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读后感作文1500字 篇一
游戏是当代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游戏力》这本书则深入探讨了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可以培养我们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工具。
在《游戏力》中,作者详细剖析了游戏的本质和游戏对于人类的吸引力。游戏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让我们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来获取成就感。这种虚拟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可以自由地尝试和探索,从而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游戏中的竞争和合作也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除了游戏本身的魅力,作者还介绍了一些游戏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例如,作者提到了游戏中常见的“关卡”概念,即游戏中的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突破自己才能过关。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且不断努力追求进步。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游戏中的“失败即学习”的观念,即在游戏中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策略和思维方式,就能够在下一次尝试中取得更好的结果。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不断成长。
通过阅读《游戏力》,我深刻认识到游戏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可以培养我们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工具。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游戏的力量,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中获取乐趣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游戏的适度和合理性,避免沉迷于游戏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物。只有在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下,游戏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有益的力量。
《游戏力》读后感作文1500字 篇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戏成为年轻人放松和娱乐的一种方式。而《游戏力》这本书则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游戏的价值和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游戏有了新的认识,也看到了游戏在当代社会中的潜力和可能性。
《游戏力》中提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游戏则通过互动和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游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除了教育价值,游戏还有着其他方面的价值。例如,《游戏力》中提到了游戏对于社交的作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真正的社交机会。而游戏则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交平台,让人们可以在游戏中结识朋友、交流想法、共同完成任务。这种虚拟社交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社交的需求,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游戏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协调和交流,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通过阅读《游戏力》,我对游戏有了新的认识。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可以培养我们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工具。我们应该正确地引导和管理游戏,发挥其教育和社交的潜力,让游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有益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游戏的适度和合理性,避免沉迷于游戏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事物。只有在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下,游戏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有益的力量。
《游戏力》读后感作文1500字 篇三
《游戏力》读后感作文1500字
开学那段时间,我利用一些碎片式的时间拜读了《游戏力》这本书。这本书是由美国的劳伦斯科恩博士著写,李岩老师翻译的。应该说,这一次有一半的内容我是第二次阅读,上一次阅读发生在我与女儿紧张的亲子关系期间,所以,朋友为我推荐了这本书。后来,我在学习如何培养孩子情商力的课程中,也看到台湾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在她的亲子情商课中极力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在当时给了我极大的力量,在与作者无声的对话中,我惊叹地发现他是一位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学家,他所说的很多故事似乎都曾经发生在我和我女儿身上,我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与孩子建立联结和进行沟通,所幸孩子还小,我还有很多时间改正自己从前的错误,实践书中的方法。
