑等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和传承,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培育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红色资源是宝贵的历史遗产,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红色资源的保护制度,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监管和管理,严禁破坏、盗窃和私自转让红色资源。同时,要加强红色资源的修缮和修复工作,确保红色资源能够保存好、传承好。
其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用来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的精神。我们可以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红色主题展览、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让人民群众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红色资源的威力和价值。
再次,加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开发红色旅游线路、红色主题产品等方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会对其本身造成破坏。
最后,加强红色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红色资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红色资源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总之,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培育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其教育功能,加强开发利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二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和见证,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培育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追求。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首先,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的伟大胜利的象征。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红色资源的存在和传承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
其次,红色资源可以用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感召力,可以用来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红色主题展览、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巩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纪念观,强调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红色资源的保护制度,严禁破坏、盗窃和私自转让红色资源。同时,要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确保红色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见证。通过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可以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总之,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红色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弘扬者,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奋斗。
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三
摘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只有理清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关系,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调动与学生教育紧密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认识它们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民族精神,为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发展奋斗。
关键词:红色文化;民族精神;大学生;培育
红色文化是中国xxx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长期积累、共同创造出来的集聚中国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高校是文化的传承地和创造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使红色文化与大学文化相结合、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能使红色文化的发展更具根基和活力,发展方向更加广阔;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精神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抵御西方文化冲击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可靠保障。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和革命的传统,了解中国xxx如何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如何带领人民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学习红色文化能使大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以国家民族为己任,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学习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神成果。红色文化是中国xxx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从产生到现在,红色文化共经历了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个时期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和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了民主革命的大旗,中国xxx领导军队和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产生了红船精神、黄埔精神、xxx精神、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xxx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1]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民主协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万隆精神等。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形成了大寨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又产生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与时俱进的丰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一种以回顾红色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艰苦创业,强国富民为主题的文化,它见证了没有xxx就没有新中国的革命历史,见证了党带领人民将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国的艰辛历程。各个时期的精神虽然产生的环境和背景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共同体现了中国xxx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体现了他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那种百折不挠、团结统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了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很容易受到“三俗”之风的影响,而红色文化所承担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唤醒储藏在人民心底最美好的记忆,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2.了解学习红色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内在关联。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紧密相连的。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红色精神。红色精神包含了体现各时期中国xxx的价值追求,具有本质上一致的价值目标,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一般性质,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反映民族成员整体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能够为民族成员所共同接受,并指导和影响民族成员的实践行为,并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与时俱进,体现了一个民族社会实践的时代精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以传播文化的形式来传承自身,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一个民族的精神必须在本民族固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和发展。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的极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体现中国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没有民族传统,红色文化就不能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没有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就会缺少实现路径。优秀的红色文化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振兴必然推动民族文化继续繁荣发展。大学生是民族的期望和未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事关中华民族灵魂的建立和巩固,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因此,要在大学中宣传红色文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xxx是怎样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发展壮大而不畏艰险、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献身奉献。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国xxx在救亡图存、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历史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引导他们体会中国xxx不同时期的革命特征和精神特质,学史、知史、懂史,使自身成长发展得到红色文化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信念支持,进而摆脱现实生活中精神迷茫的状态,以史为鉴,奋发作为。
二、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
