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听诊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5-04-06 09:16: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小“听诊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 篇一

活动名称:小小“听诊器”制作

活动目标:通过制作小小“听诊器”,让幼儿了解身体内部的运作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

1. 塑料漏斗

2. 透明塑料软管

3. 马克笔

4. 塞子

5. 纸杯

6. 剪刀

7. 胶带

活动步骤:

1. 导入活动: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医生是如何借助听诊器来了解病人身体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材料:向幼儿展示所需的材料,并解释每个材料的作用。

3. 制作听诊器:将塑料漏斗的较细一端与透明塑料软管连接,用胶带固定。在漏斗的底部剪一个小口,将剪下的塞子插入口中,作为听诊器的触头。然后将另一端的透明塑料软管插入纸杯中,用胶带固定。最后,用马克笔在纸杯上画上可爱的图案,让听诊器更有趣。

4. 活动体验:让幼儿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使用自己制作的听诊器来听取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鼓励他们观察和记录不同病人的听诊结果,让他们了解到不同身体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有何不同。

5. 分享和总结:让每个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制作听诊器的过程和使用体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延伸:

1. 观察身体其他部位的声音:引导幼儿使用听诊器观察和记录身体其他部位的声音,如腹部、背部等,让他们全面了解身体的运作。

2. 制作其他科学工具: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其他科学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亲自制作小小“听诊器”,还能够了解到医生在工作中使用听诊器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幼儿也能够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个活动既能够增加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小小“听诊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 篇三

小小“听诊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听诊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听诊器能把声音放大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究欲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卡纸、书、25~35厘米长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漏斗、手表、手机等。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周围有哪些声音?人的身体内部有什么声音?

  听一听,把耳朵贴在同伴的胸口上,有什么声音?与平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区别?身体里还有哪些声音也是很微小的?

  试一试。幼儿将卡纸卷成纸筒,将纸筒一端贴在同伴的胸口,将自己的耳朵贴在纸筒的`另一端,听一下心跳的声音,与耳朵贴在心口听到的心跳进行比较。

  做一个小小“听诊器”。把橡皮管一端套在漏斗上,若有空隙用彩泥固定。

  游戏:“听诊器”好用吗?

  (1)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用漏斗听同伴的心跳声,再用耳朵直接听,比一比用哪种方法更方便、听得更清楚。

  (2)请同伴原地做运动,再用自制“听诊器”听他的心跳声,比较一下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3)利用“听诊器”听同伴呼吸、肠蠕动等内脏发出的声音。

  应用“听诊器”去听周围的环境及身体内部发出的细小的声音,如手表、手机、喝水、咽唾液、呼吸等声音。

  六、注意事项

  1.应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小漏斗。橡皮管的长短应选择在25~35厘米之间。

  2.橡皮管和漏斗衔接不密封,可以用橡皮泥或胶带密封。

小小“听诊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