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现状与挑战
一、引言
刑事司法改革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法干部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现状与挑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刑事司法改革的现状
1. 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推进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推进。通过设立独立的检察机关和法院,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有效提升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2. 证据保护制度的完善
刑事司法改革中,我国加大了对证据保护制度的完善力度。建立了排除非法证据、保护合法证据的制度,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司法公正度。
3. 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行了公诉与辩护的平等地位、公开审理、质证权等重要制度,确保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司法公正度。
三、刑事司法改革面临的挑战
1. 刑讯逼供问题仍然存在
在刑事司法改革中,刑讯逼供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一些司法机关在取证过程中滥用刑讯逼供,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权,损害了司法公正。
2. 证据收集和审查的效率有待提高
刑事司法改革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证据收集和审查方面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导致了案件办理周期长、司法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3. 人员结构不合理
刑事司法改革中,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这导致了办案质量不高,司法公正度不够,需要加大人员培训和引进力度。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司法人员教育培训
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刑事司法的监督和评估,严惩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加强人员管理和配置
加强对刑事司法机关的人员管理和配置,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办案能力和司法公正度。
五、结论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证据保护制度完善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刑讯逼供问题、证据收集和审查效率低下以及人员结构不合理等挑战。为了进一步推进刑事司法改革,我们需要加强司法人员教育培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人员管理和配置,以提高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管理
一、引言
网络犯罪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政法干部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了解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网络安全管理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网络犯罪的现状
1. 网络犯罪类型多样
网络犯罪类型多样化,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盗窃等。这些犯罪行为给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 犯罪手段高度技术化
网络犯罪手段高度技术化,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犯罪活动,使得打击网络犯罪变得更加困难。这要求我们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管。
三、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1. 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网络犯罪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明确,给打击网络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执法力量不足
网络犯罪的打击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但目前我国的执法力量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导致了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不佳。
3. 国际合作亟待加强
网络犯罪具有跨境特点,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打击网络犯罪。目前我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四、对策建议
1.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加强对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网络犯罪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2. 加大执法力量的投入
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以提升网络犯罪的打击效果。
3.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效果。
五、结论
网络犯罪的多样化和技术化给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网络安全管理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力量不足和国际合作不够的挑战。为了加强网络犯罪的打击和网络安全管理,我们需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量的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安全。
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刑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刑事案件频发,特别是高科技犯罪,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刑警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警员素质不高、犯罪手段多样、刑事技术落后、执法不力等现象。加强刑警队伍的建设,亟待注重人才培养、完善刑侦机制、加强科技建设、做好后勤保障,以进一步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148-03刑警,全称刑事警察,是我国公安系统专门做刑事侦查工作,分析、研究刑事犯罪情况;组织、协调侦破一般、重大、特大刑事案件;承担案件痕迹和物证提取、检验、鉴定。承担本辖区内的禁毒、反黑、反恐工作。刑事侦查工作时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侦查部门是打击刑事犯罪的专职部门,而刑警就是实施职能的具体人员,可以说刑警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比以前更加艰巨,刑警作为公安机关的特殊队伍,面对新时期的威胁与挑战,所要做的就是坚决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新时代重重挑战,就要求刑警同志提升各方面素质,不畏艰难险阻,打好新时代的新战役。
