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1-05-07 02:13: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数学教案 篇一

幼儿数学教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与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数字1-5。

2. 能够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3. 能够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巩固数字与数量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5。

2. 数量卡片1-5。

3. 实物教具(如糖果、积木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并鼓励他们说出数字名称。

2. 随后,教师出示相应数量的实物教具(如一个糖果),并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数量。

探究活动: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5,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并鼓励他们说出数字名称。

2. 随后,教师出示相应数量的实物教具,让幼儿一一对应地摆放在数字卡片旁边。

3.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例如:“数字2代表了两个糖果,数字3代表了三个糖果,依此类推。”

4. 教师提问幼儿,例如:“如果我再给你一个糖果,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鼓励幼儿回答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巩固活动:

1. 教师将数字卡片和数量卡片混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实物数量选择正确的数字卡片。

2. 教师提供一些实物教具,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摆放相应数量的教具。

拓展活动:

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游戏,如找出教室里有多少张椅子、多少个窗户等。

2.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数字卡片和数量卡片,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巩固数字与数量的认识。

评估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选择数字卡片,是否能够正确摆放相应数量的教具等。

幼儿数学教案 篇二

幼儿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正确说出常见的平面图形名称。

2. 能够观察环境中的图形,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 图形卡片(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2. 实物教具(如球、盒子、书本和桌子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圆形的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图形形状,并鼓励他们说出图形名称。

2. 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中的圆形物体,并鼓励他们说出物体的名称。

探究活动:

1. 教师出示其他图形卡片(正方形、三角形和矩形),让幼儿观察图形形状,并鼓励他们说出图形名称。

2. 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并将其分类到相应的图形卡片旁边。

3.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例如:“你能找出教室中的一个圆形物体吗?”,鼓励幼儿观察和思考。

巩固活动:

1. 教师将图形卡片混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实物的形状选择正确的图形卡片。

2. 教师提供一些实物教具,让幼儿根据图形卡片摆放相应形状的教具。

拓展活动:

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环境探索活动,例如:“我们一起找一找教室中有哪些图形?”

2.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图形卡片,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巩固图形的认识。

评估活动: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图形卡片,是否能够正确分类环境中的物体等。

幼儿数学教案 篇三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幼儿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学习按颜色分类

  教学目标:

  知道将同一类物品按颜色属性分类

  教学重点:

  强调按物品的颜色属性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不受其它属性(大小/形状/长短等)干扰

  教具准备:

  DVD、魔法城堡,智慧果及篮子、人物图、音乐磁带、海洋球、积木、塑料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VCD内容

  二、基础认知

  1、观看动画片(VCD)到第二关结束

  2、老师提问:大力士的第二关是什么?

  1)老师示范重复第二关内容

  2)在黑板上让小朋友上来重做按颜色进行分类

  可以重复2轮或分3组同时进行分类比赛

  老师在教案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强调颜色的特性:

  这是红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黄色的,放这个果篮里;这是绿色的,放这个果篮里。

  三、巩固练习

  指导小朋友完成同步练习P17-20

  四、游戏与拓展

  1、海洋球回家:

  把小朋友分成3个组,每组N人,每组一筐红黄蓝3色混合的海洋球,进行分类比赛。

  2、操作活动:提供积木/卡片/塑料片等玩具,指导小朋友按颜色进行分类操作。

  五、总结

  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按颜色进行分类,闯过了大力士阿诺的第二关;下一次我们就要闯大力士阿诺的第三关了,小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幼儿数学教案 篇五

  预设目标:

  1、通过欣赏各类邮票,初步感知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提高观察判断能力。

  2、激发幼儿对邮票的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3、尝试设计邮票,发展幼儿审美、想像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邮票、集邮册、放大镜、信、图画纸、卡纸、腊光纸、水彩笔、旧图书、花边剪刀、浆糊、抹布等。

  活动一 感知与表达《邮票的秘密》

  指导要点:

  1、以参观邮票展览的形式,组织幼儿一边欣赏邮票一边展开讨论:我发现邮票有什么秘密?

  鼓励幼儿发现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2、集中交流,鼓励幼儿把自己发现的秘密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

  寻找邮票的相同之处。

  比较邮票的不同之处。

  邮票有什么用途?

  3、分组欣赏邮票或集邮册,引导幼儿继续发现邮票还有什么秘密?

  4、交流与分享,请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一张邮票以及自己还发现了什么秘密。

  5、自由讨论:你喜欢邮票吗?为什么?我们要怎样保护邮票?

  活动二《设计邮票》

  指导要点:

  1、启发幼儿想像: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要设计和发明什么样的邮票?

  2、介绍每组提供的材料和注意事项。

  3、幼儿尝试设计邮票,并为自己的邮票标价。

  4、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力争与别人不一样,也可以与同伴合作绘画一组有联系的事物,学习协商与合作。

  5、展示幼儿作品,布置邮展或制成“小小集邮册”,分享交流创作的乐趣。

幼儿数学教案 篇六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各种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给我们人体能够补偿不同的营养。

  2、进一步培养幼儿要养成从小不挑食的好习惯。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4、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娃娃家:各种食物、娃娃、妈妈角色头饰。益智区:各种水果和食物小图卡,进行按大小排序。

  角色区:课前老师或幼儿自备几种食品,绵纸等材料制作不同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吃些什么食品呢?(喜欢吃糖、喜欢吃饼干)原来小朋友喜欢吃这么多好吃的食品,除了吃这些零食,我们每天还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对我们有什么用吗?(我们每天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因为不同食品给我们人体能够补偿不同的营养。)

  今天老师在每个区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让你们去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介绍各个区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各种食物、娃娃、妈妈角色头饰,今天就要来让我们的小朋友用好吃的食品来招待你的小客人。。

  2、图书区。

  今天老师在图书区准备了各种关于食物的图书,待会小朋友可以看图书和朋友一起讲讲,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动手区。

  在手工区老师准备了:卡纸、海绵纸、等材料制作各种食物。

  四、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但是我们进区域时我们先要拿好进区卡,只有拿到了进区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区角里面去活动,如果你去的哪个区角里的卡插满了,你就不能再进这个区了,只有把卡插在哪个区里,你就在哪个区里活动。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幼儿数学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