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教案 篇一
夏夜教案: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夏夜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对自然的敏感度;
2.学习夏夜的特点和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夏夜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夏夜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夏夜的特点;
2.如何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语言表达夏夜的美丽。
四、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夏夜的兴趣;
2.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夏夜的现象和特点;
3.想象法:引导学生用想象力描述夏夜的美丽;
4.表达法: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夏夜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夏夜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夏夜的气息;
2.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夏夜的现象和特点,例如星空、蛙鸣、蝉鸣等;
3.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夏夜现象和特点;
4.想象:教师带领学生用想象力描述夏夜的美丽,例如星星闪烁的样子、蛙鸣的声音等;
5.表达: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夏夜的感受;
6.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分享彼此对夏夜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
1.观察记录:学生在观察夏夜时的记录;
2.表达作品:学生的写作、绘画等表达作品;
3.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七、教学延伸:
1.邀请一位专业摄影师或作家来校园讲座,分享他们对夏夜的观察和感受;
2.组织学生到更远的地方观察夏夜,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体验。
《夏夜》教案 篇二
夏夜教案: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夏夜的特点和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夏夜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夏夜的美丽与神秘;
2.如何通过艺术表达,传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夏夜的兴趣;
2.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夏夜的现象和特点;
3.思考法:引导学生思考夏夜的美丽和神秘;
4.创作法: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对夏夜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夏夜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夏夜的气息;
2.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夏夜的现象和特点,例如星空、蛙鸣、蝉鸣等;
3.思考: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夏夜的美丽和神秘,例如星星的数量、蛙鸣的声音等;
4.创作: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夏夜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5.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分享彼此对夏夜的感受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
1.观察记录:学生在观察夏夜时的记录;
2.创作作品:学生的绘画、摄影等创作作品;
3.学生对夏夜和自然的理解和表达。
七、教学延伸:
1.邀请一位摄影师或艺术家来校园讲座,分享他们对夏夜和自然的感受和创作;
2.组织学生到更远的地方观察和体验夏夜,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体验。
《夏夜》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录音机。
2、观察美丽的夜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兴导入,引出课题
让学生描述一下夏天夜晚的景色。(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出美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说一说听懂了什么。(能听懂多少讲多少)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三、识字学习
1、读准读好课文生字。(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多样地识记生字。
3、了解自学情况。
⑴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识记“莲、根”等字,组词并能说句话)
⑵做动作学习生字。(识记“趴、爬、哭”等字。)
4、交流识字方法和经验。
四、学习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送、过、时、让”。
2、说一说识记的方法。
3、生自己写,师指导写法和姿势。
五、巩固字词
1、读文中有生字的6个句子。
2、用字扩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是谁救了他?(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整体感知
1、生默读课文:画出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2、把觉得最动人的地方读给同学听,说一说为什么?
三、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1、找出睡莲救小蚂蚁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好感激的词句。
2、接受别人帮助时应怎样做,说一说。
3、找出小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句子,说一说他们可爱吗?
4、体会“飞机”的含义,讲解引号作用。
5、说说小蚂蚁回家时的心情。(引导体会高兴不仅是因为到家,更是因为有了大家的热心帮助。)
6、讨论体会夏夜景色美在哪里?
