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一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场音乐剧《音乐之声》,这是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作品,由一支才华横溢的演员团队带来。整场演出令我陶醉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被音乐剧中的音乐所深深吸引。《音乐之声》以其动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赢得了观众的心。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无论是婉转悠扬的《山丘之歌》还是激情四溢的《我有一颗心》,都让我流连忘返。音乐剧中的演唱者们的嗓音非常出色,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其次,我对音乐剧中的演员们的表演水平赞不绝口。他们每一个人都展现了出色的演技和舞蹈才华。主角玛利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天真烂漫的女孩,她的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她与冯·特拉普家庭的互动还是与其他演员的配合,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和自信。而男主角冯·特拉普则是一个深沉内敛的人物,他的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这一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此外,音乐剧中的舞蹈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演员们的舞姿优美而熟练,舞蹈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音乐剧中的舞台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台布景精美细致,通过不同的道具和背景布景,将观众带入了不同的场景。我记得有一场演出是在山丘上进行的,舞台背景呈现出了壮丽的山脉和绚丽的日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舞台上的灯光效果也非常出彩,通过不同的灯光变化,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不同的地方,增强了观赏的效果。
综上所述,音乐剧《音乐之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音乐到演员的表演,再到舞台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令人难以忘怀。这场音乐剧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震撼,还通过其深情的故事和动人的音乐,传递了对家庭、爱情和勇气的思考。我相信,这场音乐剧会继续在观众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二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它以其深情的故事和动人的音乐吸引了无数观众。近期,我有幸观看了这部音乐剧,并被它的表演和情感所打动。
首先,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故事令人动容。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奥地利,讲述了一个年轻的修女玛利亚如何来到冯·特拉普家庭,以她的音乐天赋和热情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故事中充满了温暖和爱,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爱的力量。特别是玛利亚与冯·特拉普家庭的互动,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扶持。这个故事不仅让观众感动,也引发了对家庭和爱情的思考。
其次,音乐剧中的演员们的表演令人赞叹不已。他们用自己出色的演技和精湛的表演将故事中的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主角玛利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天真烂漫的女孩,她的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观众不禁被她的热情和坚持所感染,也为她在故事中的成长和进步而欣喜。而男主角冯·特拉普则是一个深沉内敛的人物,他的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这一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演员的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现,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他的角色。
最后,音乐剧中的音乐和舞台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剧中的每一首歌曲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无论是婉转悠扬的《山丘之歌》还是激情四溢的《我有一颗心》,都让我陶醉其中。舞台设计精美细致,通过不同的道具和背景布景,将观众带入了不同的场景。舞台上的灯光效果也非常出彩,通过不同的灯光变化,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综上所述,音乐剧《音乐之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通过深情的故事和动人的音乐打动了观众,也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舞台设计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这部音乐剧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感受家庭和爱情的旅程。我相信,这场音乐剧会继续在观众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三
《音乐之声》是许多人十分熟悉并喜爱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本由音乐剧改编改成。最近由韦伯版的《音乐之声》音乐剧首度来沪演出,1月22日晚21:30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观剧》请来音乐学者陶辛,与主持人张颖一同重温这部音乐剧启蒙之作。
永不褪色的温暖与感动《音乐之声》
