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一
人生的选择
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叫李明,他是个热爱冒险的人。有一天,他听说在一座险峻的山脉中,有一座宝藏被埋藏着。这个消息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决定去寻找这个宝藏。
李明带上了足够的食物和水,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他在山脉中穿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有时候他会遇到陡峭的山崖,不得不冒险爬上去。有时候他会遇到湍急的河流,不得不冒险过河。每一次他都能成功地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终于,李明来到了宝藏所在的地方。他发现宝藏被埋在一个巨大的岩石下面。他想要把宝藏挖出来,但是岩石太重了,他无法移动它。他感到非常沮丧,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棵小树。这棵小树被岩石的巨大重量压弯了身子,但是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李明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他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无法阻止我们前进,只要我们保持坚韧的态度,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于是,李明开始尝试用绳子和木材把岩石移开。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挖出了宝藏。他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他明白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道理: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李明带着宝藏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他告诉身边的人这个故事,并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下去。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人们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一,给予人们勇气和希望。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明白了人生中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二
人生的价值
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叫张洋,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才华的人。他很早就展示出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学习音乐。
然而,张洋并不满足于只是成为一个音乐家。他渴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为人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音乐才华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开始在儿童医院演奏音乐,为那些患病的孩子带来欢乐和安慰。他的音乐让孩子们忘记了病痛,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希望。他的音乐也让家长们感到感动和感激,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在他的音乐中得到了治愈。
张洋还组织了一场慈善音乐会,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了善款。他的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爱和关怀,让他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共同的价值。
通过他的音乐,张洋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他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的关怀。他用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和影响力。
通过张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生活。无论是音乐、艺术、科学还是其他领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都能够为世界带来美好和意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仅仅要追求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更要思考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只有在为他人付出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三
善与恶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就把桃子放在树下,然后找地方方便去了。回来时,见一大群人正围在树下吃桃子,大弟子大喊:“那是我的桃子,不许吃。”听到喊声,人们“哄”的一声散了。
回到寺里,大弟子向南山和尚抱怨:“李家庄的人太可恶了,居然偷吃桃子。”南山和尚慈祥地笑了:“不怪他们,愿佛祖保佑他们平安。”
善与恶过了一阵子,二弟子下山化缘,一不小心摔伤了腿,倒在了李家庄的村口。村民发现了,就把二弟子抬回家中,还请来医生给他治疗。伤好后,二弟子回到寺里,把经过告诉了南山和尚。
南山和尚笑了,他问大弟子:“你还说李家庄的人可恶吗?”大弟子挠着头,说:“上次是挺可恶的,这次怎么友善了呢?”南山和尚说:“大善大恶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和这李家庄的村民一样,是些普通人。既有小善,也有小恶。你给他一个善的契机,他就表现为善;你给他一个恶的契机,他就表现为恶。所以说,恶要原谅,善要引导。你把一担桃子丢在树下不管,还怪别人偷吗?”
太阳不能同时照到篱笆的两面
十多年前,村里有个年轻人成家后和父母分家另过,父母给儿子一家分了块坡地。年轻人一直在建筑行业干活,没有种过田,对农活一无所知。
夏天的时候,年轻人就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开始在坡地上种玉米,为了能多增加一点收入,年轻人还在玉米的旁边种上了会爬藤的豇豆。
随着雨水的落地,玉米开始节节长高,豇豆也开始爬藤了,那藤条就像蛇一样紧紧地缠在玉米秆上。
秋收的时候,年轻人发现,自己玉米
地里的玉米苞子没有别家的大,玉米粒也没有别家的那么饱满,豇豆也结了,却不像其它地里的那么颗粒饱满。
年轻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施的肥也不少,怎么会出现玉米、豇豆都不饱满的情况呢?于是就向父亲请教,父亲是种田的行家里手,也许能解答这个问题。
太阳不能同时照到篱笆的两面父亲听了儿子的疑惑后,什么也没说,领着儿子来到院子外的菜地上。菜地靠近路边,一圈篱笆环绕着菜地,父亲指着篱笆对儿子说:“你看,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照在篱笆的东面;傍晚,太阳西斜的时候,照在篱笆的西面。不过,不管怎样,太阳都不能同时照到篱笆的两面。”顿了顿,父亲又接下来说,“就像你在地里既种了玉米,又种了豆子,怎么可能两样都会饱满呢,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听了父亲的这一解释,儿子这才明白了:事无双全,福不双降,样样都济,什么好事你都一个人占全了,怎么可能呢?