四、学习书写生字
1、读生字“她、他”等。
2、举例讲解“她”与“他”的区别。
3、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五、复习巩固
1、填上恰当的词语。
2、做“找朋友”游戏。
3、课外延伸,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身边的夏夜美景。
《夏夜》教案 篇四
学习要点: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4.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2.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霍霍(hu) 煞白(shà) 闪烁(shu) 绯红(fēi)
仲夏(zhng) 广漠(m) 酣畅(hān)
苍穹(qióng) 休憩 (qì) 炙晒(zhì)
2. 解释下列词语:
霍霍:这里是闪动的样子 煞: 很 苍穹:天空
皎洁:(月光)明亮洁白 广漠: 广大空旷
次第:一个挨一个 绯红:深红
3. 《海滨仲夏夜》的作者是 峻青 ,原名孙俊卿,当代作家。本文节选自散文集《 秋色赋 海滨仲夏夜》
4. 初读课文后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海滨仲夏夜优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检查导入
1. 导课
前面我们所学的《济南的冬天》,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济南的阳光、山、水等方面去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抒发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其实,描写一处的景物,不但可以这样横向的从各个方面去写,也可以纵向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去写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景色,比如,我们要描写故乡的景色,可以从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去写;又如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回来想描写一下那个地方的景色,那么也可以选择从早到晚的几个特定的时间去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文章。板书课题:《海滨仲夏夜》
2. 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题解:海滨:地点。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题目的中心词是“夜” 。
2.通过快速默读,把握文章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明确: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个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全文描绘了哪三组画面? 指出三幅图画起止点。
明确: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
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月亮上来”到“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3.本文的主题: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精读课文,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1. 精读第1段:作者在这部分中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变化和特征来写?
教师示例:先从静态看,写出霞光“橘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 “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闪烁着” “滚动着” ,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 ,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
2.学生合作交流:
(1)星光图,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这段主要来写启明星,抓住它“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的特色,突出了它大而且亮的特点。
(2)灯光图,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相映。“次第”一词用得准确,写出了许多灯光先后亮起来的特点。“尤其”一词强调描写的重点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 。其特点是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把灯光流光溢彩的特点写活了。
(3)沙滩图,作者写沙滩是根据“我”的感受来写的,写了沙滩的软绵绵( 触觉) ,海水的刷刷声( 听觉)。海风的清新而又凉爽( 嗅觉、肤觉),大海和田禾混合的香味( 嗅觉),太阳炙晒的余温(肤觉),缀满星星的夜空(视觉)。
3.精读4-12段文中写了哪些人的活动,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写了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一天的人们,在沙滩上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然后又写“我”与乡亲们的谈论,还写了在休憩的人们欢笑的情景。这幅沙滩图,由景及人,景美人更美。作者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品读课文,学习比喻修辞及其作用
1.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些比喻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示例:
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作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把晚霞比作火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
学生合作交流:
比喻句(1):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
比喻句(2):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作用:这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
比喻句(3):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
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比喻句(4):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
比喻句(5):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
2.品析词语
教师示例: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燃烧”一词能换成“映照”吗?
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而“映照”在程度上要逊色些。
学生合作交流:
(1)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
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2)“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拍打”“冲刷”?
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
四、迁移提高
拓展延伸,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训练点:比喻修辞及其作用
比喻七字歌:
比喻俗称“打比方”, 作用生动又形象。
本体喻体两事物, 两者须有相似点。
比喻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格式“甲像乙 ”, 暗喻就是“甲是乙”,
借喻句中略本体 。 “好像”一词要当心 :
若表比较和猜想, 并非比喻记心间。
