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经典3篇】

时间:2018-03-06 09:43: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精准扶贫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 篇一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之一,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深入贫困地区工作多年,从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与体会,希望能为其他扶贫干部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要正确认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意识到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事关重大,不能掉以轻心。只有真正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才能付诸实践并取得实效。

其次,要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对贫困地区的情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只有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因此,我们要通过实地调研、与当地群众的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资源禀赋、就业情况等,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要注重政策落地的实施。制定了精准扶贫政策后,要及时将其落实到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对政策的宣传,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了解政策,知道如何利用政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第四,要注重产业的发展。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因此,我们要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提高生产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第五,要注重教育的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要注重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职业教育,培养贫困地区的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政策的落实,以产业和教育的发展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推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 篇二

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贫困地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贫困地区的面貌一定会发生改变。同时,我们也要具备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持之以恒地推动工作的进展。

其次,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存在着种类繁多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只有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实效。

第三,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注重群众参与和自治。群众是贫困地区发展的主体,只有让群众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同时,还要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积极发展自己的产业,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

第四,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加强协作和合作。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层级的合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同时,还要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共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最后,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更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综合效益,通过产业发展、教育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确保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注重群众参与和自治,加强协作和合作,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推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 篇三

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在还没有走进河北之前,如果要问我对河北有什么印象?作为吃货,也只能说出驴肉火烧、李连贵熏肉大饼、藁城宫面、柴沟堡熏肉这样在还没有走进河北之前,如果要问我对河北有什么印象?作为吃货,也只能说出驴肉火烧、李连贵熏肉大饼、藁城宫面、柴沟堡熏肉这样的代名词。然而,这座城市,可没有那么简单。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去基层考察,就冒着严寒前往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阜平县。在阜平县,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贫困群众真实富起来,他在群众家里脱鞋上炕盘腿而坐,在困难群众家里吃窝头,在风雪地里与群众手挽手行走,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影响这座城市的,还有习近平总书记那句励志语录: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借着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北省扶贫办承办的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 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的机会,作为网络媒体的我们有幸于4月25日至29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路,感受河北精准扶贫的力量。五天四夜的行程,从河北阜平县到易县,再到唐山,一幕幕似乎还在脑海中不断地回放。生活好起来了,村民笑得很灿烂 沿着山路一直行走,沿村中水泥路而上,一处精致的小院映入眼帘,金色的牌子注明着小学的名字:骆驼湾小学。和现代化城市的学校相似,这个小学里有滑梯、乒乓球桌、篮球架等设施,里面还挂有骆驼湾幸福院、骆驼湾小学、电子商务服务店、精准扶贫工作室等门牌。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村庄是有着老旧危房,没有路灯的穷村庄。然而现在,当我们走进村民的家时,看到其中一户村民的门楼已是木门灰瓦,门楼下也安装上了节能灯,石块和黄泥新砌的院墙上留有三个小窗,房间也是安装了门窗配透明玻璃,可现代化了,村民唐荣斌笑得合不拢嘴。类似这样现代化的房子在河北各个县中并不少见。可见脱贫不易,找准路子很重要。

  去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提出要精准扶贫。以阜平县为例,骆驼湾村通过精准扶贫,找准定位,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成百亩苹果种植基地,养殖牛、羊、鸡、猪等家畜家禽,大力发展互联网+特产网络销售平台等服务业,主营农副特产。2015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3000元,有48户共131人脱贫。而顾家台村,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2013年底顾家台村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并紧紧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食用菌种植、药材种植、手工业经济及其他特色增收产业,加快发展农家院经济,打造特色旅游乡村。很快,顾家台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1045元增长至2014年人均纯收入3140元。而对于有着贫困大县称号的易县来说,产业扶贫+合作社模式是其一大亮点。在采访中,当已脱贫的村民谈起现在的生活时,他们都笑得很灿烂。

  以前我只能靠种玉米来赚一点小钱,但是现在我将土地流转出去,还在合作社打工,三年后就能拿分红了!今年71岁的台底村村民陈殿英说这话时,老人家的眼神一直明亮着,嘴里眼里尽是遮盖不住的笑意。点赞!河北扶贫干部们为了脱贫这样干扶贫先扶志,在河北这样的地方,显得格外重要。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针对的不仅仅是困难群众,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在采访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已脱贫的村民,还有那些为了帮助村民脱贫的扶贫干部们,他们也是蛮拼的。在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陈国看来,发展传统农业最多可以脱贫,但想要真正致富,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要引进新产业、发展服务业。然而要扭转村民们的观念却并不容易。陈国就为此曾数次组织村民到外头去考察,组织他们去河南、山西、湖北等地进行实地体验。让大家伙看看人家是怎么发展旅游的。

