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车轮不见了教案 篇一
标题:小车轮不见了,我们来寻找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 能够运用已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运用已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车轮不见了》。
2. 卡片:车、树、草地、花、小动物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有一辆车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车的颜色和形状。然后,教师出示其他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上的物品。
2. 学习(15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书《小车轮不见了》的封面,并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然后,教师开始讲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下来,让幼儿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 操作(20分钟)
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板,上面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如树、草地、花等。然后,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有故事中的不同物品。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卡片上的物品,将卡片放在对应的场景上。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并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教育意义。教师可以问幼儿:“小车轮为什么不见了?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通过讨论,让幼儿对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
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情节中的对话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主题车轮不见了教案 篇二
标题:小车轮不见了,我们一起找找吧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小车轮的下落地点。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小车轮的下落地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书《小车轮不见了》。
2. 卡片:车、树、草地、花、小动物等。
3. 小车模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小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车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教师出示其他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上的物品。
2. 学习(15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书《小车轮不见了》的封面,并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然后,教师开始讲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下来,让幼儿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 操作(20分钟)
教师将小车模型放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并告诉幼儿小车的轮子不见了。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不同地方,思考小车轮子可能的下落地点,并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车轮子最终的下落地点。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是怎么找到小车轮子的?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和思考?”通过讨论,让幼儿对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
1. 观察游戏:让幼儿观察教室中的不同物品,并描述物品的特征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拼图游戏:让幼儿完成一幅拼图,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和手眼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主题车轮不见了教案 篇三
幼儿园小班主题车轮不见了教案
设计意图:
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小司机》的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交通工具。教师发现他们对汽车特别感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汽车,一有空就和小伙伴一起观察、讨论,对汽车的每一个部分都观察得很细致。针对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车轮不见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形物体能滚动,探索车轮的特点。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各类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供幼儿操作的废旧物品、玩具汽车、美工区的材料、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1、动手操作,投放有车轮和无车轮的玩具汽车,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辆玩具汽车,玩一玩、开一开。
2、谈话,请小朋友
一起想一想、说一说。a、刚才你玩什么车?发现什么?
b、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车跑起来?
3、幼儿自由探索。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材料,引导幼儿把各种形状的物品都试一试、滚一滚,找一找,找出适合当车轮的材料。
(2)讨论:
a、幼儿互相说说自己拿了什么物品当车轮。
b、幼儿互相比一比谁的车轮跑得快,为什么?
c、说说球能不能当车轮,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象球一样的.车轮会到处滚动,不好掌握方向,而象滚筒一样的车轮只能向前后滚动,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4、分组活动:汽车制造厂
区域材料准备:
a、撕贴:提供各色蜡光纸、胶水、图画纸,让幼儿撕贴车辆,并从各种形状的图形中找出正确的图形做车轮。
b、泥塑: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引导幼儿搓、捏出汽车的形状。
c、找车轮:提供大小不同的无车轮卡纸汽车、大小不同的各种图形卡纸、胶水,让幼儿按照车辆大小的不同来找出相应大小的车轮。
提出要求:
a、把自己制作好的“汽车”放到“停车场”内。
b、引导幼儿在各个活动区自由操作。
5、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辆“汽车”。
评价:本次活动是从幼儿兴趣的话题中延伸而来,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关注点,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有关材料展开一次有趣的探索活动。活动形式宽松自由。教师始终处于观察、引导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幼儿一定知识经验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由于材料丰富、有趣,幼儿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整个活动宽松、自由,幼儿不仅玩得开心,并在玩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