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读书笔记(优质6篇)

时间:2013-09-01 02:17: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一

《窦娥冤》是明代文学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窦娥被冤枉入狱,经历了不幸的遭遇的故事。这部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思和对正义的追求。

整个故事以窦娥的悲惨命运为主线展开。窦娥本是一个善良贞石的女子,她的丈夫刘备在外经商,常年不归。窦娥的婆婆对她十分刻薄,经常虐待她。窦娥一直忍气吞声,默默忍受着这些苦难。然而,当她的婆婆离世后,窦娥的遭遇却愈发不幸。

窦娥的婆婆去世后,她的公公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而窦娥却被视为多余的存在,被迫做家务和接受各种侮辱。一次,窦娥无意间发现了公公和继母的私情,她决定揭发这一切。然而,她的举报却被公公和继母诬陷为她勾结盗贼的阴谋。无辜的窦娥被关进了监狱,遭受着各种折磨和残酷的刑罚。

在监狱中,窦娥遭受了残忍的酷刑,但她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着自己的清白。她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监狱中的狱卒和其他囚犯,他们纷纷为窦娥伸张正义,最终揭发了她的冤屈。然而,虽然窦娥获得了平反,但她的身心已经遭受了无法修复的伤害,最终在痛苦中去世。

通过《窦娥冤》,关汉卿呈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黑暗面。窦娥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她的遭遇代表了无数受压迫女性的遭遇。她被世俗的道德观束缚,受尽了家族的虐待,最终被冤枉入狱。这种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关汉卿想揭示的社会问题之一。

此外,《窦娥冤》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在故事中,窦娥的公公和继母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他人,制造了一个无辜女子的冤案。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和冷酷,而窦娥的坚持和勇敢则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正义。通过这种对比,关汉卿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揭示。

总的来说,《窦娥冤》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的作品。通过窦娥的悲惨命运,关汉卿描绘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思和对正义的追求。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性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考。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二

《窦娥冤》是明代文学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优秀曲剧作品。故事以窦娥的冤案为线索,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对窦娥的悲惨命运的描绘,作者呈现了一幅令人深思的社会画卷。

窦娥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的遭遇代表了无数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她被婆婆虐待,被公公和继母陷害,最终被冤枉入狱。这种对女性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也是作者想要揭示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窦娥的遭遇,作者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的权益,反思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同时,《窦娥冤》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在故事中,窦娥的公公和继母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他人,制造了一个无辜女子的冤案。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和冷酷。而窦娥的坚持和勇敢则展示了人性的善良和正义。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揭示。他告诫人们要善良正直,不要被利益驱使,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除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性进行思考,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还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整个作品以抒情和对白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情节紧凑而生动。尤其是描写窦娥在监狱中遭受折磨的场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动人的抒情词句,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窦娥的痛苦和不幸命运。这种高超的艺术表达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总的来说,《窦娥冤》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窦娥的悲惨命运,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多面性。作品呼吁社会关注女性权益,反思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作者对人性进行了思考和揭示,呼吁人们保持善良和正直。这部作品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艺术魅力,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思考的佳作。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三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继承于古罗马,在古罗马灭亡后,主要戏剧形式为宗教戏剧,至文艺复兴时期文人戏剧始又复兴,莎士比亚及洛佩·德维·加是其优秀代表。关汉卿生活于十三世纪,对应于欧洲是中世纪,宗教剧时期,可以说是莎士比亚的前辈了。

  一、戏剧结构

  《窦娥冤》是单线结构,以蔡婆婆及窦娥命运为主线,这比起莎士比亚经常采用的多线结构似显单调,但与古希腊大部分戏剧是一致的。不过在古罗马时期,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就创造性的采用了双线并行的结构。