要想发挥红色文化在推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的作用,必须充分调动与学生教育紧密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充分认识它们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践行的主要渠道。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社会实践既是一个理论转化为行动的机会,也是一个弥补缺陷自我提升的机会。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团体活动的作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等活动,以文化的熏陶滋养青年大学生,以文化的表露展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使民族精神内化,从而明礼守信、爱党爱国;可以通过主题演讲、班会活动、党团日活动、社会宣讲等形式,讲革命先进事迹、讲身边的故事、讲家乡的故事,使大学生了解家乡;可以通过热爱家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主题调研活动,让学生亲眼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民族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另外,要充分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真实记录了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图片陈列、实物展示、文字讲解等多种形式把伟大的民族精神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从先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得到灵魂的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的前进斗志。
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四
我校通过xxx传承红色文化构建和谐校园xxx活动的开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团校阵地建设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的红色文化建设体系。一年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学生学英雄,做好事的现象层出不穷,有30多人次拾金不昧,九年级学生捡拾手机立刻归还了失主,失主因此送来了表扬信;学生的钱包不慎遗失,同学捡拾后都会主动交老师。现在,在散水头中学校园内,红色文化正如一缕春风,深入到师生的心中,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它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红xxx,让学生与红色精神零距离。
二、红色文章滋养孩子美好心灵
除观看红xxx以外,学校特意购买了300余本红色书刊、50余张红xxx光盘。我校图书室全天开放,让每位学生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的红色小说、红色文章、红色诗词等,通过阅读学生受益匪浅。如今潘冬子、小兵张嘎、焦裕禄等英雄形象已深深扎根学生心田,使他们从小就接触到英雄人物,并以他们为榜样,争做红色少年。
三、红色诗歌、红色歌曲唱响整个校园,迸发师生学红色文化的活力。
在观看红电影、阅读红色文章的同时,学校还进行了红色诗歌联诵、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迸发了师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活力。一年来,学校除进行xxx诗词诵读以外,还大量搜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诗词让学生诵读,使学生受到了红色诗词教育。走进校园随便找一个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几十首红色诗词。在进行红色诗词阅读的同时,学校充分运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如《解放区的天》、《南泥湾》、《黄河大合唱》、《九一八》等革命歌曲,让学生在红色歌曲的旋律中,感情得到了升华,情感受到了熏陶。
通过以上红色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勤俭节约、爱国爱家、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革命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扎实思想基础。扎根农村,务实工作,潜心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目标,红色教育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会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不断改进我们的做法和教育的内容,我们一定会让老区学校成为师生红色思想教育的阵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守住阵地并打好这场硬仗。
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五
1兵团文献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
理清兵团文献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理论基础。因为兵团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性,决定兵团文化同屯垦戍边文化密不可分;又因为兵团前身以及兵团人的特殊性,兵团文化继承了红色血脉,汇聚了四海精华,所以兵团文献也被深深地打上了红色文化、先进文化的烙印。也正是因为兵团文献的这种与生俱来的红色文化背景,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才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兵团文献天然就是兵团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驻疆人民解放军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后,从事生产建设,以屯垦戍边的方式长期执行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军队任务,成为稳定新疆的核心。此后一批又一批的兵团人继承了红色文化的灵魂,传承着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特别是南泥湾精神,而屯垦戍边文献体现的正是兵团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屯垦戍边理论和实践,这部分文献的内容有着深深的红色文化烙印,并与红色文化的灵魂也即革命精神密不可分,二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正是屯垦戍边。
2兵团文献是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兵团文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分析和拓展兵团文献服务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前提条件。兵团文献可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兵团建设,前提和基础是对兵团文献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兵团文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途经是构建一个兵团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相应地,兵团各高校图书馆、各师市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及博物馆、纪念馆、专题陈列馆等相关部门要构建兵团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兵团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形成并拓展有特色的兵团文献信息服务领域。这些部门的兵团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各有重点和特色,优化组合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能够满足情报需求以支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兵团文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次要途经是构建一个兵团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相应地,兵团高校图书馆、各师市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兵团文献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加强对兵团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加强馆际互借和交流合作,联合举办特色馆藏文献展览,协商建设成体系的特色专题数据库,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整合资源,统一规范,最终搭建一个涵盖面广的兵团文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兵团文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间接途径是加强兵团文献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有关兵团文献研究的社团建设,加大兵团文献的开发力度,推动兵团文献的学术进展,通过整理研究、汇编出版一系列兵团口述史料,就兵团文献的社会教育价值举办专题研讨,将兵团文献应用于博物馆的布展和组织专家就兵团文献数字化进行攻关等多种方式促进兵团文献的增值转换,从而为兵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引。
兵团文献资源如何转换为红色旅游资源
3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兵团文献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兵团文献资源不仅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实现了文献资源到红色文化流放资源的转换增值。尽管如此,在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以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过程中,还是应注意红色文化的内涵扩展问题,注意主体品牌意识和整体品牌策略。
扩展红色内涵,建设兵团文献红色专题库
首先,在坚持红色文化内涵不变的前提下,考虑兵团红色文化在时间范围上和地域范围上的特殊性,从而决定兵团红色文献的收集范围。比如,时间范围方面,不能将兵团红色文化的时间范围局限在1919年到1949年,兵团红色文化的时间下限至少要到1953年底新疆基本完成之时,这样,兵团屯垦戍边文化在时间上基本上可以接档兵团红色文化;地域范围方面,因为xxx率兵进军新疆时还肩负着出兵西藏解放藏北的任务,所以兵团红色文化还应该包括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英雄连挺进和驻守藏北一年,所以,兵团红色文化在地域上还应该涉及西藏阿里地区。其次,红色旅游的内涵不应仅仅局限于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而应该包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的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革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色旅游要回答的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中国xxx如何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战争,还应该回答近现代中国人民如何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一百多年来中国如何从贫弱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中国xxx如何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甚至还应该回答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xxx,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年代跨度要贯穿从1840年xxx战争以来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
树立主体品牌意识和整体品牌策略
开发和利用兵团文献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时还应注意主体品牌意识和整体品牌策略的问题,应视兵团文献整体就是一个有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所以,在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系统性,也要注意渐进性;既要加强对已有的各类兵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也要加强对潜在的兵团文献的开发与整理、刊印与出版,特别是对濒临消失的兵团屯垦口述史料、实物文献进行抢救性征集、整理并重点加强这方面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此外还应加强对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数字化,因为非物质文化为红色旅游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背景。