带着宁静去睡觉
在一家旅馆吃早餐时,我和两个朋友谈起昨晚的睡眠状况,其中一人大加抱怨,他说他整个晚上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后弄得自己筋疲力尽。“我想在上床之前听听新闻,”他说,“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听得耳朵都烦了。”“听得耳朵都烦了”或许就是他睡眠不好的原因,没有人怀疑他受了一整个晚上的煎熬。“也许这与我睡觉前喝咖啡的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他沉思了一会儿,说。
另一个人大声说:“哈哈,我可睡了个好觉。睡觉前,我浏览了一下晚报上的新闻,用收音机听了近几天的新闻,并对这些新闻做了整理和分类。当然,”他接着说,“我是按照尽快入睡的方法去做的,这些方法可以说屡试不爽。”
我赶忙问他有什么入睡的好方法可以介绍给我们,他解释说:“我的父亲是个农民,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总是在睡觉前召集全家人,在客厅里为我们朗读《圣经》。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祈祷过后,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美美地睡上一觉。”他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但这些年来,我只在一次堵车时才祈祷过,这真遗憾。几个月以前,妻子和我的日子过得很不顺心,于是我们决定恢复这个习惯。结果,我们发现这一方法确实非常有益,所以现在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妻子和我都会在一起读《圣经》,然后虔诚地做一段祈祷。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我确实睡得很好。”
带着宁静去睡觉他转向其他人说道:“我睡觉前虽然听了新闻,但并没有听得耳朵烦了才去睡觉,而是带着一种宁静的心情去睡觉。”
好了,这里给了你两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听得耳朵都烦了”和“宁静的心情”。你想选择哪一种呢?
酣然入睡的秘诀在于精神状态的变化,内心宁静才是最安逸的生存之道。要获得内心的宁静,必须努力改变你的思想和你的心情,使它们处于放松、自在的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接受上帝赐予的宁静的礼物。
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
个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她浇水除草杀虫。
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这盆花托付给小和尚,请他帮忙照看。
小和尚很是负责,象老和尚一样用心呵护兰花,兰花茁壮地成长着。
一天,小和尚给兰花浇过水后放在窗台上,就出门办事了。
不想天降暴雨,狂风把兰花打翻砸坏了。
小和尚赶回来,看到一地的残枝败叶,十分痛心,也很害怕老和尚责怪他。
过几天老和尚回来了,小和尚向他讲述了兰花的事情,并准备接受他的责怪。
可老和尚什么也没说。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为那毕竟是老和尚最心爱的兰花呀。
老和尚淡淡一笑,说道:“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低头才能抬头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尖毛草。尖毛草号称“草地之王”,是非洲大地上长得最高、最茂盛的毛草之一。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尖毛草最初的生长过程却极其缓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王者的气象。
当春天来临时,其它植物开始疯狂生长,而尖毛草仿佛压根儿就没感受到春风召唤似的,始终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抛弃的可怜虫,显得寂寥而寒碜。眼看春天就要结束了,尖毛草还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吸收阳光雨露,像一个光吃饭不长个儿的小孩,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增长,比草原上的许多野草都低矮。正当人们对尖毛草感到无比失望时,情况一下子发生了逆转。半年后,一场大雨来袭,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拔地而起,每天以一尺半的惊人速度向上猛长,不到一个星期,就长到了一米六七,有的甚至达到了两米高。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尖毛草就像一堵堵绿色的高墙,成为非洲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开始,人们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低矮的毛尖草能够一下子蜕变为“草地之王”?后来,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尖毛草之前不是没有生长,因为它长的不是地面的茎,而是地下的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不断向周围和地下扩张,最深的地方竟然达到了二十几米,它的根系牢牢地锁住了水分,锁住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当蓄积的能量达到成长的需要时,尖毛草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长到人那么高。
无独有偶,在四川地区也生长着一种有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毛竹。这种竹子非常高大,它的竿高达二十多米,直径也达到了二十多厘米。然而,在最初的五年里,毛竹的生长十分缓慢,堪称林中“侏儒”。但在第六年雨季来临时,它却以每天六尺的速度向上急窜,大约半个月时间,毛竹就能成为林中的身高冠军,并且风吹不倒。更为奇特的是,当毛竹处于生长期时,周围的植物都得为它让行,直到它长大“成人”,其他植物才能吸收到养料。与尖毛草一样,毛竹也是先发展根系,再发展茎杆,最后,它们都成为了同类中的佼佼者。
原来,无论是植物还是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会隐忍,学会埋头苦干,在机遇降临前,先将自己打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所谓功到自然成,当你的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推向成功的顶峰。
竹篮打水亦不空
山里的农场住着祖孙俩。
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在餐桌旁诵读一本圣典。孙子也照样学样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孙子禁不住问道:“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诵读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读懂,而且读懂的那部分,合上书就忘个精光。您说读这个有用吗?”
