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一:《论语》的智慧与人生哲理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国学经典之一,以其深刻的智慧和生动的人生哲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对我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启示的智慧。
《论语》中的智慧之处在于其简洁而精炼的语言,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每一段对话都能够引发我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例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却道出了一个道理,即真正的仁爱是建立在内心的善良和真诚之上,而不是虚伪的表面功夫。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反思自己是否在与他人交往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论语》中的人生哲理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孔子在书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教导人们要先修身,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道德正确的人,然后才能正确地对待家庭、社会和国家。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从自身开始的。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提高自己,才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论语》中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关键,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教导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感。我深深赞同这种观点,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通过阅读《论语》,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对我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启示的智慧。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国学经典,希望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二:《道德经》的思考与启示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国学经典之一,其深邃的哲理和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对我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启示的智慧。
《道德经》中的思考之处在于其对自然和人性的观察,以及对生活智慧的探索。经书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启示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本质和内在规律,而名字只是对其表面进行的命名。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而不是被名字所迷惑。
《道德经》中的哲理也给了我很多启示。经书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观念,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控制会破坏事物的自然发展。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多的欲望和控制欲,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此外,《道德经》还教导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及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和谐。这些哲理让我深受启发,不再追求物质的繁华和外在的成功,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自由。
通过阅读《道德经》,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对我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启示的智慧。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国学经典,希望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三
寒假,我读了些《论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是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他们身上的缺点,我用来检查自己加以改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要改掉自己身上的短处,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从这里我又想到了孔子的另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好的我就要向他学习,见到坏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错误。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伟大的孔圣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被几个孩子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孩子说出了挡路的原因,孔子认为有理,见他聪明,就又提了一些问题。项橐对答如流,孔子便虚心地向他求教了!那么有学问的孔子都虚心地向一个小孩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更要虚心好学啊!
观光电梯的发明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一个酒店因原来的电梯不够用而请来了建造师和工程师设计新的电梯。建造师和工程师一致认为在每层的楼板都要开一个孔,以便安装新的电梯。一个清洁工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建议把电梯建在酒店的外墙上就省事多了。建筑师们眼睛一亮,连声叫好,观光电梯就这样诞生了。因为建造师虚心地听取了清洁工的意见,才有了观光电梯的诞生。如果建造师们看不起清洁工,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不能诞生今天的观光电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四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这次的作文课上,我们赏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从中获得许多感悟。
以前,我总是认为古人的经典文章很深奥,读不懂。而读这本书时,我就像坐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对面交谈,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断地通过反省,我们才会及时发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个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爱的水晶星星瓶,却撒谎说是小猫弄翻的。现在想来,我感觉自己是个多么不诚实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表姐,并向她道个歉。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不断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不断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拜他们为师。当然,看到有缺点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如果有就需及时改正。比如我们班的陈雨萌同学有很多长处,如唱歌,舞蹈,钢琴,书法等,我应该多多向她学习,让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们班的梅子珊同学有害羞的缺点,我恰好也有这个缺点,所以我要改正,让自己变得胆大、自信,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
《论语》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里面的经典句段,给我带来了真理无数,时时读来,获益匪浅!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五
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世世代代我们都诵读着千古流传经典的文化遗产。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每个儿童必不可少读的经典著作。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内容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们,要多读书。五岁时,爸妈就特地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我一打开,天啊!全是字,我的头都大了!上小学的时候,我才知道要用阅读来充实自己,当我打开书柜,拿出《三字经》时,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打开第一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还挺有趣的: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开始背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再看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饱含人生哲理,我心想:这么好的文章,我一定要看完!
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国学经典读后感 篇六
最近,我在国学堂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读了《大学》后,我虽然不太懂其中的奥秘,但也从中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我喜欢《大学》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理解这三纲领就是去恶从善、改正缺点,弘扬光明的德行,使自己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呢?诸葛亮告诉我们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恬静才能修身,只有俭朴才能涵养品德,只有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高瞻远瞩。
《大学》这本书总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理,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要做到修身就必须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代的刘蓉少年时在屋子里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这屋有一处洼坑,每次经过,他总要被绊一下。刚开始,感到很别扭,走着走着也就习惯了。有一天,父亲看到他被绊一下也没感觉,就很生气,大声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怎能治理国家呢?”是啊,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这就是《大学》这本书教给我们的道理,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从修身开始。比如,你将来想做什么工作,而现在却不努力、不学习,天天只求想象,而不面对现实,到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只有一直向着一个目标出发,不断努力,才会有好的结果。
我们从一开始就一定要有美好的目标!要在家孝敬长辈,在学校尊敬老师,在社会不为外界干扰和诱惑,不为名利所困,对朋友要守信。我学《大学》,感到很有收获,今后,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