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音乐世界论文范文 篇一
音乐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感,传递信息,以及带给人们无尽的乐趣。走近音乐世界,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深远影响和多样性,无论是在文化传承,情感表达还是社交交流方面。本文将探讨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成为连接人们的桥梁。
首先,音乐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了解并传承自己的文化。例如,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和二胡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它们的演奏和传承使得这些文化得以延续。同样地,印度的卡纳基音乐和美国的爵士乐也代表了不同文化的音乐传统。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并使得文化得以传承。
其次,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愤怒,音乐都可以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和传递情感。音乐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情感,舒缓压力,以及找到内心的平衡。当我们听到一首动人的音乐时,会感到情绪上的共鸣,并与作曲家或演奏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音乐是一种无需言语的语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调可以唤起不同的情感。
最后,音乐在社交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可以成为连接人们的桥梁,无论是在音乐会上与观众互动,还是通过音乐合作与其他音乐家交流。音乐会和音乐节是人们相聚的场所,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分享彼此的喜悦和悲伤,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音乐也是一种全球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相互交流和理解。
综上所述,音乐在文化传承,情感表达和社交交流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近音乐世界,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无限魅力和影响力。无论是作为听众还是音乐家,我们都可以通过音乐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起深入的联系。因此,让我们一起走近音乐世界,感受它的力量和美妙。
走近音乐世界论文范文 篇三
摘要:
中国古典文献起源很早,古典音乐文献学也是其中一个分支,而中国音乐艺术存在的独异方式决定了研究中国古典音乐的基础资料以古典音乐文献为基准,由于中国古典音乐资料的缺失即没有音像资料的保存,于是音乐文献给中国古典音乐的考古、梳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阅读大量的古典音乐文献成为现代人获知古代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古典音乐文献分类 古典音乐文献辑录 《史记》
一、古典音乐文献的分类
中国艺术存在的特殊形式致使声音艺术在时间上保存不完整,但中国有保存音乐资料的独特方式,就是将音乐活动用文字记载并随历代文献传承,中国五千年文字魅力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古代文献中。
其实中国古典文献中,并没有专门一本是针对中国古典音乐发展脉络、社会作用的阐述,对音乐文献进行梳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文献”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那么何为“文献学”,文献学就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类型、功能、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从古代的书籍来看,古人早就对文献有一定的梳理,比如现存最早的一部艺文志《汉书q艺文志》,艺文志是记录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目录的篇章,按照“分类体制”列出所有的史书,是目录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代人对我国古代文献史料有一种更为快捷的认识分类法,依据史料所存在的情况可将文献分为五大类:皇家正统官方文献、高官文人名士史料、寒士稗官野史小说笔记、文物金石考古以及曲谱集成。皇家正统官方文献中又可以分为正史、政书、类书;高官文人名士史料包含了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家等学术流派的文论;寒士稗官野史小说笔记包括出生低微的读书人以及各个地方小官所写的野史、方志、笔记等;文物金石考古主要搜集文物考古方面知识的图书。对于古代史书文献的分类并非局限于此,也可按照史书的体裁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那么当我们拿到一本史料时,便可将其归类,以致快速认知文献资料。
二、古典音乐文献的辑录――以《史记》为例
中国古典文献资料及其丰富,古典音乐文献的整理收集工程巨大。根据现五大分类方法寻找需要的文献相对便利,怎样准确从古典文献中寻找音乐的存在值得探究,对于音乐文献的搜集,并非有非常快捷的方式,只有通过阅读原古典文献,才能准确截取与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
《史记》被归为皇家正统官方文献一类中的正史,我国的正史有二十五史,前四史中唯一通史的'代表则是《史记》。
《史记》以人物列传为撰写方式,体现了通史性的文献性质,涉及人物较为丰富、年代较为广泛,搜集音乐文献工作量相对而言较大,但为了确保音乐文献的完整搜集,对每一篇文章的仔细阅读必不可少,除此之外阅读者需对音乐文献赋予一定的定义性:“怎样的文献段落才算是音乐文献?”首先,文献资料要与音乐相关,文献中可以是讲述一段关于音乐故事,可以是音乐在人物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可以是一种教化式的礼乐。在辑录音乐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与音乐有关的文献段落先剪辑下来,例如《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中第一段与音乐有关的文献资料:
这一段文字讲述的是尧在位70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舜,又过20年因年老而告退,向上天推荐,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尧让出帝位28年后逝世。百姓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悲伤哀痛。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是贤才,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将皇位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乍一看文献似乎与音乐无关,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这段文献中提到的音乐只限制于“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但却也体现了音乐在当时社会中非常盛行,否则人们不会因为过于思念过世的帝尧而放弃奏乐,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对帝尧浓厚的思念,另一方面也潜在地体现了音乐在当时社会的广泛使用。
在对《史记》里音乐文献辑录的过程中,遇到以上与音乐似无关又似有关的情况很多,是由《史记》的文本性质所造成,《史记》并非一本针对音乐撰写的古典文献,因此在辑录音乐文献的过程中需要对音乐文献进行揣摩,确定它的音乐性价值并做出正确判断,才能确保音乐文献辑录的准确性。
《史记》虽然并不是针对古代音乐所纂文书,但也有一篇《史记八书乐书》针对音乐记载写作,文章中的重点:“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壹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这是对音乐的一种认知,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
《史记八书乐书》以乐展开,以孔子的礼乐思想为主轴,讲诉礼乐的教化作用,与公孙尼子的《乐记》内容相符,代表了儒家经典音乐文献。
三、结语
古典音乐文献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方法较为简单直接,但在整理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主观视角,根据文献中音乐的作用,确定此文献是否属于音乐文献范畴。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需要依靠音乐文献资料,因此确立了音乐文献学在历史学科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音乐文献的辑录整理,是对遗存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的音乐资料进行搜集并以集中的方式形式呈现,为现代人的音乐研究提供便捷,也体现了对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视,并区别于西方音像资料,以中国独有的文字方式记录属于中国特色的古代音乐资料。
参考文献:
[1]赵玉卿,郑莲.古典音乐文献学漫谈[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04).
[2]徐元勇.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备览[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经典普及文库[M].北京:中华书局,2014
走近音乐世界论文范文 篇四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作为学校教育之“副科”的时代即将结束了。现代人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每一关键时刻,艺术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类的天才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并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艺术这个大领域中,学生可以学到在其他任何学科领域中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正如何东昌同志所说的那样:“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艺术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艺术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所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统认为的艺术技法的教育,而且是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工程。从艺术教育的四大关键要素――美学、艺术设计、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四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要想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养,除了掌握技法外,还必须熟悉艺术发展的历史,要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当然,音乐艺术审美教育既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又与德育、智育、体育及其他美育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种审美理论的主旨,就是论述和证明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去开发年轻人的艺术感觉。针对当代社会中人的前所未有的多元信仰,有必要改进和复活其判断力。由于信仰的多元化不仅造成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的种种困惑、自相矛盾和冲突,而且造成了现代人的判断力和意志的日益麻痹。要想重新确定哪些是代表一个文化的、理想的优秀作品,就需要重新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对人类迄今获得的艺术成就重新张扬,给人们提供一种足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行动的灵感和对人类成就的自豪感。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具有独特的性质,这种特殊性反过来又将会影响着一个社会文化的种类和性质。所以我们认为,要做到重新激起人们对艺术成就的记忆,恢复人们对艺术的特有审美价值的信念,唤醒人们的判断力,有必要对当今的审美教育观点和思想进行梳理调整,使之走上健康完整的轨道。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成就!艺术教育本身就是要把青少年引领到“人文领域”,使之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为艺术不仅与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洞察,艺术与理解,艺术与风俗、风气,艺术与哲学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音乐艺术是人文知识领域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同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开放的思维,艺术能给人以想象力,艺术可以开拓人的`想象力,它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人生的追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音乐、艺术教育恰恰就符合这一点。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物质生活,同时还必须有精神生活。一个健康的生活应包括:一是物质生活主要应合乎生理健康,二是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主要取决于人文,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是脑健康,脑健康是一切健康的前提。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而音乐艺术感觉、音乐艺术教育正是教人求善、给人愉悦、使人身心健康向上的。
