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一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幼儿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综合能力发展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和好奇心旺盛的动物,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体验式教学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野外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观察自然现象,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综合能力是指幼儿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能力。而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例如,在学习艺术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让他们亲自欣赏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体验式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指幼儿通过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培养的能力。而体验式教学正是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和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手工作品,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动手创造能力等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积极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篇三
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体验式教学运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主体性;亲历性,然后分析了提升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对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独立实践,获得美的体验;对比激发式,情感对比,激发体验;互动、拓展中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验教学构建
在传统的教学之中,主要是注重教学的结果,着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取,此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过程”,并且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负面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机械的吸收知识,不能够理解书本知识的深层含义。此类的效果无法达到当前素质的教育的标准,但是老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共同合作与能够彼此交流的模式,将课堂氛围活跃,才能够使得学生主动吸取老师所讲的内容。[1]
一、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学生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主要是有着亲历性和主体性着来年改革特点:
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主体是知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主体应该也是学生,由此,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应该以学生为重心,并且重视每个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中的学习能够以及完善的程度。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之中传授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的.主动性,并且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学的方法,对于老师
而言,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自我分析,并且明白语文教学内容之中的隐含意义,并且达到能够自主学习知识的目的。[2]亲历性:在小学语文将爱心欧俄之中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最具有特点的便是亲历性,就教学角度而言,学生亲自体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且对教学的内容有了较为新的深刻的体验,学生不需要借助任何的介质便可以身心经历过程,体会到情感。老师与学生个人情感的充分融合,并且实现精神的共鸣,这种经历的存在可以使得体验式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课堂的教学成果。
二、提升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对策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枯燥的语文课本学习本身便无法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同学在语文课堂之上只是单纯学习课本知识便会产生精神分散,思维呆滞的现象。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由此教师应该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引进情境教学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制作声情并茂的课件,为学生展示生动的图片,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课本之中的知识。教师通过一定的技巧将书本的内容进行生动化与形象化,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课氛围摒弃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到活动之中的语文美感。[3]
2.独立实践,获得美的体验
教师长期而言,主要是利用强制的手段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们普遍较为反感这种教学方法。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以及活跃的时期,小学生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逐渐成长,如果学生在进行学习知识的时候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正确引导学生,使得课堂之上充满着较为和谐的人文气息。例如,学生在进行某篇文章的学习的时候应该使得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并且参与到角色扮演之中。
3.对比激发式,情感对比,激发体验
强烈的情感对比能够自然而然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很多课文的情感比较粗狂或者比较细腻,比较欢乐或者比较抑郁。这些情感往往在学生和平以及恬淡的生活之中无法具体感受到,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引导法,进行学生情感的引导,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得学生可以强烈的感受到情感之间的差别,并且学生能够间接感受到经验和知识。
再比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之中的画面,并且是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之中描写的场景。教师进行追问,学生进行想象与体悟。在读与引导之中,使得学生情感产生较大的对比,并且伴随着课文的情感的喜悲进行共情。
4.互动、拓展中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师生的平等对话有利于过程的推进。”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平等交往,并且双边互动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共同的发展过程,才能够有利于民主、互动课堂的建立,打破固有的课堂的壁垒,进而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阀门。[4]
例如,在进行例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处一电脑学生进行质疑,进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富兰克林的手指为什么靠近铜钥匙便会闪出火花呢?富兰克林有生命危险吗?小学生可以运用自身较为有限的实践知识,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认识到富兰克林是冒着自身的生命的危险进行科学的真理的探究。在进行师生交流之中,教师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对于课文的感受。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在互动中彼此交融。学生有着体验的认识并且能够充分延伸到课外,使得学生的思维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克生.童蒙教育与朱子学的下移--明清时期儿童的《小学》阅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6,(1):132-142.
[2]余皓明.從最喜欢的三本书和三个作者看小学生阅读--广州市华阳小学阅读调查分析[J].编辑之友,2009,(7):51-54.DOI:10.3969/j.issn.1003-6687.2009.07.019.
[3]吉利.从“文体”到“策略”--基于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语文学刊,2015,(12):115-116.DOI:10.3969/j.issn.1672-8610.2015.12.061.
[4]尖措.寻找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小学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4,(10):53-55.DOI:10.3969/j.issn.1672-514X.2014.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