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经典3篇】

时间:2019-05-03 08:47: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篇一

标题: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字母“O”并掌握其发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大字母卡片“O”。

2. 小猴卖“O”游戏道具(包括小猴子、水果卡片和篮子)。

3. 音乐播放器。

4. 彩色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大字母卡片“O”,引导幼儿认识字母“O”并复习其发音。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说出“O”字母开头的单词,如“orange”、“octopus”等,并让幼儿模仿发音。

二、游戏介绍(5分钟)

1. 教师介绍游戏内容:小猴卖“O”。教师扮演小猴子,幼儿扮演顾客。

2. 教师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猜水果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首字母。然后,教师将水果放入篮子中。

三、游戏操作(15分钟)

1.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彩色纸和一支颜料笔。

2.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彩色纸上画一个大大的“O”。

3. 幼儿将自己画的“O”剪下来,放入篮子中。

4.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小猴卖‘O’,谁要买啊,小猴卖‘O’,谁要买啊。”并模仿小猴子的声音。

四、游戏延伸(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幼儿辨认和说出卡片的形状名字。

2.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代表要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尽量多的“O”字母物品,并放入篮子中。

3.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数数,看哪个组找到的“O”字母物品最多。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强调字母“O”的发音和形状。

2. 教师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参与,并鼓励幼儿继续学习字母和形状。

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篇二

标题: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字母“O”并掌握其发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大字母卡片“O”。

2. 小猴卖“O”游戏道具(包括小猴子、水果卡片和篮子)。

3. 音乐播放器。

4. 彩色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大字母卡片“O”,引导幼儿认识字母“O”并复习其发音。

2. 教师与幼儿一起说出“O”字母开头的单词,如“orange”、“octopus”等,并让幼儿模仿发音。

二、游戏介绍(5分钟)

1. 教师介绍游戏内容:小猴卖“O”。教师扮演小猴子,幼儿扮演顾客。

2. 教师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猜水果的名字,并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首字母。然后,教师将水果放入篮子中。

三、游戏操作(15分钟)

1.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彩色纸和一支颜料笔。

2.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彩色纸上画一个大大的“O”。

3. 幼儿将自己画的“O”剪下来,放入篮子中。

4.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小猴卖‘O’,谁要买啊,小猴卖‘O’,谁要买啊。”并模仿小猴子的声音。

四、游戏延伸(15分钟)

1.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幼儿辨认和说出卡片的形状名字。

2. 教师让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代表要在一定时间内找到尽量多的“O”字母物品,并放入篮子中。

3.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数数,看哪个组找到的“O”字母物品最多。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强调字母“O”的发音和形状。

2. 教师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参与,并鼓励幼儿继续学习字母和形状。

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

  (1)出示教具小猴,并甩以下开始语引起幼儿兴趣,“

  (2)演示教具,讲述故事,并向幼儿提出下列问题,事一开始讲了什么?了哪些伙伴?它们买“O”干什么用?要

求幼儿思考:小猴的店里除了这几个小动物来买圈外,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买图?它们买的圈是什么? 小猴的百货店来了哪几位顾客?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小猴有没有让他们满意地买到了所需要的东西?

  (3)第H遍讲述故事,并用提问方式开启幼儿思路:小猴卖给他们的“O”各是什么?

  讲述完毕后,出示小鸭,提问:“你知道小鸭买的‘O’是什么东西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小鸭手里的“O”换成游泳圈。

  第二层次:理解、体验文学作品主要活动1一物多玩——圈准备每个人一个圈及一个猫的头饰。教师以开始语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我到小猴开的百货店买了许多个圈,请小朋友用因做游戏,看谁能开动脑筋,把手里的因玩出不同的玩法。”接着教师启发幼儿创造性的玩圈,如开汽车、滚圈。套图、转圈、拼圈、跳圈等,并鼓励幼儿合作玩圈。然后,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玩圈的',井表演给大家看。最后开展游戏“老鼠和猫”。请一名幼儿扮老猫,戴上头饰,其他幼儿扮老鼠,挎着篮子(圈)到处跑,作偷东西状,并念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瞄瞄瞄,猫来了,跳进洞里,把门关起来。”当听见“瞄哨瞄,猫来了。”老鼠放下图把它当成洞,跳进去,将圈从脚下套至头顶,两手举好,关好门。猫来敲门,把没关好门或乱动的老鼠抓起来。猫走了,老鼠出洞,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可玩数次。讲讲在家里见到哪些圆的伙伴,在别的地方见过哪些圆的伙伴,它们是什么?最后,玩“到小猴家买图”的游戏,让一名幼儿讲讲自己要买的“O”是干什么用的,让另一名扮演小猴的幼儿猜出他要买什么。从(小猴卖“O”)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来看,教师将其分为“介绍作品”、“理解、体验文学作品”、“迁移作品的经验”、“扩展想象与用语言表达”四个教学层次。教师通过让幼儿听“O”的故事,玩圈。找圈、贴圈,编关于圈的故事,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了直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中班活动小猴卖“O”教案【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