  从戏剧语言形式上来说,《窦娥冤》的人物对白采用的是唱词与念白混合的形式,二者转换自如,尤其在迅速多次转换时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蔡婆婆说亲一段,刑讯窦娥一段,以及斩窦娥一段。古希腊戏剧最初完全是歌队合唱的形式,后来逐渐增加演员,于是歌队合唱的部分分为进唱歌,场间歌,退唱歌,与表演的部分基本是割裂的,但个别戏剧中,如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安排了一段歌队与剧中人物的对唱。而起源于十七世纪佛罗伦萨的歌剧则几乎所有的对白,独白均采用歌唱的方式。

  二、戏剧语言

  与《西厢记》相比而言,《窦娥冤》明显具有俗语化,大众化的特点,百姓听来毫不费力。而《西厢记》则明显是文人戏,措辞遣句典故颇多,显然是面向文人阶层的作品。

  在人物出场时,《窦娥冤》体现出了高度面向观众的特点,如蔡婆婆说“老身蔡婆婆是也”,窦天章说“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这实际上表明了戏剧的结构不是封闭的,在开头部分戏中人是明确了自己在演戏,故而向观众表明自己的身份。而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基本都是封闭的,自成一个体系,剧中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不会与观众的世界发生交集,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现代的电影都是这样的结构。但在古罗马戏剧《阿卡奈人》中有演员与台下观众插科打诨的段子,这时由喜剧自由的表现形式所允许的。

  在楔子部分,我认为关汉卿对端云(窦娥)的描写是不够充分的:面对将自己卖与他人的父亲,端云只是哭了句“爹爹,你直下地撇了我孩儿去也!”,这显然没有充分的表现出窦娥心中的悲苦,对爹爹的依赖,我认为这是女性歧视造成的作者偏见引起的刻画不足。

  在楔子中,端云尚小,而至第一折,端云已然二十,改名窦娥。所以可以看出《窦娥冤》对时间跨度是没有限制的。不论是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莎士比亚都对作品的时间跨度没有限制,但到了西方古典主义时期,三一律的提出便将戏剧的时间限制在一日之内,这既规范了戏剧形式,又限制了戏剧的创作。相比之下,中国的戏剧创作对时间跨度实施中没有约束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蔡婆婆放债给窦天章,窦天章还不起债,她便着人去说要端云做童养媳,窦天章为自家功名无甚推辞便答应了。这样流畅的交易过程实际上反映出当时人口买卖与女性歧视是极为严重的,是社会普遍的风气,以至于二人见怪不怪,颇为自然。台湾当代作家黄春明的《苹果的滋味中》,当阿珠闻知打工的父亲阿发出了车祸,她想到的便是母亲会卖了她做别人的养女,这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台湾贩卖人口的现实与人性的扭曲。

  蔡婆婆初遇张驴儿父子便道出她有个寡媳,二人相依为命。如此管不住自己的嘴,难怪张驴儿父子会起邪心。而到了家中,对媳妇儿说起时,她竟然道“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里有个媳妇儿”,这种嘴脸令人鄙夷。

  在郊外蔡婆婆若不敷衍张驴儿父子,自家性命不保,故而可以理解,可是到了城中她不想法儿去报官,反而将贼人引入家门,真欲将婆媳二人同嫁给张驴儿父子,实在昏聩之至。窦娥劝婆婆本身再嫁不妥,再者年事已高,不可如此行事。从现代的眼光看,再嫁并非不光彩,年事已高也不是问题,但是嫁给张驴儿这种无赖流氓如何使得?如此观之,蔡婆婆仍是个昏聩之辈。

  当蔡婆婆看到窦娥不愿嫁与张驴儿时,她竟然先邀父子二人住下,说要慢慢劝化儿媳,这等引狼入室,不顾声名,构陷儿媳之举如何做得出啊!蔡婆婆实在该死。可惜我窦娥竟为你这等人送了命!

