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读后感(精简4篇)

时间:2014-08-09 09:45: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逃避自由》读后感 篇一

《逃避自由》是弗洛姆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以深入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观点,探讨了人类对自由的逃避和对权威的追求。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自由的理解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书中弗洛姆提到的自由是指内心深处的自由,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自由。他认为,尽管人们渴望自由,但自由也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孤独感。自由使人们需要承担责任和面对选择,而这种责任和选择的压力常常让人感到不安和无助。于是,人们开始逃避自由,寻求外界的权威和支配,以摆脱自由所带来的不适。

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自由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自由是人类的天赋和尊严所在,但它也是一种挑战和责任。自由不是逃避现实和责任的借口,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身的内心和选择。只有通过自由的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并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弗洛姆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他指出,逃避自由的人常常将自己置于权威的支配下,以便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这种逃避是一种心理的防御机制,是对自由所带来的不适和焦虑的一种回避。然而,逃避自由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人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和无意义的生活。只有勇敢地面对自由,承担责任,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阅读这本书,我不禁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逃避自由的倾向。有时候,我宁愿顺从权威的指导,而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和选择。然而,我深知这种逃避只会让我迷失自己,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长。因此,我决定勇敢地面对自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使命。

总之,《逃避自由》是一本思想深刻而又启发人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自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和实践。只有通过自由的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相信,只有勇敢地面对自由,我们才能过上真正自由而有意义的生活。

《逃避自由》读后感 篇二

读完《逃避自由》,我深深地被弗洛姆对自由和权威的深入分析所震撼。这本书揭示了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以及逃避自由所带来的无意义和困境。阅读这本书,我对自由和权威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和价值。

书中弗洛姆提到自由带来的焦虑和孤独感,以及人们由此产生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他指出,逃避自由是一种心理的防御机制,是对自由所带来的不适和责任的一种回避。人们常常将自己置于权威的支配下,以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然而,逃避自由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人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和无意义的生活。

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逃避自由的倾向。有时候,我宁愿顺从权威的指导,而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和选择。然而,我深知这种逃避只会让我迷失自己,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长。于是,我决定勇敢地面对自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使命。

阅读这本书还让我对权威有了新的认识。弗洛姆指出,权威并不等同于自由的对立面,而是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权威可以给人们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人们实现自由和成长。然而,权威也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以避免滥用和压迫。只有在个人的自由和权威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幸福。

总之,《逃避自由》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由和权威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和价值。自由不是逃避现实和责任的借口,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身的内心和选择。只有通过自由的实践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相信,只有勇敢地面对自由,我们才能过上真正自由而有意义的生活。

《逃避自由》读后感 篇三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二、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

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 篇四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精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