  一次不行就两次,在切身体验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直到大家觉得,我们的房子按照这样的规划建下去,生活会好起来。陈国坚定地说。无独有偶,和陈国一样为了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而费尽心思的还有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曹建平。为了动员青年返乡创业,曹建平甚至多次跑到北京做思想工作,如果能回来,返乡创业的政策非常好,而且村里需要他们在外面掌握的见识和经验。动员了数月,至今已回来了5名青年。然而他们仅仅只是河北省驻村干部的一个小小缩影。据了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北省委决定,从2016年起,连续用5年时间,在省市县三级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

  采访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河北精准扶贫仍在继续。河北省目前共有扶贫开发重点县62个,贫困人口310万,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对河北来说,扶贫攻坚似乎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为此,河北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性任务来狠抓。相信这场脱贫攻坚战,河北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写在手记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 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活动历时5天,行程1200公里,媒体们走过两市三县十村。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能够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看河北如何精准扶贫,收益颇多,受益匪浅。但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感谢各位同事在此次采访活动中对我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从河北回来以后,南方网总裁欧阳农跃、总编辑胡键、副总编辑张纯靑以及部门领导对此次走转改活动成绩表示肯定,感谢南方网为员工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此次采访活动中,自己采写的原创稿件被央视网、央广网、第一财经等多家重点知名网站转载,也非常感谢主办方中央网信办对南方网的肯定。写这篇记者手记文笔不佳,望各位读者见谅。在这次的采访活动中,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篇二: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通山地处鄂赣交界,是有名的山区库区老区县,素有“八山一水分半田”之说。连日来,记者走村入户,实地探访精准扶贫的农户、对象和家庭,感受激情澎湃的扶贫攻坚壮歌。

  安置点上,孤老生活好起来

  闯王镇汪家畈村扶贫公寓,这是一处中心村安置点,去年10月建成。

  指着没来得及铺平的石子地面,镇长李雪梅告诉记者,这里还要新起两排房子,用于安置孤寡老人和五保户。

  首批居民之一汪会东,今年64岁,30多年前从江西来此落户。他的女儿家在临近的乡镇,也属于贫困户,无力供养他。他原来的房子垮掉了。春节前夕,他搬进了这处新居。

  走进他家,地面干净,房间和客厅摆放虽简单但物件还算齐全,室内有厕所、厨房。“生活很方便,也很安逸!”汪会东告诉记者,目前有低保收入2460元、老人保险、一亩多土地的流转金、粮食补贴等收入,加起来有4130元。他还养了一条狗和20多只鸡,种了一片菜园。

  村里有老两口不愿搬家,政府就出钱将旧房加固翻新、装修……

  李雪梅介绍,像汪会东这样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由村组织集中建设周转房,产权归集体,他们享有居住权,该镇在刘家岭和汪家畈村规划建设20套单间周转房,配套有操场、健身器材、厨房和厕所,让这些老人有了安居之所。

  通山县扶贫办主任柯振华说,全县易地搬迁贫困户5053户15241人,今年打算完成搬迁2022户6401人,剩余人、户明年完成易地搬迁。全县规划集中安置点225个,根据群众意愿,分进镇、进中心村和就近三种形式实现安置。

  残疾小伙,网商生意做起来

  扶贫如何覆盖年轻群体?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通山为贫困户“触网”布局设点,实施“电商扶贫”。

  九宫山镇富有村陈志昂,31岁,因双腿残疾,失去正常劳动能力,上过初中的他参加县里的电商培训,开了家卖儿童衣物的农村淘宝店,同时利用网络为附近村民代购商品,为外地客商代购本地农特产品,月收入达到6000多元。

  “有了物流快递入村,我的网店生意才能做起来!”陈志昂一边敲打键盘,回答客户咨询,一边和记者聊着“电商”对他生活的改变。

  目前,全县已建成村邮所143个,统筹支持阿里农村淘宝、京东商城物流等20余家物流、快递公司到镇村设点布站,打通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通山开通“村淘”仅2个月,阿里公司送货下乡达3.6万件,群众直接受益近千万元。

  为了让贫困

户“触网”,该县将帮助1000户贫困户培训开设网店,户年均增收3万元;贫困户开设网店,每户一次性给予4000元支持和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

  能人回归,带动乡亲火起来

  大路乡王文教,在广东开厂赚了钱,如今回到家乡在海拔300多米的山上建起100亩孔雀山庄。

  围网里,一批幼小孔雀嬉闹。电烤箱里,孵化着孔雀幼苗。按计划,他今年将养殖1万羽孔雀,委托附近村里45户贫困户养殖。

  在孔雀园的一面墙上,贴着45户贫困户的信息资料。王文教说,这些农户将是他的“合伙人”,他们有养殖鸡鸭的经验,养殖孔雀就没什么难了,公司为他们提供孔雀幼仔、跟踪防疫、饲料、技术,贫困户提供场地、人工,无需现金投入,10个月左右单羽达4公斤后公司回收,按每羽100元结算。