  在蔡婆婆病中,蔡婆婆与张驴儿父亲推让肚儿汤一段卿卿我我,犹如恋人,二人六十以上,关系又不正当,实在不堪。关汉卿借此细节将二人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谓好手笔。

  窦娥从七岁卖给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十七岁结婚,二十岁守寡。闻得婆婆欲再嫁,她是从封建伦理观念以及年纪的角度去劝婆婆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

 

 当张驴儿涎皮赖脸,说些挑拨性的话语时,窦娥先是不理,既而见张驴儿拉拉扯扯,便推跌张驴儿而去,可见窦娥一身正气,洁身自好。

  当张驴儿误毒死父亲,欲嫁祸窦娥,威逼窦娥成亲时,窦娥说的不愿想从的原因是“我一马难将两鞍鞴”,即窦娥只是不愿意背上再嫁的名声。这实际上又体现出了时代的局限性。

  窦娥抱着官府会为自己伸冤的想法,选择了“官了”。到了官府,张驴儿拿住蔡婆婆留住他父子二人的事实,声称蔡婆婆是他后母,窦娥药死了他爹。窦娥说张驴儿父亲并非婆婆的接脚,又辩解一番。太守听了,考虑到张家父子住在蔡婆婆家的事实,便认为窦娥所言不实,令人严刑拷打。窦娥铮铮铁骨,血肉横飞,也不愿屈打成招。可是当听到太守要打婆婆,窦娥便屈认“药死了公公”。窦娥为了婆婆免受皮手之苦,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这种孝顺令人动容,(岂有看着婆婆活活被打死的道理呢?哪怕是个不明事理,昏聩不堪的婆婆),这种铁骨令人敬佩,这种牺牲令人扼腕。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窦娥的悲剧?有婆婆的昏聩,有张驴儿的歹毒,也有太守的轻信与草率,还有不求实证,只管严刑拷打的破案手段。我认为太守相信张驴儿而不信窦娥,不仅是因为蔡婆婆的不检点(留住张氏父子),更是因为太守出于性别歧视,对窦娥犯罪的先验逻辑。放在更普遍的背景下看,太守出场时说“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是关汉卿对当时吏治的极大讽刺,中国又有句古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是对政府机构的真实揭露。

  窦娥上法场前,在“滚绣球”一曲中,她把自己的悲剧归因为天地不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实际上是窦娥对自身悲剧的认识过于浅薄与迷信之处,她没有看到真正的悲剧来源,只是推给了天地不仁,“没时没运”。到了此时,窦娥仍心中挂念着婆婆,请刽子手带她从后街走,防止遇见了婆婆,让婆婆伤心欲绝,这种体贴实在令人动容。而此处细节描写与前面喝汤时推让的细节都表明了关汉卿对细节炉火纯青,恰到好处的运用。

  张驴儿是个极端歹毒,情感泯灭的禽兽。在郊外吓走赛卢医后,闻得蔡婆婆与寡媳相依为命他便马上想到与父亲霸占婆媳二人,蔡婆婆稍有不肯,他便说复要勒死蔡婆婆,实在歹毒之至。

  到了蔡婆婆家,张驴儿种种言语实在不堪,甚而涎皮赖脸,直欲动手动脚。当看到窦娥刚正不从,他便欲毒死蔡婆婆,迫使窦娥为妻。他如此行事,却也不管药死了父亲的“浑家”(妻子),可见极端自私自利。

  当看到毒药毒死了父亲,张驴儿毫无悲伤之态,只想着威逼窦娥为妻,可见是个泯灭人性,连父子之情也不顾,只知追求欲望的混帐。此时说的话亦是非常不堪“(对蔡婆婆)你教窦娥随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当看到窦娥执意不从,他便揪住窦娥去见官,逼死了窦娥方才罢休。这种得不到,便要毁灭的疯狂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四、收尾

