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篇一
在这个喧嚣而繁忙的社会,人们常常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所困扰,很难找到放松和舒缓的方法。然而,当我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幸福》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香的力量,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并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活着就是幸福》是一部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小说,它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历经战乱、饥荒和苦难后的生活。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无尽的磨难和痛苦,他失去了父母、妻子和儿女,但他依然选择活下去,坚持相信生活是值得的。通过福贵的坚韧和乐观,作者告诉我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希望和勇气,去面对困境。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福贵所经历的苦难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脆弱和无常,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他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他的苦难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苦难。然而,福贵选择了勇敢面对,他没有放弃,而是用乐观和坚韧去面对困境。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要坚持活下去。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追求着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名利,但很少有人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滋养。读书正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能够让我们从喧嚣和繁忙中抽离出来,静下心来思考和反思。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出坚韧和乐观的品质,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读《活着就是幸福》让我体验到了书香的力量,它不仅让我沉浸在故事中,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也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它教会了我坚持和勇敢面对困境,保持乐观和希望的态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读书,让书香浸润我的假期,滋养我的心灵,让我成为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人。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篇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事中,很少有时间去静下心来思考和反思。然而,当我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幸福》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它给予了我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思考空间。
《活着就是幸福》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小说,它以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为线索,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经历,展现了战乱、饥荒和苦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折磨。然而,福贵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坚持活下去,相信生活是值得的。通过福贵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希望和勇气,用乐观和坚韧去面对困境。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受触动。福贵的坚持和乐观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和勇气,我们就能够渡过难关。同时,这本小说也唤醒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在这个物质丰富而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追求着更多的财富和名利,却很少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滋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远离喧嚣和繁忙,静下心来思考和反思,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是一种与世隔绝的体验,它能够让我们暂时抛开外界的纷扰和压力,进入一个宁静而安详的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对话,与主人公共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出坚韧和乐观的品质,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读完《活着就是幸福》后,我意识到读书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更是一种修炼和滋养。我会继续读书,让书香浸润我的假期,让思考和反思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读书,我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加有思想、有内涵的人,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篇三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翩,亦真亦幻,而右上角大大的“幸福”二字倍受瞩目。封底依然是那句彰显生命教育核心的话语——“以生命启迪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全书约计600余页,有36个章节,由200多篇文章组合而成,而每个章节的最后都有“经典阐释”一栏。用校长的话来说,因为不是长篇小说,一个个的小故事很适合我们利用零星的时间来阅读,也可以减少阅读带来的疲劳感。
我看书喜欢先看目录,总觉得这里是全书的精华和重点,也喜欢由题目去猜测文章的内容,一旦与自己的想法相去不远就有一种成功感,如若不然便会细细品味,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往往会引诱我去一探究竟,而这里的每一个题目都有着无限的诱惑力,如“生命是一个奇迹”、“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等待生活”、“活着,其实有很多方式”……同时,我还发现了很多我熟悉的作家,像《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的作者周国平,《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朱光潜、三毛、毕淑敏、池莉等,还有许许多多名人,如:陶行知、冰心、林语堂、安徒生、泰戈尔、屠格涅夫……这么多名人汇聚一堂,让我应接不暇,对于阅读此书也就不再畏难,反而有了一种窃喜,有时阅读也确实需要一种外部的压力。
这几天,每天一早送儿子去参加数学夏令营,自己便在办公室里等着,阅读也就从此开始。尽管才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已经渐渐地喜欢上了这本书,也从中收获了不少——
★再次感受了周国平对女儿妞妞的深切怀念,那泣血的文字透露出一个父亲那种爱而又无奈的心情,你还能说“活着不是幸福”吗?(曾经阅读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当张晓风发出“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的呼喊时,我的心也随之震动,“我又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儿子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重迷雾常常令我们迷失。
★“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何去何从?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倡导孩子们要“扬长避短”,发挥出属于自己的最强的一面,具有典型例子的当属韩寒了。而在此书中我还读到了《他这样走向文学殿堂》里的刘墉,然而高考又要求孩子们能均衡发展。那么,成功的关键到底在于“扬长”还是“补短”呢?
★重温《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反思自己的做法,最惭愧的是陶行知先生说“对于工作,第一点是要‘站岗位’,第二点是要‘敏捷正确’,第三点是要‘做好为止’(也是本文引言中的话)”。而我做事总有些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譬如看书吧,每次购得新书回家,总是计划着认真看完,但每每看了开头或一半便搁置一边,所以对书也就有些一知半解。这一次,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把这两本书看完。”(但愿自己有了计划的同时还能坚持,呵呵~~~)
★《一部宪法和一个国家》让我第一次了解到美国原来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知道了“美利坚”、“邦联”、“联邦”等名词的由来。从不知到知,我想这就是古人为何要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缘由吧。
……
【感悟】
刚拿到此书时,大家的说法不一,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活着就是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我也有同感。是呀,人活着为了什么?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想我们所想到的“活着”主要是指那周而复始的工作,这些繁琐、恼人的工作总是令人心烦意乱,再加上生活琐事的拖累,活着的感觉就是“累”,何来“幸福”呢?
然而,生活对于我来说又将经历一场生离死别。六年前,我和妈妈一起送走了亲爱的爸爸,两年前,我再也没有能力挽留住妈妈脆弱的生命,“活着”对于他们来说不就是“幸福”吗?“假如他们能活着就好!”——我经常这么想。而今,小妹的爸爸(我的小姑父)肝癌扩散,医生也已经无能为力,看着他日渐消瘦的体形,看着生命的能量一点点地从他的身体里消逝,“活着”对于他来说难道不就是“幸福”吗?也许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到“活着就是幸福”吧。
而我看到这样的书名,心便为之悸动,脑海中满是离我而去的亲人,以及小姑父那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还有小妹那泫然欲泣的神情,悄悄抹泪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