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实用5篇】

时间:2015-09-08 02:49: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一

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下面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首先,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和界限。家长和教师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明了的规则,如不说脏话、不打架等,并告诉孩子违反规则会有相应的惩罚。同时,也要设立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孩子遵守规则和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好的行为会受到肯定和奖励,坏的行为会有相应的惩罚。

其次,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榜样示范。孩子在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认同和鼓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并称赞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

另外,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让他们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如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模仿、引导和训练来进行。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任务和目标,鼓励他们逐渐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最后,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创造积极、和谐的环境。家庭和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孩子的行为表现和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此外,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尊重和合作。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包括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奖惩制度、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榜样示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引导和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二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也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和克制自己的关键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目标,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玩具等,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约定的习惯。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是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庭和学校的一些事务,如帮助打扫教室、分担家务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另外,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创造积极、和谐的氛围。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要注重父母和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模仿身边的大人的行为,因此,父母和教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示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包括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注重培养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以及父母和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引导和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三

  以身作则

  身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侧,给孩子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平时,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能够从小跟随家长好的行为习惯去成长,久而久之,也就培养了自身在某些方面的好习惯。

  及时指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做的不是姑息和无视,而是应该及时地提出,让这种错误被扼杀在萌芽中,以防再犯,从而日积月累形成不良习惯。

  给孩子以鼓励

  生活中,若是发现孩子在某些行为方面表现良好的话,要给以孩子鼓励和夸赞。这是帮助孩子懂得判断对错的有利途径。而且,这种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的动力。

  跟孩子一起改正

  做为家长,并不可能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好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跟孩子一起改正,另外,这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重在考验家长,家长如果教育方式正确,培养好习惯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方法有误的话,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和整体的教育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有所注重咯。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四

  1、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从幼儿的年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一些实际的体验来进行幼儿行为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

  2、利用值日生工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园中,各年龄班的幼儿都可以做一些值日生的工作,在值日的前一天做好值日生的交接工作(主要是值日生的标记),教师叮嘱其第二天提前到幼儿园,其工作主要有:

  (1)收拾整理室内环境,如擦桌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其它活动角等。

  (2)更换日历牌,记载晴雨表、报告本班缺席的小朋友。

  (3)给自然角的动物喂食并进行卫生清洁工作,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并除草、施肥。大班的幼儿还要记观察日记。

  (4)早操前检查小朋友们的服装是否整洁,冬天要脱去大衣,不要戴围巾、手套,检查小朋友们的鞋带是否系好,以免走路、做操时踩着鞋带出现意外。

  (5)吃饭前向全班小朋友报告饭菜名称:值日生可先到厨房观察饭菜(包括向炊事员询问饭菜的名称及吃这种饭菜的好处等),回活动室后,用语言描述(可以用猜谜语、儿歌、故事等形式)饭菜的特征,或用图画在黑板上画出所要吃的饭菜,并说明为什么要吃这种饭菜,语言要生动,画面要形象逼真,使大家既获取知识,又引起食欲。

  (6)协助教师为小朋友摆放餐具、分餐、添饭菜,饭后收拾餐具、整理桌椅、清洁地面。在参加值日生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锻炼了幼儿才干,其能力也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认可,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幼儿会得到快乐、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3、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园中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可以利用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等培养幼儿良好工作习惯。

  4、利用幼儿一日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不同年龄班级幼儿有具体的行为习惯标准,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我园特制定了《大、中、小各年龄阶段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及要求》,内容包括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等。注重从情感教育入手,坚持“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力求教育落到实处,坚持将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5、 利用环境熏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幼儿在园坚持做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与家庭相结合。没有家长的配合,往往教育目的就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让家长成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榜样。我们通过定期向每位家长发一些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文章、《家园共育手册》、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等,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帮助家长树立使孩子多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使幼儿在离园后的各种行为习惯也能得到持续性的培养和巩固。

  (2)让家长成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外教师。由于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任何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为实现教育目标,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做了大量的家长工作,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教养态度、方法,学习掌握幼教规律,提高科学育儿的自觉性,较好的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改进家庭教育,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良好的影响。

  (3)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养成的监督者。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此类问题:幼儿在园很有礼貌,各方面行为习惯都很好,可是一回家,其表现与在幼儿园判若两人,这主要是家园教育不一致造成的。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 篇五

  1、示范引领法

  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单纯的说教是行不通的,要让孩子知道做什么,看到怎么做,孩子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因为幼儿期的孩子处于好动、好模仿的时期,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校中,教师就是孩子行为的榜样。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获取各种信息和正负面的影响。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动作语言。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家长经常戏笑说:幼儿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教师为了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就要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新入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情感引导,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比如说整理文具,教师先引领学生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整理文具的基本方法。

  2、实践锻炼法

  行为形成来自实践,实践活动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他的交往、游戏、劳动等活动,都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契机。通过实践锻炼,让幼儿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联系、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例如“学做自己的事情,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是《课程指南》生活课程所要求的幼儿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怎样把这一要求转化为幼儿的行为呢?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不同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从而促进幼儿生活实践能力的发展。创建幼儿专用游戏室,在游戏室中,有专供娃娃睡觉、穿脱衣服、折叠被子的卧室;有招待客人、打电话、剪贴生活用品、制作果盘糖果的客厅;也有切切、洗洗、烧烧、煮煮的厨房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积极、自主地活动,有的幼儿乖乖地当起了“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里只有爸爸妈妈才去做的事情,他们也能完成,平时在家娇宠惯了的“孩子”也能听从爸爸妈妈的话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在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幼儿明确了应该如何去做,正确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

  3、赏识评价法

  俗话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他们常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对我的肯定或否定,并以此来界定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确而积极的评价可使幼儿从中不断地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反之,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幼儿行为正确时评价“你帮小弟弟穿衣服,真会关心人”、“小脸洗得这么干净,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等,会强烈的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而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雪糕皮扔进垃圾箱”、“你不要争抢玩具,要有谦有让,小朋友才愿意和你玩”等。

  4、家校联合法

  幼儿的行为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幼儿的生活空间是学校与家庭,要想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在校教一样,在家另一样。家庭与学校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只要家园密切的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教师要重视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利用定期开办的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有哪些【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