  《窦娥冤》全剧在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后达到高潮,其艺术构思本身具有奇幻色彩,寄托着苍天有眼,为民伸冤的愿望,但这本身又是对悲剧本质的认识不够,是以迷信逃避现实的反应。这实际上反映了关汉卿缺乏战斗性,起初把正义的伸张寄托在“天”的身上,继而又最终让封建官僚窦天章为窦娥平冤昭雪,这是对官僚体制无能本质认识的欠缺与妥协。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从艺术效果上来说,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极具感染力的,“耍孩儿”“一煞”“二煞”“煞尾”四首曲子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我认为“血溅白练”的誓愿当是关汉卿的创造,“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各有出处。“六月飞霜”这一艺术构思在西方文学中亦可找到对应,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对天感人怨的共同寄托:在法国中世纪史诗《罗兰之歌》中在罗兰将死时出现了这样一段描写“雷声隆隆,大风相继,雨雪交加,非常猛厉,到处不断落下霹雳,大地都在动摇……没有一所房子不震裂了墙,中午时分黑暗突降,除了云开的时候丝毫见不到天光”。诗人以天气大变寄托了对英雄之死的哀悼与惋惜以及崇高的敬意。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四

  窦娥冤,这个典故我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了,然而,它就像其他任何一个故事一样轻轻划过我的心海。不过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子,因被恶人冤枉,最终在乱世中烟花一般的香消玉殒。我甚至连她是怎么被冤枉的都不曾得知,唯一能让我铭记于心久久的,是那神话般的誓言,若伊人是含冤而死,则六月伏天飞雪,尸埋三尺深雪,上天有眼,果真破了大自然的规律,六月飞雪,带着女子的幽怨,清清凉凉,企图唤醒人们沉沦的心。

  终于认认真真地看过一遍,心里却是百感交集。诚然,结局邪不压正,是皆大欢喜。可是,窦娥凄惨的挣扎给我带来的冲击却挥之不去。想必是关汉卿那对人物语言淋漓尽致的描写,才使我无限的沉醉在其中。

  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久盛不衰的戏曲,舞台表演是它的灵魂,只有真真切切的表演,才能活生生地让我们感受到窦娥内心的绝望。干巴巴的阅读,只能看到一个个你来我往的对话,我反复琢磨了很久,窦娥,这是个不卑不亢的女子。是的,不卑不亢,是我们公认的,对这个女子的定位。她拒绝张驴儿无理的要求时深明大义,临死前带着无尽哀怨却坚决地誓言。

  这部戏曲的语言是赤裸裸的对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含蓄的诗句,可是,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不就是从他平时的谈吐中观察出来的么?当蔡婆婆向窦娥说起张家父子强行娶亲的事情时,窦娥拒绝;婆婆不明事理地认为这是在报答救命恩情“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窦娥道“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戋刂)的便巧画蛾眉成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前者的语气似要妥协,却更是烦躁不安。从“事到如今”和“顾不得”这两个词更能告诉读者,蔡婆婆的决定是错误的。没有思考,没有挣扎,没有反抗。蔡婆婆这个人物不坏,而且还颠覆了在我心目中传统的债主形象。窦娥七岁时,她的父亲窦秀才欠蔡婆婆四十两银子,去拜访蔡婆婆时,蔡婆婆道“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首先是称呼,“秀才”算是对窦寇章最高最高的尊称了。在其他文学作品里,债主对穷酸的欠债人都是很不客气的,例如范进中举里,屠夫管他的秀才女婿叫“现世宝”,“癞蛤蟆”,这又亲属关系的都这样,蔡婆婆与窦秀才无亲缘关系,能做到这样的确说明蔡婆婆是个心善的人。后面蔡婆婆还能把窦秀才请到家里去,心平气和地和他谈话,着实是一位吃斋饭,信佛教,面目慈蔼的老人形象。想来将窦娥交给这样的人,是很放心的。

