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2-08-03 01:28: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篇一

标题: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知识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生词和重要句子。

2.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3. 培养学生积极提问的习惯,解决不懂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2. 教学课件、黑板和粉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小学语文第四册》封面和目录,让学生了解本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

选择一篇适合年龄的课文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和进行讨论。

3. 生字生词学习(10分钟)

选取本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拼音、注释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4. 重要句子分析(10分钟)

选取本篇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解释其中的语法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5. 写作练习(15分钟)

给学生出示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同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篇二

标题: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导语: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第四册》时,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不懂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解决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第四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2. 学生提前准备的问题和困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小学语文第四册》封面和目录,让学生了解本册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提问环节(20分钟)

学生提出在学习《小学语文第四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给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指导。

5. 学生反馈(5分钟)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反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提问的习惯,主动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篇三

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2。

  1.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读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4.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质疑、解疑。

  “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课文前面写了先生对孙中山的学习背诵是“连连点头”,而后面孙中山自己却认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读书没有什么用。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对先生的提问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了什么?

  (通过二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吓呆了、害怕、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

、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接着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2》。

  4.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师: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一人读孙中山先生的话,另一人读私塾先生的话,一人读旁白)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在分角色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师: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①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②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师: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第四册不懂就要问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