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实用6篇】

时间:2013-02-05 08:27: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非常具有深度和内涵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深入探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被其中所展现的中国古代典籍的智慧和博大精深所折服。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对不同典籍的介绍,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典籍,包括《论语》、《道德经》、《周易》等,每本典籍都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流派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典籍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考方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其次,这部纪录片还通过对典籍的研究和解读,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典籍不仅仅是一些文字的堆砌,它们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种种变迁和思想的发展。通过对典籍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并从中找到一些对当代社会有启示和借鉴的地方。

最后,这部纪录片通过对典籍背后的故事的讲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智慧。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对典籍的研究和创作,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和境界,也更加敬佩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总的来说,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典籍的解读和讲述,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的发展和文人的智慧。我相信,只有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和文化的底蕴。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二

《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对典籍的深入解读和探索,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唤起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

首先,这部纪录片通过对典籍的解读,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对典籍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基和精髓,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其次,这部纪录片通过对典籍中的故事和人物的讲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典籍里的故事和人物丰富多样,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众多面貌和人民的智慧。通过观看这些故事和人物的讲述,我不仅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意识到了典籍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典籍不仅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通过对典籍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汲取古代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储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社会和世界。

总的来说,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中国古代典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典籍的解读和讲述,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独特魅力以及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我相信,只有继续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典籍,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三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四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五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六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