注:甲代指本体,乙代指喻体。明喻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犹如、像等等;暗喻的比喻词有:是、成为、有时用破折号“———”等。
1.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友谊是一丝浅浅的微笑,包含着真诚与理解;
友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信是小溪,能像打磨鹅卵石一样,磨去生命的污渍;
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友谊是一个轻轻的点头,蕴藏着赞许与敬佩。
诚信是砂轮,能像打磨璞一样,磨出生命的晶莹亮泽。
五、反馈检测
(一)基础知识检测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霍霍(hu) 幽美(yōu) 煞白(shà)
B.闪烁(shu) 混合(hǔn) 绯红(fēi)
C.仲夏(zhng) 广漠(m) 酣畅(tián)
D.徘徊(huí) 苍穹(qióng) 岗位(gǎng)
2.下面选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
A.休憩 状观 凉爽 肃穆
B.漫步 鱼鳞 透雨 吹拂
C.炙晒 嘻闹 点缀 辉映
D.橘红 皎洁 次弟 呈现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C)
天空的霞光渐渐的淡下去了,___ 的颜色变成了___ ,___ 又变为___ 。最后,当这一切___ 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 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①浅红
②红光
③绯红
④深红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4.下面四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主要类型,与其他三句类型不同的一项是(B )
A.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 消失了。
B.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C.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D.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二)课内阅读题
①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
②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③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
④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第②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C )
A .明喻 B.暗喻 C.拟人 D.夸张
2.这段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依次是( D)
A .听觉 触觉 嗅觉 触觉 B.触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C.触觉 嗅觉 听觉 触觉 D.触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三)课外阅读题、
多谢西风
它把后园的桂花一齐吹放了,桐叶的飘零与黄花憔悴,是诗人的形容词。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而纯洁,以及一切虫儿的歌唱。
我曾徘徊池边;那池中的游鱼,两两三三,交头接耳的过去了,戏水的白鹅,清影在波中浮耀,红掌儿翻向青天,年轻的鱼儿羞躲了;绿衣仙女似的翠鸟儿,嘤然一声,仿佛报道晨妆才了;白鹭有时飞到堤边,静悄悄的站着,恰似一个披蓑衣的钓叟。
我曾小立断桥;天末彩霞,倒影池塘之中,一片红光似火,我小立断桥,消磨了几度黯淡的黄昏、痴等新月的东升、惊醒了栖鸦之梦,垂杨倦了,桂花在隔院送香、黄橙添盖了颜色,青藤横撑了纤腰,天上的星儿摇摇欲坠。
我曾慢步登楼:郭外的山光、郊外的村庄、遍野的牛羊、浅水湖中,尚有残荷点点:不是残荷,仿佛是落花片片;莫不是荷花又重开了?树叶青青,有如青草之争妍;雁儿阵阵,有如夏云之飞翔;苍烟渺渺,和着轻云袅袅,是谁在那儿嘘气如兰?望不断的天边,也许有蝶儿成双的飞舞,也许有莺儿歌唱,燕子裁衣。
1.本文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正确的一项是( C)
A .春 B.夏 C.秋 D.冬
2. 写景状物,有时会通过各种感官的感受来摹写。第一段的第二句从不同角度描写景 物,依次是(A )
A.嗅觉 视觉 感觉 听觉 B.嗅觉 视觉 听觉 感觉
C.视觉 嗅觉 感觉 听觉 D.视觉 嗅觉 听觉 感觉
《夏夜》教案 篇五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读了这个故事,学生感到夏天的夜景美,小动物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插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潜移默化的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
学习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
信息资料:
1、范读录音带、课件或动物挂图、生字卡片、学生自制的头饰。
2、学生收集一些小昆虫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蜻蜓、萤火虫、小蚂蚁的挂图)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演示课件。教师播放夏夜美景的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欣赏后让学生谈感受。(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圈点批画,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可以想办法解决。
识字(多种方式巧记生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秘诀(如歌谣识字、猜谜识字、做动作识字、偏旁归类识字等)
(部分学生识字方法单一、枯燥,互相交流利于学生反思,开动脑筋巧记生字;另外对于学生的识字秘诀,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主动识字的乐趣。)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写字(体会汉字结构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认读“他、她”,注意区别字义:女同学用她代替,还有谁适合?代替男同学的他谁合适?
2、教师重点指导“也”的写法,学生练写,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3、全班展示优秀作业,互相提建议。
《夏夜》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她、送、时、他、过、让”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夜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喜欢夏夜吗?为什么?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
2 检查自学。
(1)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
哪个字读音有点难,需提醒大家。
(2)这篇课文有几段?你已经会读哪一段了,能读给大家听吗?
〔注意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想像说话练习
2 练习朗读对话
(1)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 上讲台表演(戴头饰)
(3) 讨论:夏夜多美,美在哪里?
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后延伸:观察美丽的夏夜
第2课时
一、交流观察情况
1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观察夏夜,你有什么发现吗?
2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 写话练习
二、巩固生字词
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 认识要写的字
2 你发现了什么
3 练习
四、评价激励
评“小小书法家”
五、课后练习“读读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