4结束语
开发利用兵团文献资源以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必须深刻认识红色旅游的最大魅力与生命力在于它的内涵,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正是它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它的内涵。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即将迎来六十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顺应形势的需要,扩展红色旅游的内涵、延伸红色旅游的范围,把兵团红色旅游事业推向一个新高潮。
红色资源小论文政治范文 篇六
“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与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
在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中,多种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的提出,无论是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一、民族地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内涵
文化的产生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文化创造的主体、队形以及一定的文化创造得以进行的手段与环境。学校由特定环境组成一个社会系统,构成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学校的职能决定了学校从事文化活动的独特对象,学校的运行机制营造了文化得以产生的独特创造手段和环境。所以说,学校自其成立就孕育着文化并在其发展中实践着文化、积淀着文化、创造着文化。文化是伴随着学校产生、发展的一种客观存在。
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为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提供了多元价值观念下的认同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添加色彩。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与民族地区的传统核心文化精髓紧密结合,是回顾历史、展现未来的具有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时代号召。由此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是历史与未来的统一、局部和全面的统一、特殊和普遍的统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
校园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长期的工作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价值观、学习作风、群体意识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项高度系统化的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面向多层次的特点。高校校园文化是民族文化融合与发展的一种集聚文化现象,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过程中,涵盖富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尤其民族大学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核心的任务,对传统文化起着吸纳新鲜营养的贡献。由此,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民族和谐文化发展,贯彻落实xxx对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的环节,更加体现民族院校的文化特色。
特色高校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特色校园文化,结合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民族地区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教育资源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和谐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民族地区的特殊社会文化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因此建设特色校园必须弘扬校园文化创新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灵魂。创新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色创新、提升教学水平和凸显办学特色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核心价值体系才能锻造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
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什么弘扬核心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外来文化、社会文化变迁的严峻的挑战和冲击。由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部分高校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结构不完善,缺乏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传统文化要素,还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均衡,片面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也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发展。由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特色高校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弘扬核心价值是高校特色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路径。各民族的进步发展中文化起到“先行军”的作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先进合理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支柱。目前,全国高校校园里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地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广大师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建设中分清是非,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特色的、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
其次,弘扬核心价值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目前的社会文化大变迁给高校思维意识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学生是民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他们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处于新时期的大学生们对知识有一种“如饥似渴”的需求,一些落后文化和思潮借此机会乘虚而入,污染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思想潮流在高校校园的传播和影响,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干扰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合理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再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思想保证。当前,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开端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一切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在这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时期,难免会有部分大学生有疑惑、误解,甚至迷失方向。大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折射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创建特色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的思想保证。
三、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弘扬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为加强和改进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明的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尊重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核心指导,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民族高校各种文化建设,从本质上来说都代表一种意识形态。要正确引导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有效抵制不良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阻碍,由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
民族地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的发展全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领高校特色文化建设,使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从而为民族地区建设文化大区奠定基础。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在目前各种思潮激烈冲击的校园环境里,学生能否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价值观,不仅取决于高校在思想教育领域中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面对待,而且要确保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跟随科学社会主义方向。高校教学对学生高度负责,在整个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体现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
再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尊重特色多样,在校园中最大限度地宣传核心价值理念。没有纷呈各异的文化存在,就没有特色文化建设的必要。特色校园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精神世界,而且也为文化大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在高校和谐特色文化建设中,一种文化只要不是反马克思主义,只要是对国家、民族和学校发展有利的,都应允许其存在。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如果靠压制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行不通,而且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度量和勇气,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种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尊重文化的特色多样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全校共同的努力。不仅高校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而且还需要树立高校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由此高校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协助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