爷爷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身把煤炭从盛煤的篮子里放入火炉,他告诉孙子:“你把这篮子拿到河边,给我带一篮水回来。”
男孩照着爷爷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从篮子里漏光了。爷爷见状笑着说:“你下次应该走快点。”说着,又让孙子回到河边,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这次男孩跑得很快,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篮子还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爷爷竹篮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个桶打水。
老人说:“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篮水。你还是没尽力啊。”这次他来到门外,监督男孩再一次尝试。
虽然知道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男孩还是想让爷爷看见他已经尽了全力。男孩把篮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爷爷面前时,篮子依然没水存下来。他喘着粗气对老人说:“爷爷您看,一点用也没有啊!”
“你觉得没用吗?”老人说,“看看这篮子。”
男孩这才疑惑地看着篮子,突然意识到篮子跟他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不一样了——这不是那个盛过煤炭的脏篮子了,它已经变得从里到外都干干净净。
爷爷这才对男孩说:“孩子,你也许读不懂或者记不住圣典里讲的东西,但是在你诵读它的时候,从内心到外表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啊。”
智慧可以求生
在古希腊,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绞死。
一次,好恶作剧的国王派刽子手向囚徒们宣布:“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但囚徒们的命运操纵在国王的手里,反正都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就很随意地说一句话。结果,囚徒们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
国王看到杀囚徒像玩游戏一样有趣,觉得十分开心。
在囚徒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巧妙地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一听,顿时感到好为难。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如果要绞死他,那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但他说的又不是假话。他的话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绞死,又不能砍头。
国王无奈,只好挥挥手说:“放这个聪明人一条生路吧!”
于是,国王那条奇怪的法令,只好马上宣告废除。
地灯与萤火虫
一到晚上,安装在城市草坪上的地灯就亮起来,与附近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流光溢彩的风景线。一只萤火虫飞入草坪,立即遭到地灯的嘲笑:
“哈,看你那可怜样儿,竟敢在我们面前班门弄斧!”
“我们的光淹没你,比一杯开水融化一块糖还容易!”
就在这时,突然停电了,炫耀的地灯立即消失在黑暗中。
萤火虫却依然闪亮着。萤火虫对羞愧的地灯说:“记住,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不会轻易失去。”
变换角度看人生
有一首《知足歌》,对我们值得一读:“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这首歌告诉我们,变换角度看人生,快乐会常伴你左右。下面的小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一点思考。
一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胡须飘飘的老者欢歌而行。年轻人拦住老者,问:“老人家,您为何如此快乐?”老人回答道:“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身享用。我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还是满脸的忧伤,说:“老人家,我总觉得很自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自己常感到没有意义。”老者微微一笑,说:“一块泥土和一块金子,谁更自卑呢?”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摆了摆手继续说:“如果让你培育一粒种子,泥土和金子谁更有价值呢?”言罢,老者朗笑而去。年轻人顿觉释然。
其实,只要我们变换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感觉的那么糟糕。变换角度看人生,人生就会更美好!