在整个西方历史中,艺术作品往往是由一小部分人创造的,同时也是被这一小部分人欣赏并为他们服务的,但也总是为社会大众接受、赞同和参与的。当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的必要性,能认识到艺术能使他们的信仰更坚定,告诉他们生活中有哪些是永恒的、哪些是关于人的命运和结局的大事,这样艺术和社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健康的和生机勃勃的关系。正是由于艺术的那些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把无形的精神世界展示无遗,才使艺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换言之,艺术只有对大众产生了吸引力,成为一种对人类最有效的社会力量,超越了艺术品的物质感受和物质价值时,艺术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当今社会曾有过一些的物质至上主义,也并没有消除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不同的是人们与过去时代相比失去了不可缺少的健康信仰,以至不能对一些规劝性形象进行的表达做出反应。这就势必大大削弱了社会人文精神,挫败了人们对种种能够回答人们内心深层需要的东西的追求和热情。
审美教育理论必须强调艺术的人文功能,人必须具备这种区别能力,必须强调培养人对高贵的审美性质的欣赏能力,这对人的生活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因为艺术品应该包括艺术所拥有的那种取悦我们和感动我们、扩大我们的本领和给我们知识与智慧的功能。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以使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获得艺术品所能提供的珍贵经验。学会如何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同时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
审美教育即是我们通常说的美育,或叫做美感教育。美育是实践性的美学。(转第73页)(接第75页)美育从广义上讲是通过艺术和现实的多种途径来进行审美活动。而学校的审美教育是狭义的美育,但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点对象。因为在校青少年和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最容易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有利于良好审美观的早日形成,从而能以高尚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同时学校本身就有音乐、美术等美育内容的学科,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审美活动。由于音乐和其他艺术不同,它不是思想的痕迹,而是意志本身的痕迹,所以,音乐的作用比其他艺术的作用都要大而且深刻。音乐是一门极富感情表达和感情力量的艺术,人们通过有目的地参与音乐教育活动,就能激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感情火花。可见,没有音乐教育的参与,美育的任务是很难完成的,音乐教育只有和美育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而美育也必须和音乐教育相结合,才能全面实现它的教育功能。
美育和音乐教育同属于意识形态,同属上层建筑,它们都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们都以人为服务对象,都承受着教育科学原理的指导,都必须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完成,都需要经过联想、想象、兴趣、意志、情感、记忆等心理过程,都以形象思维为感受的基本前提。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就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得到升华提高,使睿智的审美批评成为发掘艺术作品的意味的典型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便可使他们更好地把握艺术的意义,更充分地意识艺术潜在的意味,学会欣赏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更强,生活更有价值,精神追求得到更大的满足。这样,就可以使青少年学会欣赏艺术和理解艺术,最终将会变成艺术的热爱者。
当我们的学生一旦熟悉和进入那些高质量的艺术品中,而且掌握了欣赏其审美价值的技能,就不会对音乐、艺术无动于衷,觉得它们可有可无了。音乐、艺术是一种能激起很高级的审美经验的人造物,这种经验是一种愉悦的、丰富的和见识深刻的经验。可以设想,当一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欣赏人类迄今创造出来的和思考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这个社会定会出现一种极为祥和、宽容、进取、健康的新气象。
可见,音乐教育与美育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很有可能。这种结合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交缘重叠,而是实质性的功能上的强化。从美育的角度来讲,通过音乐教育这一重要分支的实践使之达到存在价值的全面体现,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通过审美因素的体现和吸收,将是一种寻根求源性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而不至于对待美育教育停留在只追求直接的效果而不求间接的效果;只知技法的传授和学习而不知精神修养,使青少年学会赏识自然和艺术之美,学会应用其美以改进生活的方式,感化其美以陶冶高尚的精神。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按照美的标准,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和衣着仪表,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审美观,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2]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0。