  可惜,人无完人,不光是好人蔡婆婆,天底下所有善良的人把持不住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不分好坏。这一点窦娥和她形成鲜明对比,从语言气势上就看得出,窦娥面对糊涂的婆婆,倒也不急躁,摆道理,讲事实,思维逻辑有理有序,体现了窦娥大女子的风范。将她与有名智者小比一下,可惜了生错地方,不然定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才女。而且,窦娥说话还是很有技巧的,说到最后不忘加上“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来刺激婆婆,她知道婆婆是个守妇道的人,一定会犹豫不决,这样便有了转机。窦娥的语言还有一处给我印象较深,窦娥即将被斩时,对监斩官发出的誓言“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这三个句子,都是肯定句,使人联想到窦娥一身素白,乌丝随风飞扬,漆黑的眸子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从她柔软的唇中却逸出如此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此挑战极限的看似大逆不道的话语。很佩服关汉卿,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这三个扣人心弦的咒语,不仅紧紧缠绕住了楚州的命运,更使我的心中产生了无与比拟的震撼。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这两个现象与第三个相比,不知要仁慈多少。当时读到第三个咒语时我终于知道,知道窦娥心中的痛和怨恨了。和前两个稍有不同,第三个咒语,没有若是,而是委实。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窦娥是认真的,她,已经什么都无所谓了。楚州大旱三年,多么残酷!但是,我窦娥就是要让你们记住,记住这三年大旱的来历,说得不道德些,我承受的痛苦,你们也要一起陪我尝尝!我承认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或许有些偏离了,但为什么不允许一个善良的人,无辜的人,宣泄他的忿恨呢?难道善良,所以要忍耐,要无声无息的死去,不明不白的死去么?关汉卿用语言构造的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能使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大概在于窦娥符合我们心中,一个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应具有的所有品质。有自己的原则,所以干脆的拒绝;不愿亲人受难,所以无奈的“认罪”;不甘心尸首两异的结局,所以许下绝望的誓言。

  关汉卿在人物语言的细节上很下功夫,一个个细节联合起来,便如同满天璀璨的星星一起闪耀,那光芒一定超过月亮,太阳。正如以上所举的例子,一个小词,就能够看出那人当时的心境;许多个小词,那么就可以总结出一个人的性格。窦娥从另一方面讲,有些任性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让百姓受苦呢?可是,关汉卿在这篇文章所要体现的,就是窦娥的任性。这部戏曲能够体现的中心思想很多,但我觉得最最有价值的,是人饿了要自己找食吃,疼了要让别人知道,受了委屈,就要说出来。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和损坏时,一定要严肃对待。我在美国时,深刻体会了美国人民热爱自身利益的情怀,也能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会如此强大。不懂得保护自己,像蔡婆婆那样的人,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学会行使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像窦娥一样,才能组成一个和谐守法度的社会。不是有句话说么,想要别人爱上自己,一定要先自己爱自己。

  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子,娇柔的身躯包裹在雪白的绸丝中,姣好的面庞上有一双温柔的丹凤眼。被微风亲吻的三千青丝流淌过女子凌厉的目光,飘向远方,远方。唇边挂有倔强的微笑。永远不知道屈服和妥协,梦中总会有属于她的贞洁之花用真理的雨露浇灌。只愿这虚幻的背影永不消散,成为我朦胧中翘首盼望的归宿。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五

  窦娥家境贫寒,母亲又去世得早,所以窦娥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关心,不久父亲为了进京赶考,只好把窦娥给别人做了童养媳。长大后她遭受奸人陷害,被处死刑。窦娥咬着牙,眼含泪水痛咒道:“我死后血溅一丈二尺白布,三尺大雪盖我尸体,楚州大旱三年!“果然这一切在窦娥死后都得到了验证。这真是千古奇冤啊!其实做人就要象窦娥一样敢怒敢言,光明磊落。

  如今我们的时代改变了,当官的处处为老百姓作想,对老百姓们更关心、更体贴了,同时,在新社会、新国家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民办实事的官也越来越多,我相信像窦娥那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清官,为国家出一份力,多造福于人民。读了《窦娥冤》之后更让我懂得了清官的重要性。以后我的理想如果实现了,我一定像林则徐、宋庆龄、孔繁森……看齐。

