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优选3篇)

时间:2018-09-07 05:50: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 篇一

【导语】

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既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本篇教案以物体间的空隙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空隙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2. 观察物体间的空隙对物体的影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 物体:盒子、木块、玻璃球等。

2. 工具:尺子、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了物体间的空隙。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思考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二、探究(15分钟)

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例如盒子、木块、玻璃球等。

2. 让幼儿自由选择两个物体,并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空隙。

3. 引导幼儿思考空隙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例如:“这个空隙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这个物体和那个物体之间会有空隙?”等。

三、实践(20分钟)

1. 给每个幼儿发放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不同形状的结构。

2. 让幼儿观察搭建好的结构中是否存在空隙,并思考空隙对结构的影响。

3. 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四、总结(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2. 让幼儿分享空隙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空隙可以让物体通过、空气流动等。

3. 结合幼儿的观察和思考,总结物体间的空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拓展(10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环境中的物体间的空隙,例如窗户、门缝等。

2. 让幼儿思考其他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物体间的空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不仅了解了空隙是如何形成的,还思考了空隙对物体的影响。同时,通过引导和交流,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更加主动地观察和思考物体间的空隙,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 篇二

【导语】

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好机会。本篇教案以物体间的空隙为主题,通过让幼儿观察和实践,引导他们思考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空隙对物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2. 观察物体间的空隙对物体的影响。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 物体:盒子、木块、玻璃球等。

2. 工具:尺子、积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了物体间的空隙。

2. 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思考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二、探究(15分钟)

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例如盒子、木块、玻璃球等。

2. 让幼儿自由选择两个物体,并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空隙。

3. 引导幼儿思考空隙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例如:“这个空隙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这个物体和那个物体之间会有空隙?”等。

三、实践(20分钟)

1. 给每个幼儿发放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不同形状的结构。

2. 让幼儿观察搭建好的结构中是否存在空隙,并思考空隙对结构的影响。

3. 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四、总结(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

2. 让幼儿分享空隙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空隙可以让物体通过、空气流动等。

3. 结合幼儿的观察和思考,总结物体间的空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拓展(10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环境中的物体间的空隙,例如窗户、门缝等。

2. 让幼儿思考其他物体间的空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物体间的空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不仅了解了空隙是如何形成的,还思考了空隙对物体的影响。同时,通过引导和交流,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更加主动地观察和思考物体间的空隙,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 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间的空隙(大班)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三、适用对象

  大班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

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之物体间的空隙(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