  大路乡党委书记焦汉雄介绍,目前王文教已在闯王镇刘家岭村,大路乡杨狮坑、新桥冯、界水岭等村签订寄养托管合同,农户如代养成功,户平增收可达万元。

  王文教表示,孔雀养殖不仅让自己赚钱,也帮农户们把日子过红火。

  记者了解到,通山县围绕全年8740户、2.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该县因地制宜,对户施策,深化“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三种精准模式,突出产业扶贫带动,“法无定法”,探索出政策融入、龙头带动、挂靠经营、旅游扶贫等十种产业扶贫方式。

  篇三: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未来五年内完成减贫任务难度有多大,精准扶贫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如何补齐教育“短板”,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位代表委员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脱贫攻坚的关键在质量”

  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到底有多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人,‘十三五’时期要再完成5000多万人减贫任务,它的难度更多的并不是体现在量上而是质上。”有着多年扶贫开发工作经验的范小建委员指出,这5000多万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程度深,长期贫困或代际贫困、生态型贫困占比大,还有社会发育型的贫困,再加上经济下行的压力、返贫问题和相对贫困问题叠加,这些矛盾问题汇集到一起使得“十三五”减贫压力显得尤其大。

  对此,闫冰竹委员表示认同。他指出,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农村地区和扶贫领域表现比较严重。目前,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数量仍然较少,金融供给还不足;信贷技术与服务手段不完善,扶贫效率不够高;金融生态环境与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都对金融扶贫工作形成了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发展还比较滞后,教育问题成为扶贫开发‘短板’中的‘短板’。”来自西部地区的拜秀花代表对此感触颇深,贫困地区扶贫要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扶贫攻坚中要全力克服教育这块“短板”。

  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注定是一场艰巨而又紧迫的攻坚战。

  范小建委员分析指出,“十三五”脱贫攻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要实行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使扶贫开发和社会发展互助促进,精准扶贫和片区攻坚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

  “目前,中央、地方和各相关部门在产业扶贫、移民搬迁、转移培训、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生态扶贫、低保兜底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十三五’减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范小建委员说。

  “精准扶贫的精髓是‘因贫施策’”

  当前,扶贫开发成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特别是“精准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来破解贫困难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正确至关重要。当前,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有哪些误区,精准扶贫的精髓又在哪里?

  “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转变一种认识,那就是‘认为发展就是减贫、增长就是减贫’。”范小建委员指出,那是在普遍贫困情况下形成的一种认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发展的差距在扩大,增长对减贫的带动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我们的思路就要进行调整。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专项扶贫,关注扶贫工作的精准,重视扶贫投入和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精准扶贫是个方向,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反复探索的过程。

  “精准扶贫的精髓在于‘因贫施策’,要根据致贫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把矛盾吃透,从而解决它。”范小建委员说,在调研中发现,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群体原因也有个体原因,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生态原因以及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因。例如所谓“代际传递”成因复杂,除了素质型,还有健康型以及综合型等,要根据不同原因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这就体现了精准,要强调到村到户,最终落实到人。

  “金融扶贫也有个‘因贫施策’的问题,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闫冰竹委员认为,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特点,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在内的农村特色抵押贷款产品。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手段,增加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金融可得性,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金融扶贫的有效性。

  “精准扶贫更需精神脱贫”

  扶贫不仅需要“扶起来”,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地区“自己站起来”。教育,是扶贫中的关键点。

  “在青海,区域整体贫困与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由于受这‘三重矛盾’制约,青海一直是中国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省份。”拜秀花代表对教育扶贫有着清醒的认识:物质脱贫容易,精神文化脱贫难,无论是“扶贫先扶志”,还是“变输血为造血”,都需要通过教育去改变人的思想。

  “目前,在教育扶贫上,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从小学教育到职业教育、高中教育等一揽子方案,这些方案如何切实落实到贫困家庭身上,如何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依然有待实践探索。”范小建委员说,这也说明,脱贫致富,充分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是根本之计,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拜秀花代表以自己调研为例指出,教育扶贫不能只抓硬件不抓软件。调研中她发现,特岗教师为高海拔贫困牧区带来了很多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但特岗教师依然面临待遇不高的问题。对此,她建议要适当提高西部贫困地区特岗教师待遇水平,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特岗教师的工资补助标准。

  “教育公平的关键问题在于资源分配的公平。这几年我国增加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科学规划,尤其是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进行政策倾斜,让中西部地区千家万户受教育的孩子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拜秀花代表说,农牧区不仅要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更要注重待遇留人。应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点上的特岗教师的生活条件,让特岗教师们安心教书,为贫困地区脱贫注入精神力量。

精准扶贫公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参考【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