一、我国刑侦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严重暴力犯罪程度加剧;呈现出一种不良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化犯罪大量增加,而我们在应对过程中,明显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三)刑事技术落后,难以应对新型犯罪基层公安由于经费的困难,或者是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先进的侦查仪器,导致面对犯罪分子无从下手。这种技术上的落后表现在各中队的在办案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现在基层刑警队仍然仅有一部照相机、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外出办案时由于工具有限难以分开办案。据xxx统计,通过技术手段为侦查提供支持的占刑事案件总数的也是很少,刑事技术人员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不负责,不能妥善的对物证保存、不能及时的检验鉴定,导致痕迹物证受到污损、失去检验鉴定的价值,从而影响案件的发展。
(二)侦查破案率低,刑侦基础工作薄弱刑嫌控制、阵地控制和犯罪新情报工作建设是刑侦部门的三大基础业务,也是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掌握主动,稳定治安大局的三项重要基础工作。但是面对今年来犯罪量的增加和新型犯罪的出现,导致刑侦部门
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四
民间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是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而基层民调工作则是排查调处的基本方式。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今年春天,司法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民调会议,做了专项部署。此项工作在基层开展情况到底怎样?效果如何?有何问题?半个月来,笔者走访了3个基层调委会,旁听了两次调解庭,并召开了由6名村调委会主任、2名乡镇司法所长和县司法局同志参加的座谈会。深深感到,##县基层民调工作抓得实、做得细、效果好。在为民解忧、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成为乡土社会中重要的秩序调节器和稳定平衡器。
二、受案广泛,对法律拾遗补缺
无论法院还是公安机关,其职能范围都是特定的、有限的,并非全管全能。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的纠纷一旦发生,司法机关无法受理,行政机关也无权过问,纠纷无人解决,只能激化。人民调解则正好弥补这个不足,无论是“猪拱院墙鸡挠地”的邻里纠纷,还是“妯娌斗气孩子打架”的家庭琐事,皆可受理。在调解过程中,有法可依,无法可依时,既可依社会公德,也可依村规民俗,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既解决了群众的闹心事,又填补了法律上的空白。韩麻营镇马虎营村村民赵某与兄嫂一起生活,近30岁才订下一门亲事。因有家庭矛盾,订亲时兄嫂借酒撒疯,搅得酒席不欢而散,女方当即提出退亲。一急之下,赵某先后来到派出所、法庭,要求帮助解决,但谁都觉得此事没办法管,都拒绝了他。又气又急的赵某回去后要与其兄嫂拼命,命案在即。村调委会主任于林闻讯赶来进行调解,一日一夜苦口婆心,句句肺腑之言,说的赵某兄嫂满腔愧疚,悔恨万分。第二天于林又亲自到女方做工作,他的真诚打消了女方退亲的念头。事隔不久,就同其兄嫂一同为赵某操办了婚事。事后,乡亲们都说,这事于林要是不管,不定得出多大事呢。据统计,##每年调处的矛盾纠纷中,类似这样进不了司法机关大门的占6 %。民调工作同司法工作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调整闭合体系。
三、置身群众之中,随时随地化解纠纷
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在于置身群众,贴近群众,不受时间约束,不受场所的限制。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还是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活跃着调解人员的身影。邻里之间发生纷争,都是主动找村委会解决。一位农民对我说,出了纠纷去找派出所,一去三四回不一定见到人;找法庭,骑车一上午,到了也快下班了,赔不起那个时间。好不容易受理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这多少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而民调呢,一不用花钱,二不用跑路,三不用搭工夫,特别是受理解决快,最大限度地防止小事拖大,激化矛盾。今年5月,韩麻营镇东兴村低压电路整改,线拉到村民于连池院内时,与本村电工吕春阳争吵起来。当日晚,于连池父子到吕春阳家将其打伤,村调委会主任于占海得知情况迅速赶到现场,派人将吕春阳送入医院。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程,于主任连夜对于连池父子批评教育,让他们明了低压整改工程是利村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受损而影响全局,更不能以此为由动手打人。于氏父子觉得理亏,当即请于主任领着到医院向吕春阳赔礼道歉,并承诺负责一切医疗费用。第二天一早,他们三人去医院把吕接回,边输液边指挥架线,保障了低压整改工程的顺利进行。吕病好后,于氏父子备下酒席为吕压惊,请调委会人员作陪。由于大量纠纷涌上民调之路,一些法庭“抱怨”说,法庭都快关张了,民调把法庭给顶了。
四、对症下药,方式灵活,群众买帐
民调工作之所以能在农村地区有效,还在于它不拘章法、对症下药,怎么顶事怎么来的调解方法。农村地区文化较为落后,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严格的法律程序、严密的法律语言对他们不太适用,倒是乡村调委会的那些“土办法”反而有效。调解员大都德高望重,能说会道,兼之又了解情况,所以能够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方法调解纠纷,该唱白脸时唱白脸,该唱红脸时唱红脸,该讲道理时讲道理,该拍桌子时拍桌子。一位调解员说“我们就是‘和稀泥’,但‘和稀泥’也不容易,各种情况都有。是坑你得抹平,是疙瘩你得砍掉,最后拿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问题就算解决了。”谁说这不是本事呢?今年7月20日晚,汤头沟镇布施营村村民陈彩新、董士银饭后在一起乘凉闲聊,一语不和便扭打在一起。这时董士银15岁的儿子正巧路过看见,拾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在陈彩新的脸上连打两下,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共花医疗费和鉴定费600余元。陈、董两人在医疗费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激化。村调委会主任陈鹏飞进行调解,他针对当事人的不同心理对症下药,各个解决,使董士银明白伤虽不是他直接造成的,但他应承担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民事赔偿责任;又指出陈彩新出言不逊,引起争端,也存在着一定的过错。双方气一顺,拿钱的不再觉得冤枉了,挨打的不再觉得窝襄了。董士银当即掏出600元钱赔偿给陈彩新,陈不过意,又拿出100元退还给董士银,董当即在家备了一桌酒席,二人开怀畅饮,和好如初。这个结果是诉讼难以达到的。
调解还有一个特点是能够打动人的内心,不像判决那样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保证,所以调解一旦成功,往往变成自觉行为。2004年7月5日,韩麻营镇德吉沟村刘占元、祁凤芝夫妇到镇调委会反映,他们的三个儿子拒不负担二位老人的养老费,祁凤芝患白内障也无钱治疗。他们对儿子又恨又爱,不忍心把他们推上法庭,申请调委会帮助调解。7月19日,镇调委会对这起赡养纠纷进行开庭调解,并邀请村民旁听,营造舆论压力。庭上,调解员对几个儿媳提出的与老人之间的矛盾进行一一评说,不失时机的宣传婚姻法,讲明赡养老人不但是法定义务,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讲羔羊能知跪奶意、乌鸦尚懂反哺情……,三个小时,时而耐心劝解,时而嘻笑怒骂,旁听群众也纷纷发言指责,儿子儿媳受到震撼,当庭向父母认错,自愿签订了预付其母治病费1500元,以后按期付给老人赡养费的协议,其他旁听群众也深受教育,协议至今履行良好。
五、基层民调仍需进一步加强
