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一
端午节是我家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着欢乐和幸福的时光。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起床,一起准备端午节的特色食物——粽子。爸爸负责煮糯米,妈妈负责包粽子,而我则负责洗净竹叶和准备馅料。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合作,笑声不断,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和关爱。
包好的粽子摆放在大锅中,慢慢地煮熟。整个家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当煮好的粽子被取出来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用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
除了享用美食,我们还会参加一些传统的端午节活动。在这一天,我们会一起观看龙舟比赛。龙舟比赛的场面非常壮观,划动的力量和鼓声让人兴奋不已。我们会站在观赛的大桥上,欣赏着优美的舞龙表演和激烈的比赛。每一次欢呼声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感受着节日的喜悦和幸福。
晚上的时候,我们会一起放飞孔明灯。在黑暗的夜空中,孔明灯飘荡着,带着我们的祝福和希望,向上飞去。看着孔明灯慢慢地消失在天际,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端午节是我家的幸福时刻,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团结一心,共同度过。这一天,我们不仅仅是家人,更是朋友和伙伴。我们享受着美食,参与传统活动,分享快乐和温暖。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的家庭更加紧密,幸福感溢满在每一个角落。
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二
端午节对于我家来说,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日子。这一天,我家人会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体验着幸福生活。
早上,我和妈妈一起起床,我们会一起准备特色的端午食物——粽子。妈妈教我如何包粽子,我认真地学习,感受着妈妈的爱和耐心。包好的粽子被摆放在锅里慢慢煮熟,整个家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当煮好的粽子端上桌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每一口都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除了享用美食,我们还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我们会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我和爸爸一起挑选了一只漂亮的风筝,然后我们找一个宽阔的草地,展开风筝的线,放飞起来。看着风筝在蓝天中飞翔,我觉得非常开心。这时,我和爸爸会一起奔跑,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晚上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点亮彩灯。家里的每个房间都会挂上彩灯,照亮了整个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着漂亮的彩灯,分享着快乐和温暖。在这个特别的夜晚,我感受到了家庭的幸福和团结。
端午节是我家的幸福时刻,每一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这一天,我们不仅仅是家人,更是朋友和伙伴。我们享受着美食,参与有趣的活动,分享快乐和温暖。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们的家庭更加紧密,幸福感溢满在每一个角落。
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三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在我的记忆中,以前的端午都是在乡下外婆家渡过的,那时过端午的情景使我难以忘怀。
每逢端午前夕,外婆早早就将粽叶洗涤干净、晾干;还准备了上等的糯米、和一些包粽子的原料。等到了端午这天,天不亮外婆就起床包粽子了,为的是让我们能早早吃上新鲜的粽子。包粽子是外婆的拿手好戏。两三张粽叶交叠排开,右手抓住叶尾,顺势一扭,一漏斗状便赫然在目。然后注米,漏斗外多出的粽叶盖住米,再插上一张粽叶,将粽子裹上一圈,系上绳子,就这样三下五除二,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出炉了,里面的馅更是花样百出,有花生的,豆沙的,蜜枣的,鲜肉的
现在,我回到城里生活,每年的端午都会吃到妈妈买来的粽子和鸭蛋,可总觉得没外婆亲手弄的好吃,也许是少了些亲情的味道吧
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五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今天就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到这天,我们总会想起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曾是楚怀王的大臣,倡导“举贤授能、联齐抗秦”的章法制度,却遭到贵族子兰的迫害而流落他乡。公元186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5月5日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乐章!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慢慢演变到今天,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插艾蒿等习俗。
今年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去姥姥家吃粽子。来到姥姥家,姥姥正在专心致志地包着粽子。只见她左手握住苇叶,右手抓一些糯米和大枣填入其中,然后用一根绳子熟练的把苇叶系牢系紧,一个个绿莹莹的粽子就被包出来了。然后,姥姥将粽子放进锅里,1小时,2小时,直到第3个小时,粽子出锅了!此时,整个家里都弥漫着一股清香的气息。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发自内心的喜欢,几口就吃掉一个,吃完一个还想吃下一个。
饭后,姥姥和妈妈又拿出了一些五彩斑斓的彩绳。我很好奇,不知道是做什么用,姥姥告诉我:“这些彩绳是编五彩绳用的,给家里的小孩子系五彩绳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让小孩子无灾无祸,平安长大。”哦,原来是这样!妈妈还告诉我,要在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大雨时,将它摘下来扔进海里呢。
我家的端午节过得有滋有味,很有趣味。我想,端午节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炎黄子孙应该时刻牢记端午节来历,把这个节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端午我家的幸福生活作文 篇六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