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初三语文教案 篇一
【导语】
《捕蛇者说》是余光中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捕蛇者的生活与心理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性的思考。本教案将通过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意义以及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诗歌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捕蛇者说》中的意义及作者的写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诗歌结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预测:通过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相关的词语和意象。
2. 引入诗歌:给学生播放《捕蛇者说》的音频,让学生聆听诗歌的朗诵,并观察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二、诗歌分析
1. 诗歌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韵律和押韵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2. 诗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捕蛇者的心理变化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诗歌欣赏
1. 朗读练习: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感悟分享:让学生交流诗歌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引导他们发表对诗歌的个人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类似的诗歌。
2.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与自然相关的诗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捕蛇者说》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创作练习和其他诗歌的欣赏,也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捕蛇者说》初三语文教案 篇二
【导语】
《捕蛇者说》是余光中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捕蛇者的生活与心理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性的思考。本教案将通过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意义以及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诗歌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捕蛇者说》中的意义及作者的写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诗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诗歌结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预测:通过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相关的词语和意象。
2. 引入诗歌:给学生播放《捕蛇者说》的音频,让学生聆听诗歌的朗诵,并观察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二、诗歌分析
1. 诗歌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韵律和押韵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2. 诗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捕蛇者的心理变化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诗歌欣赏
1. 朗读练习: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练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感悟分享:让学生交流诗歌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引导他们发表对诗歌的个人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类似的诗歌。
2.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与自然相关的诗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捕蛇者说》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创作练习和其他诗歌的欣赏,也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捕蛇者说》初三语文教案 篇三
《捕蛇者说》初三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重 点】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难 点】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读、研讨 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预习问题)
1. 完成“配套练习”1、2,并阅读3中的.相关材料,了解作者及其背景,提炼出重要信息记下来。
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柳宗元___代文学家,字___,世称___。柳宗元和___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
2.给下列字注音
人啮( ) 御( ) 得而腊( )之 挛踠( )瘘( )疠( ) 当( )其租入 嗣( )几( )死者 戚( ) 莅( )事者 日蹙( )殚( ) 转徙( ) 顿踣( ) 呼嘘( )曩( ) 悍( )吏 隳( )突恂恂( )而起缶( ) 谨食( )之 苛( )
政 孰()知 以俟( )夫观人风者2. 对照文下注释,尝试进行翻译,不懂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双基练习)简介文体和作者:
1、自读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2、范读课文。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二)、学习课文
1、疏通文意。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课文大意。
2、纠正学生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三)、学生质疑性朗读课文。
1、从课文第一段起,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内容,请老师解答,同学们做好课文旁批。
2、教师答疑,每解决一段,同学们便朗读一段。
3、解释下列句意:
以啮人,无御之者
若毒之乎 饥渴而顿踣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吾恂恂而起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苛政猛于虎也
4、回答下列问题:
①余悲的是: ②余信的是:
③余明的是: ④余期望的是:
5、对作者所期望的,我们应怎样理解?
(四)、展开竞读。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四段。
2、学生试背课文第四、五两段。
三、复习巩固(课堂检测为主、课后练习为辅
、完成配套练习课堂练习部分
四、学 后 思(学生)
五、教 后 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