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通用3篇】

时间:2016-09-07 01:24: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听故事和模仿角色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小兔乖乖》的故事书。

2.小兔乖乖的人物卡片。

3.小兔乖乖的道具:胡萝卜、葡萄、苹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拿着小兔乖乖的人物卡片,向幼儿们介绍小兔乖乖的形象,并与幼儿们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小兔乖乖的印象。

2. 故事讲解(10分钟)

老师将故事书展示给幼儿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小兔乖乖》的故事梗概,引导幼儿们进入故事情境。

3. 故事表演(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模仿小兔乖乖的语言表达和动作,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 情感交流(10分钟)

老师与幼儿们进行情感交流,询问他们对小兔乖乖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5. 综合活动(10分钟)

老师准备了小兔乖乖的道具:胡萝卜、葡萄、苹果,让幼儿们观察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物,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6. 温故知新(5分钟)

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模仿小兔乖乖,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2.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模仿小兔乖乖的行为和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小兔乖乖》的故事书。

2.小兔乖乖的人物卡片。

3.小兔乖乖的道具:胡萝卜、葡萄、苹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拿着小兔乖乖的人物卡片,向幼儿们介绍小兔乖乖的形象,并与幼儿们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小兔乖乖的印象。

2. 故事讲解(10分钟)

老师将故事书展示给幼儿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小兔乖乖》的故事梗概,引导幼儿们进入故事情境。

3. 角色扮演(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模仿小兔乖乖的语言表达和动作,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4. 情感交流(10分钟)

老师与幼儿们进行情感交流,询问他们对小兔乖乖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5. 综合活动(10分钟)

老师准备了小兔乖乖的道具:胡萝卜、葡萄、苹果,让幼儿们观察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物,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6. 温故知新(5分钟)

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堂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模仿小兔乖乖,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 篇三

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曾听到我班一位家长忧虑的说:“怎么得了,现在坏人真猖狂,到处拐卖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着呀。……”家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儿年龄小,无辨别是非好坏能力,无防范意识,很容易上当。针对这个事实,我决定培养幼儿初浅的自我保护能力,于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动。为什么要选择《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呢?因为它浅显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的目标是:“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要注意倾听同伴讲话,并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培养目标①在听听、看看、议议、讲讲中熟悉、理解故事内容。②学习听同伴讲话,并大胆地回答问题。③初步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渗透目标:引导幼儿提高警惕,不上当。

  三、活动准备:

  生成课程的教育观指出:“调动幼儿积极性,要创设一个轻松,能使幼儿接纳的良好环境。”为此,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投影仪、课

件、礼物

  四、教法与学法:

  生成课程要求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以前我们谈到“自主探索”,总是下意识地与操作性强的科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认为,思维上的探索比行动更可贵、更重要。本次活动中,我着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维,并尝试引入教研活动中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即“以人为本”。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适当启发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想出的办法;活动后,在幼儿园选择活动区进行表演,在家与父母进行谈话交流等延伸活动。

  五、活动程序:

  开始部分:观察、激发兴趣—让幼儿观看画面。通过观看画面使他们对故事有个初浅认识,了解故事中有哪些动物。

  基本部分:

  1、启发提问—①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述,让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记住主要情节,理解内容。

  ②完整欣赏。通过课件让幼儿进行欣赏,学习简单的模仿说话,加深印象,发展美感。

  2、经验交流—参与式讨论。①如果你是聪明的小兔子,还会想出其他什么办法赶走坏蛋。②当你一个人在家有坏人来时你会怎么办?

  结束部分:分享—我们为小兔子想了这么多好办法,他给我们送了好吃的点心,我们到外面边晒太阳边分享点心好吗?带孩子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六、延伸活动:

  《纲要》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因此,延伸活动①孩子在幼儿园表演区进行表演。②在家知道父母的电话号码。③成人教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意识。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思考,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幼儿园《小兔乖乖》小班说课稿【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