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篇一
教案名称: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故事《枫桥夜泊》的讲解。
2. 观察枫桥夜景,进行口头表达。
3. 分组合作,制作枫桥夜泊的场景。
教学准备:
1. 故事《枫桥夜泊》的资料和图片。
2. 枫桥夜景图片或实地考察的照片。
3. 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枫桥夜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引发对夜景的兴趣和好奇。
2. 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枫桥夜泊》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意境。
3. 观察与表达(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或窗边观察枫桥夜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所见所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分组合作(2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和观察到的枫桥夜景,利用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共同制作枫桥夜泊的场景。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展示与交流(5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枫桥夜泊场景,并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问幼儿是否还记得故事中的情节和场景,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和表达。
篇二
教案名称: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故事《枫桥夜泊》的学习和讨论。
2. 分组合作,创作枫桥夜泊的故事情节。
3. 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枫桥夜泊的图片或动画。
教学准备:
1. 故事《枫桥夜泊》的资料和图片。
2. 多媒体工具,如电脑、投影仪等。
3. 制作图片或动画所需的软件和素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枫桥夜泊的图片,引发幼儿对夜景的想象和联想,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故事学习和讨论(15分钟)
教师讲解《枫桥夜泊》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分组合作(2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共同创作枫桥夜泊的故事情节。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制作图片或动画(30分钟)
利用多媒体工具,如电脑和投影仪,带领幼儿将自己创作的故事情节制作成图片或动画。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技术支持。
5. 展示与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枫桥夜泊图片或动画,并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想象。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问幼儿对枫桥夜泊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创作是否有新的想法和体会,鼓励幼儿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篇三
标题: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
1. 枫桥夜泊的图片或绘本。
2. 幼儿园内外的环境图片。
活动步骤:
1. 导入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展示一张枫桥夜泊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你们觉得这个地方会有什么样的人和事情发生?”
2. 观察描述:教师展示幼儿园内外的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吗?”
3. 讲解词汇:教师为幼儿讲解枫桥夜泊的词汇,如“枫叶”、“夜晚”、“船”等,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枫桥夜泊的场景和故事情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地方会有什么样的人和事情发生?为什么?”
5. 故事创作: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内容和想象力,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枫桥夜泊故事。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如“故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主人公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来到枫桥夜泊?”
6. 故事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创作的枫桥夜泊故事。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评论每个小组的故事。
7.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故事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8. 温故知新: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并总结幼儿在观察、想象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表现。
评估方式:
1. 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准确描述图片和创作故事。
2. 评估幼儿分享故事时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的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丽的景色图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难点: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
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
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3、了解古诗结构。
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玩玩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5、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欣赏画
欣赏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画。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寂寞、忧愁、寂静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展开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篇五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 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活动准备:
1. 诗歌范例。
2. 人手一份纸、笔。
3. 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及配乐诗磁带。
活动重点:
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活动难点:
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指导要点:
通过观察图片,听听说说,引导幼儿充分感受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活动过程:
1 . 出示挂图导入。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季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2.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配乐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3 . 了解古诗结构。
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秋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了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弯弯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5. 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
幼儿念。
(3)作画。
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评价要素:
1. 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 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活动建议:
在其他时间段反复播放这首诗,并把诗歌范例和幼儿的绘画作品贴在墙上,供幼儿欣赏、认读、吟唱。
附:古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