可以说《音乐之声》是我们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影的方式完整地接受了百老汇音乐剧,伴随了好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经典歌曲《雪绒花》、《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流行歌曲了。
音乐剧《音乐之声》诞生50多年来,人们对它依旧钟爱,因为它保留了永不退色的温暖与感动。该剧讲述了一个破碎家庭如何通过音乐找到爱的故事,全程轻松欢快,阳光健康,能让全世界每个家庭都产生共鸣,可以说,是一部“无污染”、又极好消化的长青家庭剧,而简单之中呈现的,却是许多现代作品中缺失的真诚与质朴。
《音乐之声》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1939年崔普一家移居美国后,将演唱事业开拓到了世界各地,还在自家的“一心”牧场举办各种音乐活动,但家中的烦恼事不断出现。1956年崔普家庭合唱团解散,玛利亚出版了《崔普家庭合唱团》一书,不久被拍成德国电影《崔普家庭》,1959年又被改编成音乐剧《音乐之声》,理查德·罗杰斯重新创作了剧中音乐,赢得六项托尼大奖。1965年又拍成同名音乐电影,荣获五项奥斯卡大奖。然而崔普家的孩子一开始并不接受剧中冰冷的上校这个人物,因为他们的父亲现实生活中是感情细腻、关心儿女的人,并在玛利亚到来之前就教他们学习音乐。
欧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这部黄金时代的美国音乐剧有着丰富的欧陆因素,和美国音乐剧的审美方式:温情美好,大团圆的结局。
其中包含的音乐风格多样,譬如《音乐之声》有一种教会圣咏的圣洁,又散发着世俗的美;欢乐的《孤独的牧羊人》,则有着特殊的瑞士山歌色彩。瑞士山民要呼唤在山上四散的牛群时,由于山很高牛群很远,常需借用假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很有特色的瑞士民歌唱法,叫约德尔调。而《雪绒花》则是奥地利的一首传统民歌,歌曲旋律自然有着奥地利的因素,但实际上它有一种更宽的普适性和通用性,全世界的人听这首歌都会觉得亲切好听。
关于舞蹈特色,大家都知道在奥地利最有名的当属维也纳的华尔兹圆舞曲,在这部剧里则展示了圆舞曲的前身,连德勒舞。连德勒舞是奥地利农村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华尔兹圆舞曲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过来的。
韦伯通过改编表达个人敬意
1965年,《音乐之声》电影上映,票房仅次于排名第一的《乱世佳人》,这正是韦伯开始学习音乐创作的年代。韦伯重新改编这部音乐剧,由他的公司亲自操刀制作,并在全世界巡演,实际上也是借此表达他个人对这部剧的敬意。
韦伯版的《音乐之声》从2006年在伦敦首演后便一票难求,可以说韦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天才地进行了二度创作。罗杰斯原版的《音乐之声》注重演唱,而韦伯版更注重歌舞表演,且剧情连贯、节奏紧凑,在重新组织戏剧矛盾冲突上,文学基础会更强。韦伯十分注重舞台效果,仅道具就运来了13个集装箱,不仅再现了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壮丽,还采用“镜框式”舞台设计,简洁的景片收缩自如。考虑到全球巡演的需要,这次韦伯在上海招募了十多名外籍小演员,进行了一个月的集训,而玛丽娅的扮演者詹妮弗·塞缪克,从外形到神情、气质,都与电影版中的玛丽亚十分相像。
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意义
人们对这部剧的喜爱可以说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时代。其中的玛利亚,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成熟有责任,本人又像个野孩子般天真自由奔放。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把《sound of music》这部戏翻成的中文名叫《真善美》,不仅指这个故事,更是指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形象:真善美。
而这部剧中关于孩子教育的理念也颇具现实意义。上校奉行的孩子教育需要守规矩守纪律,自我克制,玛利亚则是充分解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感受艺术。然而在危难时刻,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忍,还是跟上校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来说,应当将这两种方式综合来看。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四
《音乐之声》这部拍摄于1965年的老电影长达174分钟,但它整体的叙事流程绝不拖沓,丝毫不会让人打瞌睡。故事的脉络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但整个讲述的过程既充实饱满,又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绝。很难分辨这到底是编剧还是导演的功力更胜一筹。我想这部音乐剧电影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真的是很真诚地在给观众传递一些美好、快乐和正义的信息,并且是毫无保留地、亦没有丝毫的.强迫,显示出完全、彻底的友好的善意。也只有这样的老电影才能表现得如此简单至诚,充满感人的力量。
人类需要音乐的滋养和拯救。音乐能够记载和描绘出任何一种情感,并直指人的内心,这正是艺术的突出的特质。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特点,我们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用音乐来抒发
性情。不过,音乐最崇高的精神还不仅于此,具有引导人们追寻生活之美、探求人生希望的指示性才是它的更为精深之处。
《音乐之声》以其简单、真诚走进人们的心灵。在现场聆听观赏,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被许许多多的爱所包围。诗歌般的音乐、音乐般的语言,倾诉和展示着那些来自于七十年前一个遥远国度的人们对爱的表达:长者对晚辈,孩子对父母,子民对祖国,人类对自然,这其中的一切言行思想,都包含了和谐的爱意。最让我感动的,是玛利亚刚一来到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就对七个孩子流露出了可贵也可敬的母爱。尽管他们喜欢恶作剧,而且各自有着不同程度的缺点,但心灵如音乐般美丽的玛利亚却用爱接纳、包容、转化了一切,并让特拉普上校发现到自己孩子并非他印象中的不驯和顽皮。这使我很自然地想起泰戈尔在《法官》中写到的:“你想说他什么就尽情地说吧/但我了解我孩子的缺点/我不是因为他好才爱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宝贝……”
