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优质3篇】

时间:2014-08-05 05:50: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幼儿的行为和情绪表达方式对其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幼儿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对其自身和周围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篇将对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期是相对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在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幼儿常常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例如,当幼儿感到不满或不舒服时,他们可能会以推搡、咬、打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此外,幼儿还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当遇到挫折或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很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中存在家暴、亲子关系不良等问题,会增加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其次,幼儿所处的社交环境也对其行为产生了影响。在同伴互动过程中,幼儿可能受到其他幼儿的攻击或排斥,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以自我保护。此外,幼儿在学校或幼儿园中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措施也会对其行为起到重要影响。

针对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首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家长和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不满,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其次,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产生攻击性行为。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规范和引导,让他们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总之,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了解其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与幼儿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和行为调节机制,促进其全面发展。

篇二: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现象,对于幼儿自身和周围环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本篇将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原因分析和干预措施等方面,对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初步探讨。

首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其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幼儿正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试图探索和理解世界,但由于语言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常常通过身体接触和争斗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此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尚不成熟,他们往往难以抑制自己的冲动,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其次,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家庭存在家暴、亲子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幼儿更容易模仿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此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与同伴互动和社交环境有关。如果幼儿在同伴中受到排斥或被攻击,他们可能会以攻击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同时,教育方式和管理措施也对幼儿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过于严厉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针对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首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不满,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其次,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产生攻击性行为。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规范和引导,让他们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综上所述,个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了解其发展特点、原因和干预措施,对于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和行为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与幼儿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 篇三

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我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每一个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这个形成原因是个人在一定环境和个体特征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幼儿园,幼儿与同伴之间自主、轻松的相处过程中,幼儿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表现。在这座宽松的环境下,攻击性行为能够比较自然的表现出来。

一、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分析

既然每一个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我采用个案观察来初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个案的研究是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具体分析其行为的形

成原因,找到预防、干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办法。

(一)个案一

泉泉的攻击性行为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泉泉是班上的一个5岁孩子,他的自制力比较弱,且缺少与同伴的沟通,常常把别人的善意理解为挑衅行为,导致出手伤人。在班级活动时,经常有小朋友向我告状:泉泉又打人了。

事件:2011年11月18日,泉泉和贝贝在一起玩玩具,有小朋友来找我告状“泉泉打贝贝了。”我赶快过去,看到贝贝手上有一道抓痕,我问泉泉:“你为什么打他?”泉泉说:“是他先打我的。”贝贝听到了委屈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张老师,我没有打他,我只是拿玩具的时候发现一个好玩的,这样不小心碰了他一下,想让他和我一起玩。”我又把泉泉叫到一边,问他“你刚刚说贝贝打你一下,你能不能告诉我她是怎么打的?打到你哪了?”泉泉就给我指了指手。我就告诉他贝贝不是在打你,只是想拍拍你的手,想和你做好朋友一起玩。你可以给他说“不要拍我的手,老师说了要用好听的声音说我想和你一起玩!”之后我又把贝贝叫到我身边,经过了解,贝贝的动机确实如我猜测的那样,于是就告诉她下次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不一定要用手碰到他们的身体,可以用好听的声音告诉别人我想和你一起玩。她点了点头有继续和小朋友去玩了。

发生在泉泉身上的,像这样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从习性学观点来说,类似泉泉这种反抗同伴“欺辱”的攻击也是源于人的一种自我生物保护本能。社会认知模式理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理解而引起的,对于攻击性行为来说,个体所面临的社会情况的认知过程是攻击性行为的基础。多次的事件说明他敏感而明显的倾向于将同伴的肢体语言或信息当成了攻击性意义的信息,误解了信息本身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泉泉及家长的接触了解到一些情况,泉泉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很多次同伴只是想和他一起玩碰了一下他的手或其他部位,他就会觉得别人打他的意识,就会去打别人,结果每次都是别人被他打疼或打伤。让泉泉有这样的“反抗同伴欺辱”的意识,家庭教育方式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泉泉之前有过被同伴攻击的经历,泉泉动手攻击,他的妈妈就告诉他“有小朋友打你,就要打回去,不能吃亏。”类似这样的教育会导致攻击性意识的强化,是非常不可取得做法。由于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家长的消极教导是泉泉不断的强化着一个意识“我不能被别人欺负我”也使得他的保护意识尤为强烈。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是无可厚非的,但泉泉身上的这种意识太过于强烈了,导致别人亲近他的行为被他理解为欺负他打他。经过老师的开导,泉泉能很诚恳的向被他打伤的小朋友道歉,只是每次过不了多久,就又会有小朋友来告他,看了泉泉的心里是非常敏感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在同伴中是不受欢迎的,同伴会远离他,最终导致被同伴孤立,后果十分严重。

