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叠衣服的能力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技巧,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叠衣服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素材准备:衣服、折叠板、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一张展示叠衣服的图片或观看叠衣服的视频。
2. 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这种场景?你们觉得叠衣服有什么用处?
3. 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
二、呈现(10分钟)
1. 准备一件简单的衣服,向幼儿展示如何叠衣服。
2. 指导幼儿观察你的动作,介绍叠衣服的基本步骤。
3. 逐步演示叠衣服的方法:展开衣服,平整衣服,按照折痕进行叠叠。
4. 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件衣服和一个折叠板。
2. 让幼儿自己尝试叠衣服,老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
3. 观察幼儿的动作,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播放叠衣服的视频资源,让幼儿参考学习。
四、总结(5分钟)
1. 让幼儿展示他们叠好的衣服。
2. 对幼儿的叠衣服进行评价和表扬。
3. 引导幼儿总结叠衣服的基本步骤。
五、延伸活动(10分钟)
1. 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叠衣服比赛。
2. 比赛结束后,进行评选出最整齐的衣服,给予奖励和表扬。
3. 进行小结,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比赛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幼儿们在叠衣服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叠衣服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在延伸活动中,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和认真地完成任务。这个教案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二
标题:通过叠衣服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通过叠衣服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和思考
素材准备:衣服、折叠板、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件叠得不整齐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件衣服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3. 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
二、呈现(10分钟)
1. 准备一件衣服,向幼儿展示如何叠衣服。
2. 指导幼儿观察你的动作,介绍叠衣服的基本步骤。
3. 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并引导幼儿从细节中发现问题。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件衣服和一个折叠板。
2. 让幼儿自己尝试叠衣服,老师在一旁观察和指导。
3. 观察幼儿的动作,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引导幼儿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总结(5分钟)
1. 让幼儿展示他们叠好的衣服。
2. 对幼儿的叠衣服进行评价和指导。
3. 引导幼儿总结叠衣服的注意事项,包括细致观察和改进方法。
五、延伸活动(10分钟)
1. 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叠衣服比赛。
2. 比赛结束后,让幼儿互相检查对方叠好的衣服,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进行小结,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比赛中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叠衣服的基本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细致观察力和注意力。在练习过程中,幼儿们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叠衣服的过程,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这个教案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引导幼儿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延伸活动中,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和认真地完成任务。这个教案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三
设计背景
有不会叠衣服,乱放衣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2.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叠衣服
难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挂图两幅(一幅“一名幼儿晨间锻炼后把外衣脱下,整齐叠好放入橱柜;另一名幼儿则随手将衣服扔进橱柜”,二幅“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兴兴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乱扔,找不着衣服急哭了”)。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手会做哪些事?
你用勤劳的小手做过哪些事?
二、展开部分
1.观看第一幅挂图,并讨论:哪个幼儿做的好?从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2.观看第二幅挂图,明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图中发生什么事了?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那么,小朋友脱下衣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教他,帮助他好么?
3.学习折叠衣服的儿歌,练习正确叠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叠衣服。
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活动延伸:专门整理出一个橱柜,供用幼儿存放叠好的衣服,引导幼儿分类摆放衣物。
附儿歌:
叠衣服
两扇小门关关紧,两只衣袖中间包,衣领向下弯弯腰,整整齐齐放放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学习叠衣服,并将衣服放在指定地方。
活动准备:
每幼儿一件开襟衫(连帽子的);桌面清理干净;自编儿歌《叠衣服》一首。
组织形式:
分组进行。
活动过程:
1、确认衣服各部分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帽子、领子、前衣襟、后背、袖子。
2、听儿歌、看慢动作示范:
老师一边说儿歌,一边按儿歌说到的顺序动手叠衣服,同时强调重点、难点(肩、背部拉平,两个门襟对齐、衣下摆对齐等)。
3、在儿歌的引导下,幼儿跟老师一步一步学着叠,并巡回观察,必要时亲手指导孩子,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请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按老师的指令,将叠好的衣服交给保育员老师。
5、活动结束后,鼓励小朋友听、说儿歌,熟记儿歌内容,方便以后叠衣服顺利进行。
附儿歌:《叠衣服》
衣领提起,后背放平,
找准中线,衣襟拉展,
衣袖拉平,上下合抱,
帽子点头,衣服弯腰,
两手端平,放衣柜中。
《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五
1. 活动目标:
①学习叠衣服,并摆放整齐
②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
2. 活动准备:
幼儿的上衣外套、裤子和袜子
3. 活动过程:
①教师讲述故事《一只袜子》,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小朋友听听看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教师把故事有表情地讲两遍,(第一遍时提问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第二遍提问:
“为什么小朋友的一只袜子找不到了?(因为晚上睡觉时,小朋友把脱下的衣服和袜子乱扔)
“小朋友的袜子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裤眼里)
为什么以后小朋友睡觉前总是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摆放整齐?(早晨起床穿衣服方便,养成生活的好习惯)
④请幼儿谈谈:自己睡觉时,脱下来的衣服是怎样放的?需要在认衣服时,都是怎样做的?
让幼儿知道每天睡觉脱衣后,把衣服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⑤教幼儿叠衣服:
⑥教师示范讲解叠衣服的方法
⑦请部分幼儿上讲台分别练习叠上衣,叠裤子,叠袜子。
4.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以后正确的折叠衣服并摆放好。
《我会叠衣服》幼儿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去帮助他们吧。
活动延伸:
经常带领幼儿到小班帮助他们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