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制度 篇一
校本培训制度的意义与实施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培训制度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逐渐兴起。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培训模式,校本培训制度的出现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校本培训制度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首先,校本培训制度的出现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便利。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需要教师们到外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耗费时间和金钱。而校本培训制度则将培训资源引入学校,使教师们可以在校内进行培训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此外,校本培训制度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因为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使培训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工作和发展需求。
其次,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校本培训制度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通过提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校本培训制度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通过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教师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要实现校本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和内容。校本培训制度应该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实践需求,确定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需要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和支持。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资源库,包括培训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学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时间和场所,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最后,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教师的培训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提供参考。
总之,校本培训制度的出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校本培训制度,教师们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然而,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包括明确目标和内容、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和支持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等。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校本培训制度 篇二
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估
校本培训制度作为一种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培训模式,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逐渐兴起。为了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制度,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将探讨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估方法。
首先,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策略。在制定培训策略时,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培训的目标可以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可以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案例分享、教学反思等。此外,学校还应该制定培训的时间安排和方式,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其次,校本培训制度的实施需要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和支持。学校可以建立培训资源库,包括培训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为教师的培训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培训讲座,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培训效果。
最后,校本培训制度的效果评估是确保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培训的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提供参考。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进行。通过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及时调整培训策略和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然而,要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并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学校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只有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保证校本培训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其次,需要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培训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培训能力。最后,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校本培训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总之,校本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科学的培训策略,提供有效的培训资源和支持,并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的领导、培训师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也是实施校本培训制度的关键。
校本培训制度 篇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制度。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5、学习《走进新课程》,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
6、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7、教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意识、水平和能力。
8、教师基本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9、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10、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11、做好校本培训,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师会上,由教导处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地化解为若干部分,组织教师分块学习。
12、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科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1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参加校本培训。
14、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师
徒结对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校本培训制度 篇四
为了深入开展教师综合素质的训练工作。塑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校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奖惩制度。
一、奖励制度:
1、按时参加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认真完成作业、在研讨活动中发言积极的将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
2、能把所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成绩突出者将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
3、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积极撰写论文,并发表的教师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
4、结合所学内容在校级做公开教学的教师将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
5、在校组织的综合素质培训有关竞赛中获奖的教师记入优秀学员考核档案。
二、惩罚制度
1、如一学期中在培训时请假超过三次,那么将扣掉一定的学时分。
2、如无故善自不参加学习者,按旷职处理。在继续教育考核档案中不记学分。
3、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教师将不继续教育考核档案中记入成绩。
校本培训制度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桑植县教育局、教研室《关于加强校本 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中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和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1955年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力争人人获得信息技术高级证书,并且大部分教师能够利用校园网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提升自我。
5、全校教师必须自觉参加普通话培训,语文教师获二甲证书,其他教师获二乙证书。
6、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必须自觉参加学历培训,截止20xx年底,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60%,高中教师学历达100%,鼓励少数高中教师进修研究生学历。
7、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模式。
8、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
9、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培训
2、及时进行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问题。
4、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5、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6、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四、培训方式
1、以学代培
2、以课代培
3、以结对代培-
4、以研代培
5、以会代培
6、以考察代培
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规定每学年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4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3、建立校本培训档案。校本培训档案资料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教材(录像、软件等)、培训记录、考核成绩、科研成果、培训总结等有关材料。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 检查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不全或不符要求扣2—5分。
(2)各学科每月整理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学案例。每少一次扣2分。
(3)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同上一节课),考核小组依据桑植县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考核方案”标准进行评估,纳入过程质量奖。
(4)每位教师每学期培训学时不少于54学时(30分),每少一学时扣2分。
(5)对县教研室、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迟到,不缺勤,培训成绩优秀者加2分,不合格者扣5分。
(6)严格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外出教师学习完后要及时向教研室负责人做好外出学习汇报,交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材料,有必要将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或讲课)。
(7)完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学校要重视直接激励。每年召开一次教育科研交流大会,由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对教师的科研或实验成果进行评审,并颁发证书。以此促使教师抓住机会充分展示自身价值和职业价值,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成就感,提高其教研意识。
校本培训制度 篇六
为了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特制定以下培训制度:
1、培训目标
a、不断更新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b、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c、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d、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2、培训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培训管理
:学校对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或随机等形式,对全体教师的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督查。强化六种工作态度:积极参与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态度;勤于研究学习的态度;善于反思的态度;合理应用业余时间的态度。坚持做到勤学习,勤钻研,勤反思。
4、培训方式:
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可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5、培训考核
: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根据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6、培训总结
: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7、资料建档
:学校对开展的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以及教师参加该活动的各种资料,做好建档工作,将课程理念、教学观、学生观方面的认识和变化、收获与感悟等记录下来,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8、经费保障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9、后勤支持
:后勤为培训服务,要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