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

时间:2017-06-07 09:2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一

标题:《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和掌握与走路有关的词汇,如鸟窝、树林、小鸟等。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走路的鸟窝》绘本或图片。

2. 鸟窝、小鸟等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3. 树林的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走路的鸟窝》绘本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他们对于鸟窝和鸟的认识。

2. 导入活动(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树林的图片或模型,引导他们描述树林的特点和鸟窝的位置。

3. 学习词汇(15分钟):

老师逐个出示鸟窝、小鸟等相关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师生一起朗读词汇,让幼儿熟悉这些词汇。

4. 故事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走路的鸟窝》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走路情景和鸟窝的作用。

5. 讨论与合作(1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鸟窝的观察和想象。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

6. 创作活动(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纸张和彩笔,让幼儿合作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鸟窝。鼓励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交流,让他们互相帮助和分享创意。

7. 反思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8. 结束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唱歌或做做游戏,以活跃气氛,结束今天的教学。

《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二

标题:《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和掌握与走路有关的词汇,如鸟窝、树林、小鸟等。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走路的鸟窝》绘本或图片。

2. 鸟窝、小鸟等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3. 树林的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走路的鸟窝》绘本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他们对于鸟窝和鸟的认识。

2. 导入活动(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树林的图片或模型,引导他们描述树林的特点和鸟窝的位置。

3. 学习词汇(15分钟):

老师逐个出示鸟窝、小鸟等相关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师生一起朗读词汇,让幼儿熟悉这些词汇。

4. 故事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走路的鸟窝》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走路情景和鸟窝的作用。

5. 讨论与合作(15分钟):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鸟窝的观察和想象。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

6. 创作活动(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小组分发纸张和彩笔,让幼儿合作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鸟窝。鼓励幼儿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语言交流,让他们互相帮助和分享创意。

7. 反思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8. 结束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唱歌或做做游戏,以活跃气氛,结束今天的教学。

《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三

《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护小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教学课时:30分钟

  教育理论依据: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园本特色。结合4月的爱鸟周活动,教师通过故事、绘画宣传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鸟的生活习性及一些益鸟的特殊本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孩子们对其话题很感兴趣。故事《会走路的鸟窝》就讲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顾鸟宝宝的感人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鸟护鸟的环保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

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价值的分析:

  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关注于生活、关注于身边发生的事。

  有利于培养幼儿护鸟的情感。

  促进幼儿乐于学习,大胆想象表达的愿望。

  三)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通过故事的编讲、课件的欣赏,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的情感,树立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与认知:观察到鸟窝对小鸟生活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关注鸟类。

  语言与能力:能根据画面及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猜测并回答表述,培养专注倾听、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欢在哪里做窝?(经验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教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

  3、幼儿分组讲述编讲的故事:声音响亮,人人参与,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2)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护小鸟呢?

  2、鼓励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教学评析: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索,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教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虑到班中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经验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励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积,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发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体现,慢慢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天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走路的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