无论是从现实状况还是发展方向看,民调工作将长期存在,生命力很强,因为社会稳定需要他,人民群众需要他。特别是今后,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大大减轻;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征收工作也将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民调工作方兴未艾,将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有些问题制约着此项事业的深入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体制不顺。司法所是乡镇调委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对村级调委会的业务指导。在矛盾排查调处方面,领导权虽然由县政法委行使,但到乡镇,还是由司法所具体组织,所以任务很重。但由于历史原因,司法所不像公安派出所和法庭那样是其上级机关的派出单位,而仅由县司法局作业务指导,人事权掌握在乡镇手里,所以编在人不在问题突出,而且人员变动频繁,影响工作水平的提高。今后,司法所应当像派出所、法庭那样,管人与管事相统一,人事权上移到县司法局。二是经费问题,人民调解不收费,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不能变。但调解经费及调解员的报酬没有来源。目前,##县解决调解员报酬的办法是,乡镇级调解员由乡镇各部门职工担任,村级调解员由村班子成员担任。因为他们有工资,但他们的工资常常垫付在调解费用上,有的村级调解员几乎把一年仅有的2500元的菲薄工资全垫在经费上。调解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令人崇敬的,但光靠奉献精神不是个办法。人民调解要发展,就必须解决经费保障问题。出路是:把调解员的报酬和调解经费列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村级调解经费由乡镇适当补助。
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五
适应新“舞台”唱好“传统戏”
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发动和依靠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是政法、综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情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继承和发扬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也就是说,如何在深化改革这个新舞台上唱好群众路线这出“传统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拥有百万人和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农业大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工作,在与基层干警、群众座谈看到,在贯彻执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面,广大政法、综治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丰富更新的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一、新形势下采用的新形式
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我县在继承和发扬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新路子、新形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着力建立保障体系,夯实政法、综治工作基础
在力量排布上,县委、县政府由一名副书记、两名县委常委和一名副县长专抓政法综治工作,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都配备了一名党委副书记专抓综治工作,常设了办事机构,配备了3—5名不等的综治专干。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政法、综治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统筹安排;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纳入党政一把手政绩评定,与晋升晋职、工资奖金挂钩。在经济待遇上,县财政每年拿出一批专项资金,用于综治维稳津贴,结合平时抓稳定工作,实行奖优罚劣。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人每月200元,行政村(居)主要领导每人每月100元,综治专干每月享受60元岗位津贴,行政村(居)“两会”主任(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享受村(居)委会副主任待遇。在政治待遇上,做到优先入党,优先提拔重用。据统计,近五年,全县先后93名综治干部被提拔到副科级以上工作岗位,乡镇11名分管综治工作党委副书记直接进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岗位,有25名“两会”主任被提拔为村支书或村主任。在经费保障上,采取政策倾斜,做到高投入,仅xx年度,投入基层基础建设和基层创安经费就达987余万元;在群防群治队伍方面,全县共建立各类治保组织783个,专兼职人员3000余人,做到了村里有治保会,组里有治保员,企业有保卫处(科),单位有治保干事;组建专职治安巡防员队伍17支,队员160人;治安信息员111支,成员1173人;综治xxx186人,由“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组成的治安志愿者2645人,各内保单位均成立了看楼护院(厂、校、库、路)队伍。仅xx年,群防群治队伍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8人,发现治安隐患496处,教育、劝止违法违章行为1700余人次,及时提供治安信息2400余条,群防群治队伍的建立,大大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宣传方面,我县把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参与意识贯穿于各项措施的落实之中,坚持经常性宣传不断。历年的三月份,县乡(镇)各级领导都要与全县群众一道掀起学习、宣传《决定》、《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凡对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不定期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我县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新闻工具,开辟了《警方75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家谈》等栏目,把群众对社会治安问题自发议论吸引到具体的关心治安、关心综合治理工作上来。
(二)着力完善工作机制,高效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机制决定工作推进力度和成效,我们把机制建设作为推动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建立和健全了四大工作机制:
1、实行责任制和责任查究机制
首先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年采取层层下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办法,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年终考核评比,奖罚分明,实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有力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把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干部身上,凡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行责任查究,坚持做到“四个不放过”。如:不查清原因不放过,对负有责任领导干部不处理不放过,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同时,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突出强调各级干部的“角色”定位,对维稳这台戏唱得好的给位子,唱得差的打板子,唱走调的挪位子,滥竽充数、假唱的摘“帽子”。
坚持处置不稳定因素、信访突出问题高层决策制。定期分析,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仅xx年,共召开高层次决策调度会31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96件(个);县委书记、县长亲历亲为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和老上访户反映的问题23件;遏制和化解过激行为集体事件4起。高层决策制度的建立,使全县群众上访数比上年下降,集体上访下降,杜绝了赴中央访。