本书分为15章,前三章讲的是游戏力育儿方式的重要性和意义,讲了成人应该努力加入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建立联结。第4—11章介绍了不同的游戏有着它不同的目的,以及各自不同的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比如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要给孩子玩更多有力量的游戏;比如怎样陪男孩玩角色置换的游戏、疏通男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比如如何陪孩子们有效又有次序地玩打闹游戏,以及如何在游戏中给女孩以勇气,给男孩以关怀。作者还介绍了如何判断一个新的游戏是否是个好游戏的标准,也讲到游戏的关键时间,也就是什么时候应该跟随孩子,什么时候要去主导孩子(在必要时),最后还讲到怎样加入你不喜欢的游戏,但恰恰这个游戏又是孩子很需要的,是亲子关系重建联结的重要方法。接下来的3章,作者讲述了孩子平时压抑的一些情绪情感,如发脾气、愤怒、恐惧、焦虑、哭泣和哼哼唧唧,成人该如何应对,成人该如何翻译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相对于一味地惩罚,更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判断力,给出明确的界限并且尽量事先预防。而当多个孩子发生“手足相争”的情结时,又该如何给每个孩子蓄满空杯。最后,作者介绍了当成人自己身陷孤寂与无力,该怎么样蓄满我们自己的杯子,又怎么样帮助其他的父母,比如建设游戏力互助社团等。
应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亲子教育书籍,对于培养孩子的情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非常有帮助。我的女儿不到七岁,是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但心思敏感同时做事很磨蹭的孩子。每次看到她在上学前和我十分犯困的午睡前不断地磨洋工,在我尝试了无数遍的三令五申都感到无用后,我最后都只能通过“狮吼功”取得短暂成效;每当她不断地重复某一个要求围着我哼哼唧唧,或者因为一件不快乐的事情而持续不断地嚎啕大哭时,我那压抑已久的情绪早已崩溃,家庭画风常常是一个人暴怒,一个人默默地忧伤,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亲子关系也剑拔弩张。
后来,在《游戏力》的启发下,我学习了作者的.很多游戏,并且也和孩子一起发明了很多新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重修我们的亲子关系,重新和女儿建立联结。比如,我发明了“小蚂蚁”的游戏,为了让孩子恢复往日的自信,我变成一只小蚂蚁,边唱歌边追逐她,她可以躲在她所谓的“小房子”里,当然,到处都是她的小房子;她可以随时手插胸前表示防护盾;她可以随时解除防护来“袭击”我。在各种“不平等的条约”下,孩子获得了充分的力量,通过与我有距离的接触,我们的联结又逐渐建立起来,这个游戏现在变成我们每天晚饭后必玩的项目,每次孩子都会玩得很开心,然后将她的杯子蓄满继续迎接生活中的其他挑战。我们还会玩角色置换的游戏。有时她当妈妈,我当女儿,她会模拟自己曾经犯错的场景,然后温柔地告诉我要我下次做好就可以;有时她会故意要我当个发脾气的妈妈,我就会假装生气:快起床!再磨磨蹭蹭我就#¥&*%……她会在哈哈大笑中起来,然后很快地穿好衣服。
我们还约定了“音乐唤醒法”,我用她喜欢的歌曲唤醒她起床,歌曲停下,她就会愉快地起床;孩子还发明了“小人跳跳跳”的游戏,她可以随意跑,随意跳,我只能走着去追逐她,当然,她也可以随时防护盾。还有每次检查作业前,她会扮演老师,还会模拟叮铃铃的铃声(如果是以前,我是断然忍受不了这一分钟的铃声的,因为我总是很赶时间,而事后总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修补我们的亲子关系),但当她快乐地当起老师,她会很愉快地给我讲解他今天学的知识,一切的一切,就自然变得轻松而且愉悦了。
有些话,也许孩子永远也不会和你说,但在游戏中他却在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着自己真实的想法;有些伤害,也许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却不知如何抚平孩子的伤痛,而在游戏中孩子就可以得到力量、得到帮助,缓解他们所遭遇的无力、失望、悲伤甚至是恐惧的情绪。比如,因为在班上看过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我女儿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王二小,却也非常害怕日本人,怕他们晚上会带着枪来抓捕我们。这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心底的恐惧和无助。我和她爸爸商量,
我们两个扮演日本人,她和弟弟当中国人,每次我们傻傻地攻击中国人(即便带着所谓的道具枪),我们都被她和弟弟打得落花流水,我们每次都把自己扮演得又傻又不堪一击,这样玩了几次,到现在都再没听她说过害怕日本人,她说日本人好傻。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陪伴和帮助孩子,我们通常要做的,其实只是让自己暂时也成为一个孩子。比起我之前不下十次苍白的说教:“日本人是不可能带着枪来中国的”,不如陪她玩一场游戏来得有效得多。三岁孩子需要游戏,十三岁孩子一样需要游戏。作为一名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当中,尝试过分组竞赛,尝试过拼图比赛,尝试过在课堂中插入音乐环节,又尝试过美术绘图环节。实践证明,在快乐中学习的效率总是高过情绪平平的课堂,而课后又能与孩子们建立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这也为孩子爱上你的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时代,什么都讲究快节奏,就连孩子的成长,也希望能成为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以为三岁的孩子可以像七岁孩子一样听得懂那么多规矩;以为只要多说教,七岁的孩子就可以像十一二岁孩子一样,听得懂并且做得到,以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说教就让教育变成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忘记了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他应该有的样子,忘记了该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而游戏,就是孩子最好、最真的语言。让我们放低姿态,静下心来,用心陪伴孩子,用心和孩子交流,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