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有坎坷、会有苦难,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它。如果把坎坷看成是一种历练,你就会感到坎坷铸就我们坚强;如果把苦难当作一种调味品,你就会觉得苦难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如果把它们看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就会认为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实际上,只要变换角度,即时是在悲惨、苦难、逆境中的生活也会峰回路转,即时是在悲观、痛苦、坎坷中的人生也会柳暗花明。因为,生活的风霜雪雨之后,悬挂在我们人生背景上的是幸福的彩虹。
老实人不吃亏
二弟老实,乍出门在外打工,人生地不熟的,我总担心他吃亏。趁着他回家过节期间,我想交代交代他。不料想,两杯酒下肚,他倒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哥,老实人没亏吃!包工头看我做事实在,总把些关键的活路让我干,比如收发料、管电机、验验土方什么的;其实,这些活都轻巧,不但累不着,工钱还一样拿。”我问:若没有这些轻巧活呢?他笑了笑,想起了得意的一件事。
“一次挖沟,宽一米深一米的大沟,长度每人20米。别人都老早去抢占地段,拣好挖的地段挖。我不抢占,谁知道哪里好挖?那些滑头们先后拣了较低凹的地段,最后把一段高岗子剩给了我。哪想到一锹挖下去才明白:那些低凹的地方却都是汽车轮子长期轧过的,而我挖的那一段,连人脚都没踩踏过,土层松软着呢。结果,他们两天没干完的活,我不到一天就干完了。”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他连连点头称是是是,并反复念叨这一句话:“吃亏在于不老实,老实人不吃亏……”他说的可不是醉话。
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四
屠龙之技
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
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后来,人们用“屠龙之技”这个成语,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人们应当学习切实可用的知识,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凿井得人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
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听到消息时,要首先判断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
猫头鹰搬家
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一味埋怨周围环境。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狂 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地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不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国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来喝,结果国君和大家一样,也得了狂病。这样一来,该国再没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全国人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面临集体的“疯狂”,要始终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勇气。
赵人患鼠
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是也喜欢捉鸡吃。
一个月之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
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饿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许金不酬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
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沮丧地走了。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兄弟争雁
有一个人看到大雁飞来,连忙拿弓箭去射,一边拉弓,一边自言自语道:“射下来就煮了吃。”
在他旁边的弟弟听了急忙说:“鹅是煮了好吃,大雁却是烤了好吃!”这个人就放下弓箭,与弟弟争论起来。
兄弟俩争执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诉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他们都同意了。
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着考虑享受成果。
按图索骥
伯乐的《相马经》上有这样描述千里马的话:“额头高高隆起,双眼像铜钱一样又大又圆,蹄子又大又端正。”
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看见一只很大的癞蛤蟆,带回来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好马,样子跟您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还不够端正。”
伯乐又好气又好笑,说:“可惜你找的这匹马只喜欢跳,不能驾车。”
尽信书不如无书,只依赖书本知识会闹出笑话的。
翠鸟移巢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反倒会害了孩子。孩子终久要成长,要独自面对危险和困难,所以孩子也要追求自己独立。
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五
站在山顶上往下望
有一位知名画家,对登门求教的青年画家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的时间很宝贵,但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于是,就有人不解地问他:“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40年前,我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了省城,想请自己敬仰的一位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我是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我打开,就推说自己有事,下了逐客令。因为这件事,我发奋学艺,总算有了一点小名气。但我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怀、修养。虽然给青年人指点浪费了我的时间,但却有可能成就这个青年的一生。我们现在有机会站在山顶上,在我们往下望的时候,如果我们肯在关键的时刻扶年轻人一把,将来年轻人也许会有同样的机会站到山顶上。”
问他的人沉默了,站在山顶上往下望,会从我们来时的路上看到别人未来的人生。
机遇面前不妨慢半拍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第三天。
正在为排兵布阵发愁的将军马歇尔想到了一个陆军上校。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演习,这位陆军上校出色地完成了艰难无比的保障任务,他给马歇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他推开陆军参谋长办公室的大门,马歇尔开门见山地问:“我们在远东太平洋的行动方针将是什么?”