  透过窗户我仿佛看见窦娥在向我微笑,勉励我前进,将来造福于民。

《窦娥冤》读书笔记 篇六

  窦娥是一个善良女子──具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人物所要求的那种善良性格。她有封建社会下层少女可能遭遇的命运:做童养媳。我们一开始就看见她和父亲生别──也就是永别。父亲哭道:“儿呵,我这一去了呵,几时再得相见也?”直逼第四出。我们在对话中,还知道这个用来抵债的小女孩三岁就死了母亲。剧作者不给这不懂事的七岁小女孩语言,她不开口,更收可哀的效果。只在父亲辞出时,她才哭闹,也就够了。这里不需要成年演员扮演,那样一来,意味就不真纯了。

  这是基础。情形已经够惨了。紧跟着是十年后,我们再见她时,不是新婚后的少妇,而是开始由成年演员扮演的年轻寡妇。原来她已经和丈夫死离了,──死离太惨,不宜明写。而且不足以成为悲剧。剧作者也不写那悠长的十年的童养媳生活。不重要吗?形式有限制,他放弃可能在生活上比较幸福的十年。她和未婚夫很可能就有青梅竹马的感情。蔡婆婆也不算坏人。这说明她为丈夫守节,不一定完全由于封建观点,还可能由于有较深的感情。这样一想,你会帮自己在开始就建立一种真纯的悲剧感情:这女孩子实在命运多舛。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这些苦难经历,由于女主人公只是消极承受,不能形成震撼人心的悲剧作用。但是有过这一连串的苦难经历,我们明白,她的性格将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性格。我们将发现她对命运之神永不低头。她可能迷信,还可能头脑封建:这是封建社会一般的妇女的精神生活。她的性格中真正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部分,却是刚直。她认为对的时候,一定说到做到。她劝说婆婆。她大骂张驴儿。她说话不会拐弯儿,做事不会拐弯儿。她是那种坚强的性格。这是性格的一面。剧作者鞭辟入里,写她的烈性,又写她的孝心。她怕婆婆受刑,招成死罪;怕婆婆看见她赴法场就刑,哀求刽子手绕道后街。直到做了鬼,她还一再要父亲照管孤苦无依的婆婆。

  忠厚还表现在她不知道怎样对付那一对地痞父子。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对老实的婆媳的尴尬处境。悲剧为她们结束了这种可耻的生活。张驴儿的父亲错吃羊肚汤,毒发身死。嫁张驴儿?还是上公堂?她相信自己清白。她对统治机构存着幻想。她以为封建社会和它的统治机构是上天为她这种苦命人设立并服务的。

  说明剧作者的反抗思想的,就是这里并不出现什么传奇。他把一个信任官府的善良少妇如实写成官府把她活活儿屈死。不信任统治机构的反叛者,被统治机构处死,有动人心处,但决不如信任者被处死的控诉力量那样“感天动地”。

  从三大愿起,关汉卿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它的可能性包含在他赋予少妇的斗争到底的灵魂中。没有人为她昭雪,她为自己昭雪。她为自己昭雪,岂不加强人间暗无天日的暗示?

  最后父亲以廉访使的身份为女儿昭雪,岂不加强人间暗无天日的暗示?

  换一个清官为窦娥雪冤又怎么样?可以。但是悲剧意味淡薄了。十三年前说“几时再得相见也”的父亲,富贵荣华及身,多年寻访女儿不见,而今只有梦中相会,她不仅是死鬼,而且还是屈死鬼。他迈进统治机构,发现它屈杀了他的独养女,怎么能不失声痛哭:“白头亲苦痛哀哉,屈杀了青春幼女孩儿也!”清官没有这种凄厉的哭声。他雪冤,然而他救不活他屈死的女儿的性命。观众面对着伤心的老人,又流下了眼泪。

  《窦娥冤》的悲剧性,单纯有力,像钉子一样,越敲越深,又像阶梯一样,越升越高。

《窦娥冤》读书笔记(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