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节日里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其中吃粽子是最重要的一项。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美食。它的形状像个三角锥,外面的竹叶散发出一阵清香,令人垂涎欲滴。
粽子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屈原故事。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爱国诗人,他为国家忧虑,忧心忡忡,最终投江自尽。当地的百姓非常敬爱屈原,为了避免鱼虾吃掉他的遗体,纷纷下江撒粽子,希望鱼虾吃饱了就不再伤害屈原。所以,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以纪念屈原。
包粽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首先,准备粽叶和糯米是必不可少的。粽叶要提前准备好,洗净晾干。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一段时间,让它变得更加粘稠。然后,将糯米放在粽叶上,加入一些配料,如红枣、豆沙、肉等,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最后,把粽叶包裹起来,捆好,放入锅中蒸煮。等待一段时间后,香气四溢的粽子就可以享用了。
吃粽子有许多意义。首先,粽子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包粽子的过程中,人们会默默祝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其次,粽子也是团圆的象征。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家人们会一起包粽子,一起品尝美食,增进家庭的感情。此外,粽子也是一种美食享受。糯米的口感绵软,配上各种馅料,吃起来丰富多样,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习俗。例如,人们会划龙舟比赛,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比赛中,人们会划动龙舟,争夺胜利。还有一种习俗是挂艾草和菖蒲,这是为了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传统而有意义的习俗。它不仅让我们回忆起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让我们体验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而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美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口味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关于吃粽子的起源,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为了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下江撒粽子,希望鱼虾吃粽子后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因此,端午节吃粽子也成为了纪念屈原的方式。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乐事。首先,准备粽子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糯米是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需要提前浸泡,以便煮熟后变得更加粘稠。此外,粽叶也是必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包裹糯米。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各种馅料,如红枣、豆沙、肉等。然后,将糯米和馅料放在粽叶上,用绳子捆好,放入锅中蒸煮。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香气四溢的粽子就可以品尝了。
吃粽子有许多意义。首先,粽子象征着团圆和祝福。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家人们会一起包粽子,一起品尝美食,增进家庭的感情。其次,粽子还象征着祈福和驱邪。人们相信在端午节吃粽子可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驱除不幸和疾病。此外,粽子也是一种美食享受。糯米的口感绵软,配上各种馅料,吃起来丰富多样,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习俗。例如,人们会划龙舟比赛,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在比赛中,人们划动龙舟,争夺胜利,展现团队的力量。此外,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菖蒲,这是为了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它不仅是纪念屈原的方式,也是一种家庭团聚和美食享受的方式。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品尝美食,一起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三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
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四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来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江里的雨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人们在这一天里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等。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于是在昨天,爷爷家包好了许许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刚一进门就闻见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厨房,从锅里拿出一个粽子放在碗里。我剥开粽叶,看见那白白的粽子上还在冒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叶的香味。糯米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顿时,蜜枣那淡淡的甜味溜进了我的嘴里,这种味道只有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才能尝得到。
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国的精神,长大后做一个做一个对祖国有用,能为祖国尽自己一份力的人。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作文 篇六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平易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经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年龄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期,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到今天,每一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卵黄等多种馅料,此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尚,千世纪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听妈妈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一天要吃粽子的。”说完就去买粽子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买归来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学形的,表面是用绿颜色的竹叶包着,我逐层剥开,越往内里叶色越黄,内里就是1个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这类滋味真喷鼻啊,真是喷鼻气扑鼻呀!我还没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里感觉甜甜的、粘粘的、软绵绵的,就像是吃了草棉糖一样,舒畅极了!内里还有两个大枣,枣比蜜还甜!就如许我把粽子全都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