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推荐4篇)

时间:2019-05-04 05:17: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 篇一

《活着》读书笔记和感悟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悲哀。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珍贵。福贵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然坚持活着。他经历了家庭的破碎、饥饿的折磨、生活的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执着和希望。他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活着的意义,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相信人生还有一线希望。通过福贵的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

其次,这本书让我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在福贵的一生中,他遭受了家庭的背叛、社会的压迫和人性的冷漠。他的儿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背叛了他,社会的阶级差距使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人性的丑陋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刻失去了帮助和同情。这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脆弱。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利益的社会中,经济利益常常让人失去了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这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让社会更加公平和温暖。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福贵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苦难和痛苦,但他依然在生活中寻找着快乐和幸福。他在种地、喂猪、养鸡的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用简单的方式感受生活的美好。这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物质的财富和地位,而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我们应该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总之,通过阅读《活着》,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思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我希望通过对这些思考和感悟的积累,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活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 篇二

《论语》读书笔记和感悟

《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品质,讲究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通过读《论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才华、有担当的人才。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仁者爱人,关心他人的利益。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究亲、友、师、徒的相互关系。通过读《论语》,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利益,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的和睦是治理国家和平天下的基础。通过读《论语》,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为一个学生,我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到了修身齐家,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通过阅读《论语》,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思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对这些思考和感悟的积累,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有道德、有才华、有担当的人。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 篇三

  看了这本书,第一个感受是纠正了我对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认识。具体地讲,以前关于教学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自己是知道一点的,但是看书之后发现,有些理论不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样,以前的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比如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好多次用到这个心理学原理。在看杂志上的文章之时,偶尔也能看到作者引用这个心理学原理。然而,殊不知,艾宾浩斯是利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来得出这个遗忘规律的。后来的研究证明,如果学习材料是有意义的概念和原理,一旦学生理解之后,就很难遗忘。这个时候,显然不能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描绘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与遗忘。这段论述对我的冲击是很大的。站在“心理学”面前,我感觉自己真得太渺小了。同时,这段论述也让我联想到了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多多增加有意义的学习。对此,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例如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可知学习有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之分。在言语信息的一个亚类——符号学习中,因为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故学习者可以在无意义材料中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使机械学习易于记忆。这种改进记忆的方法被称为记忆术。那么我们可否作这样的推论,对于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材料,如果记忆者采取记忆术来记忆,那么其遗忘规律就不在是“先快后慢”了。

  再如,当前在讨论教学问题时,经常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尊重学生,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等等。这些当然是对的,但显然是不具体的。当今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教学时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教学责任。在“规则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一

节中更是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完全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则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这样的观点让我联想到,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的发起者是教师,同时教师也是确保这个“过程”得以顺利通畅的关键因素。

  类似地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说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一直以为这种教学论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事实是这些教学论就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兴起。还有,如看了“学习心理”部分就会发现,机械学习在学习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强化刺激这些手段具有正统的心理学意义。

  看了这本书,第二个感受是让我看清了我们平时一些看似“不太好”的做法,其实具有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具体地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方法被“素质教育”或者“新课程”套着一些“帽子”,殊不知,在这些“帽子”下面,隐藏着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比如桑代克根据迷箱实验,提出可以把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这三个定律反应了学习动机、练习、强化和反馈在这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程,其中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动机和强化。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与当今建构主义心理学具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据此我不得不联想到 朱国荣老师在杭州的那堂《长方形面积》:课中,在学生已经发现“长乘宽”就是“每行几个乘几行”之后,朱老师安排了一系列的关于“每行几个,有几行”的强化练习。当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有点死板,或者说给予学生再次去体悟的成分少了一点,感觉“不太好”。但从今天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过程,才发现那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看了这本书,第三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对教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理解。具体地说,以前只知道该这么做,但为什么这么做,有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是不知道了,而在看书之后,我找到了教学与心理学的联接。

  比如张兴华老师在《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一文中提到:南京师大涂荣豹教授在其著作《数学教学认识论》中鲜明地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郑毓信教授也曾经说:“建构主义似乎并不能看成一个全新的主张。”张老师据此提出:实现建构的途径无非是传统心理学中“同化和顺应”的缘故,意义建构的过程无非是同化和顺应。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当时看到这里时心中打了个问号。这一次,算是对此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比如书中这样说:“学习的同化论或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同化(或建构)新知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同化和建构是同一件事情。因此,说“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同化和顺应’”是完全正确的。换句话说,传统心理学虽然只是研究动物和低级思维,例如机械记忆或反应之类的,但其原理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是通用的。

  再如,我们来思考“用圆规画圆”属于什么学习?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动作技能。而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来看,“用圆规画圆”是智慧技能。既然是智慧技能,那么在教学时就得按照智慧技能的教学策略展开,而不是去思考“动作”的问题。

  看了这本书,第四个感受是增加了我做好教学研究的信心。具体地说,以前总认为教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是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才能有实力去完成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我也可以去尝试。

  比如,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显著相关。

  再如,调查显示,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成为专家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专家教师,就必须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我们都身在教学一线,正在进行着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都有成为教学专家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 篇四

  阅读了郑金洲博士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定势,他认为个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据此,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

  对比自己以前一提起研究,就觉得无所适从,因为总认为这是专家的事情,自己上好课么就行了。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写过就算完事,而没有从根本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一批批的毕业,但问题、我一切依旧。现在我明白,应该是问题出现了,把它作为起点,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鼓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围绕这一目标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那样才会进步。而成果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多种,并不需要长篇的学术论文,“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其实都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育日志”这种研究方式中还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三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展现的话,我想我不会再为写长篇大论而感到头疼,更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我更多地反思,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然而要使自己不断成长,我清醒的认识到并非写一些教育日志、教育反思、教学案例就认为自己在真正研究了,我觉得更关键的是要让自己学会反思,提炼出有效的方法,再进行实践。学会思考,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参与,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学会质疑,在教学实践中找出自己的困惑。

  研究中要找问题。选择一个我们在教育学生当中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如:低年级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

  教师不能仅仅用知识,更要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精神去工作,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对问题的选择要小、实、活。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课题的内涵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只有不断为之努力,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类读书笔记和感悟(推荐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