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最新6篇)

时间:2019-05-01 04:39: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一

《万历十五年》是明代史学家黄仁宇的一部作品,通过对明朝万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明朝晚期的诸多问题和困境。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对于现实的启示和警示。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以万历十五年为时间节点,展示了明朝晚期的状况。明朝的衰落和灭亡,不仅仅是因为外敌的入侵和侵略,更是因为内部的腐败和自身的问题。黄仁宇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绘,深刻地剖析了明朝晚期的种种弊端。

在政治方面,黄仁宇指出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缺陷和问题。明朝中央集权的制度导致了权力过于集中,官僚体系庞大而腐败,吏治不清,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同时,明朝的君主制度也存在问题,皇帝对政务的干预过多,导致政策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问题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段尤为突出,成为明朝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济方面,黄仁宇揭示了明朝晚期的经济危机。明朝经济的繁荣主要依赖于海外贸易,但由于政策的滞后和制度的落后,明朝在与西方列强的贸易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同时,明朝的经济制度也存在问题,官员的贪污腐败和民间商业的限制,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些经济问题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经济衰落和社会动荡。

在文化方面,黄仁宇对明朝晚期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明朝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在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段,儒家思想逐渐僵化和教条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逐渐减弱。同时,明朝晚期的文化环境也存在着浓厚的保守主义和排外主义,对于外来文化的封闭和排斥,使得明朝的文化发展停滞不前。

通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对于现实的警示和启示。明朝的衰落与我们现实中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腐败、经济危机和文化僵化等问题在当代社会同样存在。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反思,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二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让我深受触动的历史著作,通过对明朝万历时期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明朝晚期的种种问题和困境。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认知有了新的突破,也让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读完《万历十五年》,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这本书中,黄仁宇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独到的分析,将明朝万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我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氛围。与此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历史的多样性,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这让我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全面和多元。

同时,《万历十五年》也让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明朝晚期的问题和困境,与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政治腐败、经济危机、文化僵化等问题在当代社会同样存在,这让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警示作用。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此外,《万历十五年》还给我带来了对于历史的热爱和对于学习的动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被历史的魅力所吸引。历史不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事实和数据,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人物。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厚度。这让我对于历史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动力,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和时光。

总之,读完《万历十五年》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对历史的认知,也让我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历史是我们的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的问题,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三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作者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自序) 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的人物: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万历皇帝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权,有时候也难免有一些错误和问题。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四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宇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写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时,皇帝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上朝了。万历曾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达到”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希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面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不过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面对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同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事,只是他可以为治黄河选择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直被选择。最后他也无法逃脱个人的悲剧命运,被百官弹劾驱逐。他期望通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推动仁政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失败告终。

  海瑞是个悲剧。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饰就可以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海瑞的悲剧不止于被官僚集团抛弃而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海瑞因为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凭证据等判断,海瑞做不到公正,他能做的只是偏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田,导致案件变复杂。海瑞以儒家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但这已经不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了。官员的贪污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可以说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比如支付吏的工资。甚至可以说海瑞是在向当时的经济制度发起挑战。比如“不少小说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入的资本。”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益收益的不是官员一人,还有官员背后的整个家族。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官老爷接济,获得教育机会的。另一方面看海瑞看似为民做了公道,但那些地主难道就不是民吗,他们取得的财产就可以任意处置吗,制度上的悲剧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能力积累财富成为地主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直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运动,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所以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以上三人或是要改革,或是要保持现状,或是要回到洪武年代的吏治,但都失败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面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因为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现在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理解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济定有不同,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面对游牧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同,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但从《万历十五年》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者;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通货紧缩;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五

