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 篇一
在教育专著书籍中,我选择了一本关于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名为《教育的本质》,作者是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卡文德。本书探讨了教育的定义、目标和方法,对于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约瑟夫·卡文德在书中对教育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能力和潜力。这个定义让我重新思考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在教学中,我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力,并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卡文德在书中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我从中受益匪浅,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并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卡文德在书中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他提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他还强调了学生参与式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这些理念对于我改变了教学方式。我开始采用更多的合作学习和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总的来说,阅读《教育的本质》这本教育专著书籍对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重新思考教育的定义、目标和方法,我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力,并采用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本书是我教育专业成长的重要里程碑,我会继续探索更多优秀的教育专著,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 篇二
我最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书籍,名为《学习的艺术》。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伯吉斯所著,探讨了学习的本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学习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并从中获取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
首先,伯吉斯在书中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思维和行动过程,需要学习者积极参与和思考。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在过去,我往往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现在我尝试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提问。我也开始采用一些积极的学习策略,例如主动参与讨论、写读书笔记和定期复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伯吉斯在书中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提倡学习者应该关注理解和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他还介绍了一些记忆技巧和思维导图的应用,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知识。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个人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我开始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以及利用记忆技巧提高记忆效果。这些方法在我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伯吉斯在书中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负担。他鼓励学习者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为之努力。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我开始积极寻找学习的乐趣,并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给自己一些小的奖励和激励,我能够更加专注和投入地学习。
总的来说,阅读《学习的艺术》这本教育专著书籍对我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和方法,我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学习,并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这本书是我个人成长和学习方法改进的重要参考,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其中的理念和方法。
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 篇三
——阅读《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有感
从教二十余年,已经渐渐习惯了老师的各种工作,上课、备课、改作业,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渐渐的,看书的时间也少了。最近总在想,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走进它们,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想我该看看书,在书中寻
找一下答案了。现在有幸拜读了《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真是获益非浅。
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女士。书中,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记述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在整本书中,李烈校长诠释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爱是教育的核心,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她娓娓道来的爱如同一股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我内心深处。
欣赏她的“快乐生命学说”——容言,容人,容事。不管你是一位成功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要做到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这就是李校长的“快乐生命学说”。在一起工作,生活,就要能容言,容人,容事。不要被别人的“满腹牢骚”所烦恼,积极的面对,思考解决的办法,生活就会一定很快乐。想必,这就是一位成功女性比他人更快乐的原因吧!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生命的厚度。李烈校长因为拥有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厚重;因为付出了爱,而使她的生命显得如此绚丽。
在她诸多的教育理念中,印象最深的是“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也就是说,她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对学生她提出了“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子”、“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为了让老师每天都快乐起来,她先后提出了“快乐加减法”、“角色复位”、“适合学说”、“扬长意识”和“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统一学说”等。她倡导老师要学会调整思考问题的方式、调节心态、调节期望值,让生命在天空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爱”——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间最动人的字眼,人世间最伟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我愿当一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携爱而行,诠释爱的意义,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洒爱的阳光。
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 篇四
——读《中国最佳教育随笔》
读罢这本《随笔》,只感触真是太多:当一名好老师的艰难,新课改的困惑,高考制度的是是非非……可最触人心弦的却是两个字——农民!差距!——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我来自农村,在农村生活了15年到县城读师范,在县城工作了11年又来到省城。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这个农村人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路的经历,我更亲身体会到这其中的差距。
虽在农村长大,但因为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人,我不需要象身边的同龄人那样干农活,而我的父母对学习又抓得紧,所以自小我便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一直很快乐地长大。但初中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忧新;邻村一个女孩与我关系较好,每天放学时我们一路走回,有时下午上学我便顺路喊她一道,可没两次便被我妈妈发现了,妈妈竟严肃地告诫我以后不许等她一道上学,并说:“你看她家杀鸭子,她中午回家饭都搞不到吃。你天天等她,不影响你学习嘛!”我当时很生气,又不敢反驳,细想起来又很讨厌她的家长:记得有一天中午她临上学时才吃碗早晨剩下的凉粥,而她早晨是没吃饭就去上学的,晚上放学回到家又该忙到几点才能吃上晚饭呢?就这样的女孩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就这样的女孩,初三也没上就回家了,哪里谈的上“知识改变命运”?
走上教师岗位,我再一次面对这样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知识层次低,无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曾经年轻气盛的我,常常责问这样的家长:“为什么你不过问过问你孩子的学习?……”面对面带愧色的家长,我的心中涌起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可现在,我要向这些曾受过我指责的家长真诚地道歉,求得他们的原谅,他们是不幸的,可不是“不争”!
常常想这个问题,农民为什么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不重视”?是“不重视
”还是没办法“重视”?是农民“不重视”,还是有谁“忽视”或是“轻视”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有的城市学校宽带接口装到了每张课桌,有的农村学校孩子还得沙地当纸树枝为笔,有的城市学校铺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有的农村学校却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有的城市学校投资动辄百万甚至上亿元,有的农村学校连粉笔也得一根根地数着用。被央视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徐本禹使我们了解到,在他所支教的贵州山区竟然还有这么一条不通公路、没有水、没有点、寄信要走
18公里山路的地方,那里的教育状况差得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试问,我们的农民兄弟该怎样重视他们孩子教育问题?这难道不让人“头涔涔而泪潸潸”吗?
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可以等待,但孩子所学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缩小教育差距,消除教育贫困,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这脚步能否快点!再快点!
如果我能为之做点什么,我愿献出我的全部!!
教育专著书籍读书笔记 篇五
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如今与书为友,享受这种温馨的感受是难得的,读书,收获安静的富足《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集体是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还有许多的人:如,他们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