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一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逐渐开始表现出自己想要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愿望。其中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就是自己吃饭。自己吃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健康饮食的概念。因此,本篇将为幼儿园小班的教师们提供一个《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吃饭。
2. 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享食物。
二、教学准备:
1. 餐具:小碟子、小勺子、小叉子等。
2. 食材:蔬菜、水果、主食等。
3. 清洁用具:水、肥皂、毛巾等。
4. 教具:图片、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孩子认识不同食材的名称和颜色,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2. 教导孩子正确使用餐具,如如何握勺子、叉子等。
3. 组织孩子参与制作简单的小食物,如水果沙拉、三明治等。
4. 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共享食物,让他们体验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5. 教导孩子吃饭时要坐直、咀嚼慢等正确的饮食习惯。
6. 培养孩子的饮食卫生意识,教导孩子洗手的重要性。
7. 制作图片或卡片,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吃饭的场景,鼓励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餐桌礼仪。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完成自己吃饭的情况,评价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2. 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通过这个《自己吃饭》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吃饭,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协作精神。让孩子们在健康的饮食环境中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二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们逐渐开始表现出自己想要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愿望。其中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就是自己吃饭。通过自己吃饭,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独立性,还可以学会健康饮食的概念。为此,本篇将为幼儿园小班的教师们提供一个《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完成自己吃饭的能力。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 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享食物。
二、教学准备:
1. 餐具:小碟子、小勺子、小叉子等。
2. 食材:蔬菜、水果、主食等。
3. 清洁用具:水、肥皂、毛巾等。
4. 教具:图片、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
1. 引导孩子们认识不同食材的名称和颜色,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2. 教导孩子们正确使用餐具,如如何握勺子、叉子等。
3. 组织孩子们参与制作简单的小食物,如水果沙拉、三明治等。
4. 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共享食物,让他们体验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5. 教导孩子们吃饭时要坐直、咀嚼慢等正确的饮食习惯。
6. 培养孩子们的饮食卫生意识,教导孩子们洗手的重要性。
7. 制作图片或卡片,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吃饭的场景,鼓励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餐桌礼仪。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孩子们完成自己吃饭的情况,评价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2. 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通过这个《自己吃饭》健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吃饭,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协作精神。让孩子们在健康的饮食环境中成长,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用小勺自己进餐。
2、初步了解吃饭的常识,学会不挑食。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勺、碗、蝶等餐具;小熊、小猫、小狗、小猴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操作动物头饰,以情境表演《小熊请客》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
(2)提出问题:
①小熊邀请了哪些小动物到它家来做客?
②小熊把饭、菜装在什么地方?
③小动物们是怎么吃饭的?
2、引导幼儿利用小勺、碗、碟,模拟练习使用小勺自己进餐。
3、指导幼儿操作《谁对谁不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吃饭时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并贴上"哭脸"或"笑脸"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用纸盒、可乐瓶等材料自制嘴巴大小不一的娃娃,提供小勺、珠子、米粒、花生、豆类等,让幼儿反复练习使用小勺。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餐具,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幼儿自己进餐,达到家园要求一致。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己独立就餐的好习惯。
2、让幼儿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活动准备:
餐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看幼儿读物,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的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饭)请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进餐的时候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呢?
2、教师:贝贝是怎么样吃饭的呢?这样好不好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一说。)
小结:贝贝没有自己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还需要妈妈来喂,这样是不对的哦,小朋友应该要养成自己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3、教师:亮亮吃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这样做对吗?
小结:亮亮吃饭的时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势不对,所以桌上总会洒出饭菜来。
4、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红红是怎样吃饭的呢?她吃饭的时候对不对呢?
小结:红红坐得很端正,会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三位小朋友地,谁吃饭的习惯最好呢?谁做得最好,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好的进餐习惯,并教育幼儿应该向红红学习,自己吃饭,并且能够坐得端正、吃得干净。)
(二)教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会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吃饭的时候是会和谁一样呢?你们自己有没有一个好的进餐习惯呢?
2、教师: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安安静静,不把饭菜洒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教师进行示范,请个别幼儿进行练习操作。
(三)教育幼儿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不吵闹,要高高兴兴地吃饭,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壮,长得好!
(四)学念儿歌《吃饭》。
坐在小桌边,宝宝学吃饭,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饭,一口菜,干干净净全吃完。
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得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2、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生活区角活动:舀小勺
2、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小镜子若干、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1、感知讨论
(1)餐厅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用环境隐性的教育手段,让幼儿潜移默化感知,吃饭要自己吃。
(2)演示"学用小勺"。
(3)照镜子"我们的牙齿真能干"建议可利用吃点心时,发给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先张开小嘴照一照,看见嘴巴里有牙齿和咽喉部等。
2、实践操作
(1)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类豆粒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舀小勺,掌握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2)幼儿餐点时,注意督促提醒幼儿要正确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进嘴里,要细嚼慢咽。对特殊幼儿,先要求会嚼会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反馈在活动后,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时搞一些小奖励,对那些能独立吃完自己一份饭莱的幼儿送以小奖品,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通过家园之窗,向家长进行幼儿独立进餐要求的宣传,要求幼儿在家在园一个样,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尽可能坚持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随时保持家园联系,沟通了解幼儿进餐的情况。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
幼儿园小班《自己吃饭》健康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活动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要独立进餐。
2、懂得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设备。
3、筷子、各种小点心。
活动过程:
一、童年的回忆
1、以“大风车俱乐部”节目形式展开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导入活动:让我们看看你们小时候是用什么吃饭的?
3、播放多媒体,幼儿观看多媒体中的.图象。
4、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讲讲不同的年龄时
期分别是怎样进餐的。
二、自己吃饭真能干
1、利用点心时间开个“大风车餐厅”,准备各种食物和餐具。
2、餐前,请幼儿讲讲:文明用餐的常规和礼仪。
3、在游戏中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自己吃饭真能干》
小朋友,来吃饭,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
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