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引言: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本文将介绍一堂针对中班幼儿的音乐活动教案,旨在让幼儿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发展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3. 提高幼儿的听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集中注意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曲目。
3. 音乐器材,如小鼓、铃铛等。
4. 图片或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让幼儿集体坐在一起,引导他们回忆之前学过的音乐活动。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探究(15分钟):
- 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等。
- 播放一段慢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3. 音乐创作(20分钟):
- 分发音乐器材,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尝试演奏。
-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简单的音乐,可以是拍打节奏、摇晃铃铛等。
4. 音乐游戏(15分钟):
-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椅子、跳舞比赛等。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5. 结束(5分钟):
- 播放一段安静的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
-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活动,幼儿们不仅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还通过参与音乐创作和游戏,提高了他们的听力、观察力和社交技巧。同时,这堂音乐活动也为幼儿园今后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参考。
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引言: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中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文将介绍一堂中班幼儿的音乐活动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游戏和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曲目。
3. 音乐器材,如小鼓、木琴等。
4. 图片或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让幼儿坐成圆形,引导他们回顾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活动。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感知(15分钟):
- 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等。
- 利用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音乐中的元素,如高低音、快慢节奏等。
3. 音乐创作(20分钟):
- 分发音乐器材,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尝试演奏。
-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简单的音乐,可以是拍打节奏、弹奏木琴等。
4. 音乐游戏(15分钟):
-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音乐游戏,如音乐猜谜、音乐传球等。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5. 结束(5分钟):
- 播放一段安静的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
-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游戏体验。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音乐活动,幼儿们不仅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还通过参与音乐创作和游戏,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这堂音乐活动也为幼儿园今后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参考。
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三
咚咚锵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 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 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 听辩节奏游戏。
(1)节奏传递游戏
(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
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2. 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最后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