[3]腾守尧。艺术感觉与美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
[4]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5。
走近音乐世界论文范文 篇五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妙的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更是一种会使人陶醉其中的艺术。
谈起音乐,肯定会有人说音乐会。可我不禁为此遗憾。因为我并没有参加过隆重的音乐会,现场听到大师们弹奏的钢琴声和其他的音乐声,而是只在学校中参加过合唱活动。虽然只是小活动,但我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与艺术带给我的乐趣。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在学校进行了合唱展示的活动。
其中有一个班级,演唱的是歌曲《国家》。铿锵有力,声如洪钟的歌声,不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好像佩戴着红领巾,正面对着国旗,面对着曾经战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看着在空中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不禁将手高高举过头顶,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向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士们,向伟大的祖**亲敬礼……此时此刻,我是那样心潮澎湃。
活动结束时,我还久久没回过神来。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嘹亮的歌声,仿佛如今还在我的耳畔旁萦绕。
走近音乐世界论文范文 篇六
[摘要]
随着音乐的飞速发展,音乐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音乐。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音乐,音乐学这一学科又是怎样的。本文就音乐与音乐学这两个名词用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音乐 音乐学
说到“音乐”,可谓众所周知,它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音乐的,因为我们需要它来抒发我们内心世界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但提及“音乐学”,这一名词可能一般人就说不大清楚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音乐学”,音乐与音乐学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就谈谈我个人的浅薄认识。
说“音乐”,我想把“音”与“乐”分开来讲。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通过声波传送到人的耳朵里而产生的一种听觉感受,分为乐音和噪音两种:物体作有规则的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为乐音;物体作无规则的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为噪音。乐是把乐音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包括音高、节奏等)将其排列、组合起来,通过人声或是乐器表现出来,引起听者的共鸣,以达到表达人的思想,传达情感的目的。以前很多书中只把乐音界定在音乐的范畴内,说“音乐都是由乐音组成的”。而事实上在现在的音乐中,尤其是在流行音乐中,为了追求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噪音也被拿来使用,而且效果也不错,只是它的使用频率很低,偶尔应用而已。所以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用以抒发内心感受、表达思想情感、陶冶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是艺术,更是一个学科领域。
那么,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学。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
音乐学可以说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音乐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很广,如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对它的感知过程与人;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和演变;以及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文化的等知识领域的相关内容等。总之,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及学术领域均是音乐学的研究对象,都是音乐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门学科的确立迄今大概有二百多年,是一门年轻的学问。“音乐学”被作为音乐学术研究领域的总称确定下来是在1885年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G、Adler)发表了《音乐学科的领域、方法和目标》一文以后,将隶属音乐学的各种门类划分为两大部门,第一部门为历史音乐学,包括音乐通史与各种专业史;第二部门为系统音乐学,包括可应用于音乐不同领域的法则,如研究和声、节奏、曲调的法则,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音乐教育学与教学法,对音乐民族学及民俗学的比较研究等。另外又列出这两个部门的辅助学科,如历史部门的文献学、传记学、史学、文学史、哑剧及舞蹈史等;体系部门的音响学、生理学、逻辑学等等。它的分类法成为以后德奥系统音乐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综上所述,音乐与音乐学之间就必然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音乐的发展给音乐学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题材;而借助于音乐学的研究,解决了音乐中的问题,音乐才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进步、辉煌,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让人类的心灵世界多姿多彩。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畅游,学好音乐,学好音乐学,为人类音乐的美好未来而献己所能。
【参考文献】
[1]蔡际洲.音乐学[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