或许我们终究会淡忘那些曾经的惊心动魄,终究会遗弃那些曾有的屈辱荣光,但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总有一些不堪割舍的浅波微澜,被我们时常捡出品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它们竟然都充满了音乐的精神和品质。确然如此,音乐承载了我们的生命,音乐记录了我们的人生。
音乐剧《音乐之声》观后感 篇五
镜头切入:山——现,明净清新,曲折有度;歌——起,音符跳跃,轻快动听;舞——动,简单绰约,朴实动人;歌为舞起,舞因歌动,灿如云锦,绚烂如春花。这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开始,玛利亚活泼爽朗的歌声让山美水绿情动。大自然如此的牵系着每根爱美的神经,因为这是音乐的世界,这是快乐的世界,更因为玛利亚那颗热爱大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命,勇敢,自信,追求自由、朴实的心感染着屏幕前的你我他。
《音乐之声》是一部极易看懂的电影,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不管是第一次看还是看过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电影里,玛利亚是一个不合格的见习修女,在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眼里,她爱惹麻烦,她爬树,吹口哨,头巾下的头发里还带发夹,大逆不道。她让人疼让人恼,是一个谜一样的女孩,她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悔过出于真心,她能让修道院里严肃的修女发笑,她是天使,是捣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别的修女们更加热爱自由,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修道院院长看到了玛利亚的那颗心,她明白那颗心要与大自然同在,要拥有属于她自己的更广阔的天空,而不能呆在与世隔绝的修道院里。于是,院长介绍玛利亚到萨尔茨堡当上了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冯·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电影最能激励我之处,是玛利亚在去特拉普上校家之前作的思想准备。玛利亚是特拉普上校家的第十二个家教,但她对自己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数字里,力量不存在财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给信心,她对信心更有信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困难、挫折考验着我们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过于脆弱,树立一定自信心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前提,看过很多关于增强自信心的文章却收效不佳。但是在《音乐之声》的这个场景中,听着从玛利亚嘴里泊泊流动的歌词,看着她大阔步往前走的姿态,不免欣慰,心里也不免阔朗起来,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就那么跨步之间被制服了。
电影里最快乐的情节要数玛利亚与特拉普上校家7个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光了。开始虽然孩子们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里放癞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松果,让她难堪。但她理解孩子们成长中的各种苦恼,她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很快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上校准备离家去维也纳,在那期间,玛利亚和孩子们排练歌曲,做游戏,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个家庭平添了许多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当上校回到家里,发现被他当“水兵”训练的孩子们已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合唱团了,而以前家里冰冷的气氛也变的活泼有生气了,孩子们的歌唱声深深吸引了上校,在玛利亚和孩子们的期待下,这位因丧妻而变得抑郁寡欢的冷漠上校终于拿起吉他,弹起了他最喜欢的那首奥地利民歌《雪绒花》。与父亲拥抱在一起,孩子们终于又找回了慈祥的父亲,特拉普上校也终于感觉到了找回了自己的家,一种久违的幸福感觉涌上心头……
电影中最感动之处,是玛利亚与孩子们、特拉普上校一起克服困难的种种场景。当玛利亚唤起对特拉普上校的爱情时,她知道上校要与男爵夫人结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长对她说:That you have to look for your life(你必须追寻自己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上校家,追寻自己的生命,她勇敢的去面对,终于和特拉普上校结成伉俪,然而生活中的磨难没有止境,在萨尔茨堡举行奥地利民谣音乐节的当天,上校和玛利亚接到了柏林的来电,命令上校参加纳粹的海军,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务,他决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于是他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于严密监视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借着参加民谣音乐节的机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奉献出他们心底里的歌《雪绒花》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唤起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最后在朋友和修女们的协助下,玛利亚一全跨过了阿尔卑斯山,逃出了多难的祖国,来到了自由之地。
电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欢快的歌声,动人的场景却将永远印在我的头脑中,鼓舞我向前,将让我学会坚强,不畏惧困难,时刻对生活充满信心,快乐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
电影《音乐之声》告诉了我,人世间最美好的就是真、善、美!教会我要用善良与充满爱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