  从思想转化到制度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制度的大厦要想建得牢固一点,而不是立在流沙之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初读《万历十五年》,幸而,这显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书,作者运用了平和的记叙手法,这点倒是让我想起了曾十分爱看的《易中天》品三国,当然这本书更严肃一点,通俗易懂的文字将我们置身于明朝之殿,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利益争斗,人情善恶,和让万历及读者都有些倍感无奈地政治体制,文官体制。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就像风暴前的平静,又如同作者黄先生所说:“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皇帝10岁登基,在位长达48年,又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亦或是奸雄,这不禁让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样是幼年登基,在位时间冠绝该朝,同样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却为何命运迥异,一个被认为是明朝衰败的根基所在,一个却开创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对万历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学士张居正。

  在万历年幼时,张居正在危难之际保全了皇室的安全,并进而成为首辅大臣,对于万历的种种事物牢记于心,他是一个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识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统治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越发显得不合时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万历即位以后第一个欣欣向荣的十年。但我认为,也正是他毁掉了万历,张居正权倾朝野,组建利益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颇有鳌拜功高盖主的味道,为积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隐患的种子。而万历皇帝呢?对于张居正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怀有对前辈的尊敬,还是对他庞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赖,有所依仗,还是对于这位朝中具有无可比拟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张居正去世半年后,因为各种言论,弹劾对张居正的冲击,让这位亲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对他的信任简直就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张居正和冯宝,万历年少时最为亲近的两人,后来都不得善终,这对万历的心理上觉得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难以磨灭的创伤。

  另一个让万历变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让他倍感无奈的政治体制——文官体制。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个“活着的祖宗”。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不仅是正统思想,更是统治思想,本来这是帝王用来喝令权臣,统治天下的思想利器,个人认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亦或是《水浒》里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摆脱这一思想,但时至万历,已经变成了万历想励精图治的巨大障碍,没有统治,只有约束。万历无能为力,只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朝政,对待群臣所谓的道德压力,于是开始了不理朝政,不思进取的万历年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但以秦国商鞅变法为先,统一全国,依法治国的效力可见一斑,但秦国又迅速地覆灭,秦王的横征暴敛,滥用劳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个朝代的后半期又不是这样?我认为当时的人文思想没有统一,没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缚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思想,更是一种统治文化,一种将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统一的利器,是一种帝王之术。古代科举制度的论题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之类为题,而一般不以时事政治,怎样具体的治理国家为题,因而这种道德至上的风气一直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重德轻法的弊端便是许多行政,经济,管理问题变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纲上线,难以以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来衡量好坏,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书中评注道:“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万历虽也曾有雄心壮志,但终究还是一个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虽在位长达48年,但长期不理朝政的他还是留下的骂名与非议。当我们徘徊于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之间,我们是否能够回归历史,正视历史。本书留给我们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显然万历的悲剧说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谬之极,但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拥有了比那时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师这一职业,但显然道德的缺失又成为了一大问题,道德问题无法通过规章条例来硬性规定,如同小悦悦事件的冷漠路人,他们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种悲哀?是否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怎样才能找回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这又是一个当今社会继续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行走与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们是否能以史为鉴,哀之鉴之。万历的悲剧我们不会重演,但我们应积极思考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避免成为下一个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六

  读完《万历十五年》,我想重点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这三个人物来分别分析明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和伦理道德。

  书中,万历皇帝早期曾是充满激情的,曾希望励精图治,他阅览各朝实录,同学士们讨论历史兴亡,亲自徒步十余里前去求雨……但随着文官不断地对他提出劝谏,对他不合道德的意图作出抗议,万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以来,君主受限的因素变成了伦理道德。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所谓道德礼法,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一种权威性的象征。纵使身为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于群臣。万历皇帝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之后,索性以“无为”来对抗文官,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在我看来,个人私欲同伦理道德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背的,而万历身为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绝不能有逾距的行为。如果将私欲比作阴,道德比作阳,那么一众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阴的存在。他不能立心爱的皇贵妃之子为太子,也不能在死后同贵妃葬在一起,他无法置文官的意见于不顾。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时期,但是万历年间,皇权却依然受到束缚与限制。这是合理的,因为皇权理应受限以保证政治的清明。但这又是不合理的,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设内阁是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而到了后世,这种制度却过度僵化,以至于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万历皇帝只能成为被体制束缚的傀儡。