上校听了这个问题,知道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问题,但并没有因为要在将军面前表现自己而信口开河,而是诚恳又冷静地答道:“将军,我需要几十分钟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
正是这一并非最佳之回答,改变了“二次大战”的走向。因为马歇尔正在寻找的,恰是一位能够三思而后行的统帅,而非一位仅能攻城略地的猛将。正是这位没干过连长、营长,也没当过师长、军长,更没有指挥过一支部队打过任何硬仗的上校,在此后的四年时间里,担当起300万大军的`统帅,成功指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并被擢拔为五星上将,与当初的伯乐马歇尔将军平起平坐。他就是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
世间的许多人,都在为机遇姗姗来迟苦恼不已;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人们面对机遇时的机智、机灵、机敏,常常让他们与机遇失之交臂。
“被利用”未必是件坏事
非洲的尼罗河里生活着一种全身碧绿的虾子,当地人都叫它“绿虾”。
这种绿虾的奇特之处不在于它的颜色,而是它的生活方式。
绿虾的一生都生活在扁鱼的嘴里,这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令人惊奇的是,相对于瘦小的绿虾来说,扁鱼是庞然大物,而绿虾在扁鱼的嘴里生活得优哉游哉,丝毫不担心扁鱼会吞下自己。后来,渔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弱小的绿虾有一门绝活,那就是会不停地晃动自己身体来吸引其他小鱼成为扁鱼的美餐。如果没有绿虾的帮助,扁鱼觅食将会变得很困难。而绿虾呢,也乐于为扁鱼效劳,因为一旦离开扁鱼的保护,它们很快就会成为其他生物嘴里的快餐。
对于扁鱼和绿虾来说,这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扁鱼被绿虾利用,是借助强者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绿虾被扁鱼看重,是为了方便自己觅食。如果不是被双方利用,绿虾和扁鱼或许就永远也找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不仅是动物界,人类也是如此。
当你被别人利用的时候,你也在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并从中发现自身与众不同的价值,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
小小羽毛,成就美丽人生
他出生在英国的博尔顿,是一名动物标本剥制师,常年与各种各样的动物打交道。工作枯燥前途渺茫,这让他很苦恼。
有一天,他来到家附近的天鹅饲养厂。河边散落着一片片洁白的羽毛,此时正是天鹅换羽期,每到换羽期,在河边嬉戏的天鹅都会脱落下许多羽毛。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凝视着,这么漂亮的羽毛就这样零落在泥水里,多么可惜呀。
他把几片羽毛放在掌心里,洁白的羽毛有着一种灵动的美。他突然间想起,有一年曾在新西兰,看到那里的毛利人,用羽毛来制作艺术品,但那种艺术品很粗糙,就是把几根羽毛用一种胶,粘贴成各种动物形状来出售,毫无美感而言。但却激起了他的灵感,如果在这些羽毛上画出漂亮的图案,那么这些羽毛不再是随意丢弃在河边的废物,而将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他马上沿着河边,把那些散落的羽毛,一根根地捡起来,宝贝似地捧回家里。此前的他从来没有拿过画笔,一切都将从头学起。他把这些脏兮兮的羽毛清洗干净,用镊子将一片片羽毛拉直展开,然后在上面作画。这是一项缓慢而艰辛的工作,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开始。他几乎足不出户,潜心研究创作,整整四年时间,他的羽毛画终于成功问世。
艺术之美来源于发现和创造,谁能想象得出如此轻薄的羽毛上竟能绘画,而他不仅给这些轻盈的羽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变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色彩斑斓。他就是英国的艺术家伊恩达维。
如今,达维的每幅“天鹅羽毛画”要卖到700英镑的高价,不仅成为威尔士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展品,还荣幸地成为格格斯特郡自然艺术博物馆的常驻艺术家。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用心去品味生活,发掘生活中的美并给予创造,那么小小的羽毛,也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经典人生哲理小故事 篇六
1、上山的和下山的
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虽汗流浃背,却兴致勃勃,并主动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吗?”下山的疲惫不堪,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说完擦上把汗,继续向上攀登。过了一段时间,这拨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但上山的仍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山”上,不断地有人上去,也不断地有人下来。说婚姻是个“城堡”的人,都是结过婚的人;说山上“没意思”的人,都是从山上下来的人。
其实,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有意思”还是“没意思”,不在于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在于追求过什么,征服过什么。因为快乐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所以,认准的山,就无论如何都要爬上去,不管路有多么险,也不管别人怎么说。
2、车上的和车下的
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在马路上,任凭身后的汽车喇叭叫个不停,他却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不情愿让路的样子,嘴中还嘟嘟囔囔:“你着急,谁不着急?有种就开上来吧!”后来,这个人坐到了汽车上,又非常讨厌那些不及时让路的步行者和骑车人。甚至动不动就出口不逊:“怎么?找死啊!”一个人在站牌下等车的时候,引颈翘首,望眼欲穿,恨不得让每一辆过来的公交车都在此停下,立即停下。后来,这个人终于挤到了车上,但他立即就喝令关上车门,并怒目而视那些仍然往上挤的人,盼望这辆汽车立即启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车下的”人多,“车上的”人少。所以,当“车下的”挡路、挤车或者放怨气、发牢骚的时候,“车上的”一定要忍耐上些,宽宏上些。想当初,自己不也是这样心急火燎,仇仇不平么?