3、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为保障矛盾纠纷调处制度正常运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谁的事情谁办理,谁的人谁管理,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这一警示,并建立和实施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县综治办每半个月、乡镇每周、行政村(单位)每日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采取层层负责,分级包案调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可能引发较大治安问题或群众性事件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张车票乘到底”的责任制,限期解决。仅xx年排查出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1203起,成功化解了1176起,化解率达98。
4、实行维稳信息督查工作机制
政法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篇六
一、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现状
(一)工作的内容和范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工作。从乡镇工作的角度来看,政法综治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打击防范工作。即“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和加强治安防范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的必要手段。加强治安防范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治本之策。实践表明,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治安秩序,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2.基层基础工作。包括工作基础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
各类创建活动,即通过“无毒社区”、“治安安全村”、“治安安全单位”、“平安镇”、“星级规范化调委会”、“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保安工作是实行群防群治的一项措施,也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办法。清化镇街道根据辖区大小、治安特点、人口因素、警力等因素,构筑起以治安岗亭为依据“以点带面、动静结合、日夜兼顾”的基层防控新格局。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摸清家底,优化服务。清化镇街道坚持流动人口分层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行政村管理与用工单位管理相结合。
司法调解工作都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及时办理解决,还定期开展民间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对归正人员的帮教,一般由司法所进行谈话教育,建立一人一档一卡资料。每季度都要谈话教育,随时了解归正人员的思想、经济、社会状况,避免其重蹈覆辙。
(2)政法综治队伍建设。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一抓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二抓教育管理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三抓制度建设,建立和规范各项制度。对于保安中队和外口专管员队伍,强化考核督查制度,对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谈话教育、调换、直至辞退,以严格的制度保证队伍的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在工作中某些问题也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错位。综治办成了综合办和预备队伍。很多工作人员被外派、抽调,这给乡镇政法综治的经常性工作和突击性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同志感到职责不明确,有些工作也难以很好地开展。(二)缺乏保障。政法综治经费的立项属于软杠杠,主要看分管领导的面子大小。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等现象非常普遍,工作难免滞后。
(三)职能不明。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例,这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不少工作内容属于党群线的范畴,政法线去抓显得力不从心或者越权越位。又如环境整治工作,这项工作应该以城管部门为主抓但从本办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整治工作找综治部门的情况还比较多。
(四)关系不顺。综治办与法庭、派出所、交警等部门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有时候各部门各行其是,互不联系。各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职能,条与块之间的关系上重条轻块现象突出。协警、保安、外口专管员等辅警力量,由于领导关系不是很顺,不利于队伍有效管理和素质提高。
三、建议及意见
(一)树立新理念。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的正确观念。
1.树立“平安是福,稳定是发展首要条件”的新理念。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2.树立“治安是投资环境,是生产力要素”的新理念。乡镇之间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地千方百计、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打着“富商、亲商、安商”的旗号竭力优化投资环境。其中社会治安状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投资环境。治安状况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投资商的决策,影响到当地招商引资的发展大计。
3、树立“政法综治工作不仅是一种投入,也会带来产出”的新理念。政法综治工作的产出是隐性的,但也是巨大的。在乡镇政法综治工作中增加了投入,保障了人力、财力、物力,做好了政法综治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都能安居乐业,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谋发展,那就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巨大经济效益。可以说政法综治工作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许不明显,但它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巨大的。
4.树立“做好政法综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理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治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社会治安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从工作的实践来看,社会治安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焦点问题之一。加强政法综治工作,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完善新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政法综治队伍的革命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处理好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关系,切实加强政法综治工作所必需的设施建设和基础建设。政府财政要加大对综治经费的投入,把综治经费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外口公寓等基础设施根据不同的主体,由社会投入经费,企事业单位的保安经费,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各单位自行投入。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制定和落实各项政法综治工作中的奖励政策,激励广大政法综治干部积极做好政法工作,争创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