(二)个案二

琪琪的攻击性行为及形成原因分析,在学习时,接触到一个孩子琪琪,半年的观察中,我发现他在和别人较好的合作与分享的同时,存在着较强的攻击性行为。

事件一:2011年7月15日,琪琪给学校带来一个奇特的杯子,在课间的时候,他找到妍妍和他一起玩他的杯子,并请妍妍和他的杯子里的饮料,琪琪用很大力气把杯子拧开,自己一口没喝,先让妍妍喝,两个人一人一口,特别开心。我清楚地看到琪琪沉浸在喝同伴分享的快乐中,这种让人快乐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部分,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行为,是幼儿在交往中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事件二:2011年8月20日,琪琪的比武,琪琪是个活泼爱动的孩子,在下课的时候特别喜欢和小朋友打闹玩耍,并且他最乐于做的就是和别人比谁的武功厉害,谁的力气大。他为了展示自己的力气大,经常去打同伴,很多时候会把同伴弄伤,这一天就是因为栋栋说琪琪的力气没有自己大,结果琪琪就用比武的方法展示自己的力气,而这场比武是没有经过栋栋同意的,琪琪就开始打,结果不小心把栋栋的鼻子打伤了。和琪琪妈妈聊天时,了解到琪琪一直在练跆拳道,也有一些的成绩,经常受到妈妈、教练的表扬。平时,只要是说的和力气有关的话题,琪琪就特别感兴趣,琪琪已经有了良好的体能和竞争意识,琪琪的攻击性行为和他的分享行为有一定的联系,他本意想告诉同伴自己力气大很开心,但是,他用这样的伤害别人的方式得到强烈的满足感,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好的行为,并在成长中不断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攻击性会使他在交往方面不受同伴的欢迎,甚至在攻击性群体中使这样的行为得到强化和维持。

(三)个案三

涵涵的攻击性行行为及形成原因分析,涵涵是一个有些胆小却又极爱表现的孩子。我发现他在和同伴游戏时,表现的欲望特别强,但是方式是带有攻击性的。

事件:2012年3月2日 中午起床后,大多数幼儿喝过水在自己的活动区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涵涵和几个小男孩在教室的中间,一个个都在扮演铠甲勇士,在进行决斗。涵涵和其他小朋友决斗时,为了赢得旁边小朋友的掌声,每次发力都特别重,且越来越不像在玩耍,我赶忙过去说“铠甲勇士都累了,需要休息一会”。涵涵平时在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是每当来时叫到他是,他的声音又特别特别小,在和同伴游戏时却是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学铠甲勇士打人,并觉得自己很厉害。通过和他妈妈聊天,了解到涵涵在家里特别喜爱看铠甲勇士之类的动画片,且妈妈对他模仿这些行为还感到很开心,哪怕伤到其他小朋友了,妈妈也几乎不追究。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但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都充斥着许多暴力、攻击的镜头,甚至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卡通片也在宣传着暴力的情绪,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其今后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通过个案研究及对其他幼儿的普遍观察,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家长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过度的自我保护。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引导

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了解,发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下面的一些引导方法或许不太全面,我相信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会逐步补充的。

(一)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正确战胜挫折、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如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攻击和被攻击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满足幼儿心理的需要和愿望

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塑性较大,如果能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教育和疏导措施,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在孩子进步的前提下答应孩子的一些请求,如值日生、组长、班长。

(三)利用榜样培养幼儿自制力

幼儿期的孩子模仿力强、可塑性强,他们可以通过模仿他人或其他角色习得攻击性行为,同样我们也可以让幼儿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社会行为。老师可以用一些正面的例子,引导幼儿模仿加以学习,通过强化去形成固定的亲社会行为模式。孩子最好的朋友就是孩子,同伴间的好榜样往往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四)家园合作,我认为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需要幼儿园、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幼儿的攻击性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营造和谐的情绪氛围,理智的控制情绪,不粗暴的对待孩子,也不在孩子面前有争吵等行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渠道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孩子在家和幼儿园各个阶段的情况和行为表现,以便共同制定出适合孩子的策略,互相配合,共同关心孩子,发现其闪光点,并施以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对防止幼儿形成攻击性行为是十分有效的。

(五)引导幼儿学会合适的表现自己的方式及和他人沟通的方法

幼儿的很多攻击性行为是没有恶意的,正是由于一些沟通方式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因此,让幼儿学会怎样与别人沟通比教师家长生硬的制止他的攻击性行为要好很多。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应该及早发现及早纠正,以上是我对我接触的几个较为典型,让我感触较深的几个幼儿 “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初步探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学及早发现幼儿的行为,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引导、教育孩子,让他们的人生路上走的更长远更顺利。
个体幼儿攻击性行为初探【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