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通用3篇)

时间:2017-05-01 06:18: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 篇一

在高考语文写作中,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以下是26个常见的高考语文写作手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写作有所帮助。

1. 描述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事物的形象和特征,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2. 比喻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本质或特征,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3. 拟人手法:将抽象的事物或物体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4. 夸张手法: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5. 对比手法: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加深读者的印象。

6. 排比手法: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将一系列事物列举出来,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7. 修辞手法:包括反问、排比、设问等,通过巧妙的修辞方式,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8. 对话手法: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展示人物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

9. 倒叙手法: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的相反方向进行叙述,增加文章的悬念和吸引力。

10. 现场手法: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细腻的感受,使读者感觉自己置身于现场,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11. 疑问手法:通过引发读者的疑问,引起对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增加文章的引导性和争议性。

12. 议论文手法:以论述和辩证的方式来阐述观点,通过论证和举例来增强说服力。

13. 叙事手法:通过叙述故事或经历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和思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4. 记叙手法:以过程性的叙述来展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15. 人物形象手法: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思想感受,使人物更加真实和鲜活。

16. 比较手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深读者的理解。

17. 讽刺手法:通过嘲笑和讽刺的方式来批判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增加文章的警示性。

18. 递进手法:通过逐渐加深的方式来展示观点的层次和发展,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19. 现象分析手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思考,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20. 引用手法:引用名人名言、文学名篇等,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文化内涵。

21. 比比喻手法: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解释概念或观点,使其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22. 事实论证手法:通过列举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3. 漫画手法:通过漫画的形式来展示事物的特点和问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4. 修辞手法:包括夸张、反问、排比等,通过不同的修辞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25. 反转手法:通过对观点或情节的反转,使文章更具意外性和吸引力。

26. 引用手法:引用名言、谚语、诗句等,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

以上是高考语文写作中常用的26个写作手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 篇二

高考语文写作是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一部分,而运用适当的写作手法能够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表达能力。在这里,我将总结出26个常见的高考语文写作手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写作有所帮助。

1. 描述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事物的形象和特征,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2. 比喻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本质或特征,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3. 拟人手法:将抽象的事物或物体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4. 夸张手法: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5. 对比手法: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加深读者的印象。

6. 排比手法: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将一系列事物列举出来,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7. 修辞手法:包括反问、排比、设问等,通过巧妙的修辞方式,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8. 对话手法: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展示人物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

9. 倒叙手法: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的相反方向进行叙述,增加文章的悬念和吸引力。

10. 现场手法:通过详细的描写和细腻的感受,使读者感觉自己置身于现场,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11. 疑问手法:通过引发读者的疑问,引起对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增加文章的引导性和争议性。

12. 议论文手法:以论述和辩证的方式来阐述观点,通过论证和举例来增强说服力。

13. 叙事手法:通过叙述故事或经历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和思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4. 记叙手法:以过程性的叙述来展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15. 人物形象手法: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思想感受,使人物更加真实和鲜活。

16. 比较手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深读者的理解。

17. 讽刺手法:通过嘲笑和讽刺的方式来批判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增加文章的警示性。

18. 递进手法:通过逐渐加深的方式来展示观点的层次和发展,增加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19. 现象分析手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思考,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20. 引用手法:引用名人名言、文学名篇等,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文化内涵。

21. 比比喻手法: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解释概念或观点,使其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22. 事实论证手法:通过列举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3. 漫画手法:通过漫画的形式来展示事物的特点和问题,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4. 修辞手法:包括夸张、反问、排比等,通过不同的修辞方式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25. 反转手法:通过对观点或情节的反转,使文章更具意外性和吸引力。

26. 引用手法:引用名言、谚语、诗句等,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

以上是高考语文写作中常用的26个写作手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 篇三

2017年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

  导语:说到写作手法,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小编来归纳下常用写作手法有哪几种。一起来看看。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

  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

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考语文写作手法26个方法归纳(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