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优质4篇)

时间:2017-07-01 09:26: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篇一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物质和化学反应,因此了解一些化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初三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如水、氧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矿泉水等。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小的原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显示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4. 燃烧: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有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的温度才能进行。燃烧产生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5.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如胃酸和胃碱中和产生盐和水。

6. 溶液和溶剂: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溶剂是溶液中溶质溶解的介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7.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8. 腐蚀:腐蚀是物质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导致的物质的损失或破坏。腐蚀现象常见于金属材料,如铁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的。

9. 电解:电解是利用电力使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分别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化学反应。电解常见于电解铜、电解水等实验中。

10. 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器皿: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器皿有烧杯、试管、量筒、漏斗等。这些器皿在化学实验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篇二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化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以下是初三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 空气:空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物质之一。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氮气占空气的78%,氧气占21%,水蒸气的含量则因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在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如饮水、洗涤、植物生长等。

3. 食盐:食盐是我们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食盐的化学名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食盐的溶解度较大,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食盐具有调味、防腐等作用。

4. 酒精: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质。酒精的化学名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等作用,常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铁器: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铁的化学符号为F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等。

6. 硫磺:硫磺是一种黄色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硫磺的化学符号为S,是地壳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硫磺具有抗菌、防腐等作用,常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

7. 石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石油是地壳中的一种混合物,主要由碳、氢等元素组成。石油的提炼和利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8. 化妆品:化妆品是女性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化妆品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香精、防腐剂等。使用化妆品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避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9. 塑料:塑料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材料,具有轻质、耐用等优点。塑料是由合成树脂经过加工制成的,主要成分为碳、氢等元素。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包装、建材等领域。

10. 药物:药物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物质,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等。药物的化学成分各异,有机物和无机物都有。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遵守用药规定,避免滥用和误用。

以上是初三化学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的详细总结。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篇三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CO2+H2O,放出热量、蛋白质人体氨基酸、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Hg、Cu、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6H12O6 (

  呼吸作用:C6H12O6+6O22+6H2O 15.6KJ/g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2+2+2++2+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考点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存在:花生、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考点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缺VC :坏血症

  课题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50多种

  (考点一)人体内主要元素氧、碳、氢、氮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考点二)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考点三)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考点四)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

  + +

  课题三 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

  一、是否含有碳元素

  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 有机物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二、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二)(1)常见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为羊毛线;无气味,且燃烧后的剩余物用手指挤压不成粉末状的为合成纤维线。

  三、“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考点三)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四、开发新型材料

  1、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2、新型材料: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篇四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

  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

  (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金刚石、石墨:C 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

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优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