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制度(优质6篇)

时间:2019-03-06 06:26: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校本教研制度 篇一

校本教研制度的意义与实施

校本教研制度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一套教研活动规范和流程。这一制度的意义重大,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校本教研制度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首先,校本教研制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规范的教研活动,教师们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们可以利用校本教研制度提供的资源和平台,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其次,校本教研制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交流,可以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校本教研制度还可以帮助学校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全面的评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校本教研制度有助于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教研活动可以帮助学校发现问题和挑战,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策略,提升学校整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校本教研制度还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吸引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为了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教研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平台,为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研评估机制,对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研的方向和策略。

总之,校本教研制度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通过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能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校本教研制度 篇二

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策略和困难

校本教研制度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本文将对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策略和困难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实施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首先,学校应该明确教研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教研的内容和方式,为教师们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其次,学校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研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的责任和权力,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学校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平台,为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最后,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然而,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由于学校的规模和条件的不同,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难度也会有所差异。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可能缺乏必要的教研资源和平台,导致教研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此外,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差异化的情况,有的教师可能对教研活动缺乏兴趣或者缺乏相应的能力。这些都给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共享教研资源和平台,互相支持和帮助。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

总之,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学校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制度,学校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校本教研制度 篇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主任、学年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二、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六、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管理教学的副校长及校级领导带头人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定期学习理论。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③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

  ④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汇报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设组长2人。教研组长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题”,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心得体会。

  ⑥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⑤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七、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报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校本教研制度 篇四

  一、校本教研活动以建构广义思想为指导,在活动中注重发挥各位教师的主动性,改变原来教研活动“讲—听—记”的简单模式,采用各种创新型的活动,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校本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为争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三、校本教研活动要与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确定“每个教师都是研究者,每节课都是教师研究的对象”的思想。

  四、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导处制定详细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并坚决按计划实施,每次活动的相关资料要精心保留,以备存档。

  五、学校按申报课题内容成立教研组,每组由课题申请人为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开展本课题的教研活动。

  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研究课,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经常进行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案例分析,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协助老师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新课标。

  七、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新老教师的一次观摩课,做到课前说课,课堂听课,课后评课,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在教研组内交流,任课教师要及时写课后所思,每学期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争取获区级以上奖励。

  八、每单元组织质量分析,对命题质量标准与学生答卷情况进行分析,为改进教法提供可靠依据。

校本教研制度 篇五

  1、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积极,资料积累充足,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的科任教师,予以表扬,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承担课题的骨干人员,就本组课题研究方面,每学期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学期奖励40元。每学年按时结题,并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市级课题结题奖励200元,县级结题奖励100元,课题组负责人市级奖励200元,县级奖励100元。同时结合其教学成绩可推荐这镇级骨干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或县级骨干教师的优秀人选。

  3、教研组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明显,按照教研组考核实施办法,可评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长评为优秀教研组长,按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4、凡今后在评优树模等方面,课题研究没有成果或没有论文将降低一个档次入选。

  5、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笔记资料等不齐全,达不到教研常规要求的,不评选,不评先进,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本制度自20xx年2月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向教导处和校长反映。

校本教研制度 篇六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的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精神,遵循县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度。

  1、常规教研活动

  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⑵ 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⑶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达到资源共享。

  ⑷做好学科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⑸听课要求:每学期任课教师至少听课30节,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具体要求:班主任教师

  ①班主任听本班专科教师的课,保证一周一节。

  ②同年级教师的课一周至少听一节。

  ③教研活动课要创造条件去听。

  ④集体备课指导下的课要尽量去听,为自己创造互相学习、自主提高的机会。

  专科教师:

  ①同一个学科的课每周至少听两节。

  ②学生都喜欢的专科教师的课,也要去听。

  ③你所任课班级其他教师的课,也要每周至少听一节。

  ④教研活动课一定要创造条件去听。

  ⑹集体备课要求:每周四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认真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集体备课后同一个备课组教师必须参与本组教师的跟进课的听课及评课活动。

  ⑺每月开展两次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

  2、月教研活动

  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要严格按照每次教研活动的要求参与每月的教研活动。

  3、代培工作

  每个教师对子每月必须进行两次代培活动,代培时要与教导处打招呼。代培后,听课要有教案记录或说课材料,交流要有交流材料。

  4、骨干教师作用发挥

  ⑴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期初进行骨干教师学习汇报。

  ⑵充分提供练功和展示的机会,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教研活动,促其尽快成熟。

校本教研制度(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