3、世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一位后生到寺中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他颇有感慨:“大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一对,实在是没意思。请问这是为什么?我该如何对待呢?”
此时恰闻树上有鸟儿啼鸣。接着,有零星的鸟粪落下,差点儿沾到后生的身上,后生举手指着鸟儿怒叱:“该死的东西,没长眼睛!”
“善哉善哉!”方丈言道,施主,看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后生看看自己伸出的手——食指指向树上的鸟儿,大拇指指向天空,中指、无名指、小指很自然的指向自己。
看着后生纳闷的样子,大师解释到:“你瞧,你指责鸟儿的手形,意味着指责别人的手指是一个,而指责自己的手指是三个,也就是说假如要指责别人,那么自己首先要承担三倍的指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情世故就不在是你看到的这个样子。至于那个指向天空的大拇指,则意味着还有一些事情谁也没想到的,而且也说不清楚,于是只好由上天来裁决了。”
方丈望着树上啼鸣的鸟儿,接着说:“鸟儿是无辜的,因为树木本来就是飞禽栖息之处,有鸟粪落下来是很自然的事,怪只怪我们站错了地方,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所有也没必要凡是都分个高低、争个胜负,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4、卖包子的和卖被子的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到一座破高中躲避风雪。天晚了,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但他们都想念对方会有求于自己,所以谁也不先开口。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说:“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说:“盖上条被子。”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又说:“再吃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说:“再盖上条被子。”就这样,卖包子的一个一个吃包子,卖被子的一条一条盖被子,认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卖包子的冻死了,卖被子的饿死了。
有句话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看认更主动,主动献出的爱,才是最重要也最宝贵的爱。
5、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牠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牠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6、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7、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8、不过一碗饭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里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刚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农业专家说:“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我辞职了。”他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何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了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当你决定放下,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失去的只有烦恼。
9、饿死在粮堆上的鼬鼠
在领导干部廉政培训班上,一位党校的老教授给学员们讲到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鼬鼠。他说,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寻找着食物,然后把吃不完的食物储存到洞穴里。据统计,鼬鼠一生要储存20多个“粮仓”,足够十几只鼬鼠毕生享用。
“然而,你们知道鼬鼠最后是怎么死的吗?”老教授问,“它们最后都是饿死的!”
饿死的?这怎么可能呢?学员们感到不解。
老教授说,鼬鼠晚年走不动的时候,就会躲进自己的“粮仓”里,但它们必须经常啃咬硬物磨短两颗门牙,否则就会因门牙无限生长而无法进食。但它们早先在“粮仓”里并没有储存硬物,结果因没有硬物磨牙致使门牙不断生长,老长的门牙让鼬鼠无法进食,最后饿死在粮堆上。
老教授说,鼬鼠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从它储存粮食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鼬鼠不是因愚蠢而饿死,而是饿死在自己的贪欲上。贪欲使它只看到粮食,而看不见石子,看不见粮食以外的任何东西。它陷入贪欲的陷阱里,看不见隐患,看不见潜在的危机,看不见明天与未来,是贪欲葬送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