  从第一章开始,这本书就提到了张居正。张居正是个有执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却惨遭抄家清算,甚至连“太师”之名也被夺去。他的不幸下场除却他自己处事不妥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众文官集体对他的参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文官集团是非常具有团体意识的,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同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敌人,来凭借多数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张居正一生勇于改革创新,着实有功劳,他生前被人忌惮,还有很多人试图同他交好,而在他倒台之后,大家却又集体检举他的表里不一,独断专行和待人不善。这应该可以称作是“世态炎凉”。书中写,同乡之间,甚至是同年之间参加科举获得功名的官员,甚至考生与主考官之间,都是应当相互关照的。明朝时期文官俸禄微薄,为了彼此之间相互照应,产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团体。张居正在任官时期凭借自己个人好恶提拔官员,以致很多有权力的人都是他的亲信。而申时行在担任首辅之任时,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断调解官吏之间,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各种矛盾。有人曾背地里评价他,说他并没有什么建树。申时行只觉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来,如果他的施政记录是一张白纸,这反倒证明了一切都被纳入规范之中,都在正常运转。不管这两个人以怎样的方式处理政务,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体制之下官场上的腐败。

  很久以前就看到过海瑞备好自己的棺材,然后去痛骂皇帝的故事。海瑞这个人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节俭,吃穿用度一律从简,甚至连文书用的纸张都做出了严格限制。他的刚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赞扬。文人饱读四书五经,知道什么是忠义,他们知道怎样能够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弃生命也要来贩售自己的道德。我们没办法揣测海瑞本质上是不是出于这种情怀,但是他确实身体力行,比谁都要清廉正直,爱惜百姓。

  这到底应该如何形容?我们为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动,称赞他的品性,称赞他的节操。但是这种崇高的背后,实际渗透着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所恪守的伦理道德。这种道德观念经由历朝历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来统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却无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礼。没有人能逃脱精神上的禁锢,道德已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当统治者试图利用道德来稳固自己的政权时,道德却也使政治体制越发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绝对的“阳面”。他们嘴上往往颂扬着道德,行动上却将个人私欲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体表彰,但背地里,百官排斥他,厌恶他,弹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对于四书的注释被列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明社会风气理应更加纯良,而人们内里的私欲却与表面的道德越来越远了。

  从主观上来说,我很欣赏张居正先生。虽然他也有短处,但是我认为他总体上是功大于过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海瑞对他的评价。他的励精图治,他的锐意改革,还有他出言讥讽无能者的行为,都让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题目“世间再无张居正”的时候总觉得唏嘘不已,隐约能感觉到黄仁宇先生对这位首辅应该也是一种惋惜的态度吧。

  全书开篇提到“……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再看本书目录,从万历皇帝到首辅张居正,从将领海瑞到思想家李贽……每一个章节都对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着重叙写。受着种种限制束缚的万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后所葬的地下玄宫一样凝固与窒息。海瑞同张居正一样都是在不断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内。然而最终他们的命运都是无望的,生在一个道德伦理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僵化的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写好了的悲哀,正如这个即将走向覆灭的社会制度。

  同大多数进行整体性理论概括的书籍不同,《万历十五年》以单独的个体为着眼点,以1587年为时间主轴,向前后左右不断延伸,向我们展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社会状况,由此又能够见微知著,从而窥见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明朝中后期以来,便不断没落,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

  万历十五年总会带给我一种沉重感,书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试图挽回着什么,然而更多的人选择无动于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于事无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放弃。或者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弃了什么,又顺从了什么。一代王朝走向覆灭,而摇摇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终轰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后的中国。这是社会的必然,也是社会的悲哀。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