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精彩4篇】

时间:2011-01-09 01:32: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对加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加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幼儿通过学习加法,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理解和应用加法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概念,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加法的意义。

2.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卡片或数字牌,上面写有数字1-3。

2.小球或其他小物品。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加法的概念,例如:“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2.游戏1:教师将卡片或数字牌分发给幼儿,每个幼儿手中有1至3个数字。然后,教师提问:“你手上的数字加上1等于多少?”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数字进行计算,然后回答问题。通过多次提问,让幼儿逐渐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

3.游戏2:教师将小球或其他小物品分发给幼儿,每个幼儿手中有1至3个小球。然后,教师提问:“你手上的小球加上2等于多少?”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小球进行计算,然后回答问题。通过多次提问,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加法运算的概念。

4.游戏3:教师将小球或其他小物品分发给幼儿,每个幼儿手中有1至3个小球。然后,教师提问:“你手上的小球加上另一个孩子手上的小球等于多少?”幼儿根据自己手上和他人手上的小球进行计算,然后回答问题。通过多次提问,让幼儿学会应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5.总结: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鼓励他们进行口头练习。

四、教学延伸:

1.让幼儿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加法运算,例如在分发食物或玩具时,让他们计算数量。

2.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引导幼儿进行更复杂的加法运算,例如加上4或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 篇二

标题: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对加法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需要采用一种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种通过游戏化教学来教授幼儿加法的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加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概念,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加法的意义。

2.能够通过游戏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卡片或数字牌,上面写有数字1-3。

2.小球或其他小物品。

3.游戏道具(例如,迷宫、拼图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加法的概念,例如:“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一个加法游戏,如“找数字”游戏。在教室中隐藏着一些数字牌,幼儿需要根据提示找到数字并加起来。

2.游戏1:教师在教室中设置一个迷宫,幼儿需要在迷宫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并在每个节点上进行加法运算。例如,当幼儿到达一个节点时,教师会提问:“你手上的数字加上2等于多少?”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数字进行计算,然后回答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在探索中学习加法概念。

3.游戏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成一个拼图游戏。拼图上有一些数字和加号,幼儿需要根据数字和加号的提示,将拼图正确地组合起来。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加法运算,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游戏3:教师将小球或其他小物品分发给幼儿,每个幼儿手中有1至3个小球。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投掷游戏。幼儿需要投掷小球,并根据投掷结果进行加法运算。例如,当一个幼儿投掷了2个小球,另一个幼儿投掷了3个小球,教师会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球?”幼儿根据自己的投掷结果进行计算,然后回答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够将加法运算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5.总结: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鼓励他们进行口头练习。

四、教学延伸:

1.让幼儿参与更多的加法游戏,例如“加法接龙”、“加法竞赛”等,以提高他们的加法运算能力。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例如计算购物车中的商品数量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 篇三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 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1+2=3

  b. 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 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 篇四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 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1+2=3

  b. 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 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 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 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

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3的加法》【精彩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