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精简4篇】

时间:2019-02-04 04:13: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篇一

标题:《探索微观世界——放大镜的神奇魔力》

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将引导孩子们通过使用放大镜来探索微观世界。通过观察放大镜的特点和运用,开启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目标:

1. 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观察不同物体放大后的细节,并学会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放大镜:每个小组准备一把放大镜。

2. 不同物体:如花瓣、昆虫、小石子等。

3. 放大镜使用指导卡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活动过程:

1. 导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不同物体,并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细节。如:观察花瓣上的纹理、昆虫身上的颜色等。

2. 引入:出示放大镜,向孩子们解释放大镜的原理,即通过透镜的凸透镜面放大物体。

3. 操作演示:老师演示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同时解读观察结果,鼓励孩子们提问和参与。

4. 小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把放大镜和不同物体。让他们自己操作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5.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

6. 总结归纳:引导孩子们总结放大镜的作用和用途,并归纳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活动延伸:

1. 制作放大镜手工:让孩子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放大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更多物体:引导孩子们继续使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物体,拓展他们的观察范围。

3. 制作观察记录本:让孩子们用绘画和文字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放大镜探索微观世界,开启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和交流分享,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的科学活动将持续开展,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索之旅奠定坚实基础。

(篇一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篇二

标题:《放大镜的魅力——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引言: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将利用放大镜来探索昆虫世界。通过观察昆虫的特点和细节,让孩子们了解昆虫的生态和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活动目标:

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观察昆虫的外形、运动和行为,并学会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活动准备:

1. 放大镜:每个小组准备一把放大镜。

2. 昆虫标本:如蝴蝶、蜻蜓、蚂蚁等。

3. 昆虫图鉴:用于介绍和分类昆虫的工具书。

活动过程:

1. 导入:出示昆虫标本,向孩子们介绍昆虫的特点和分类。鼓励他们提出对昆虫的问题和好奇心。

2. 引入:出示放大镜,向孩子们解释放大镜的原理,并说明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

3. 观察昆虫标本:老师带领孩子们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并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外形、运动和行为。

4. 昆虫图鉴介绍: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昆虫图鉴,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不同种类的昆虫,并与孩子们一起查找和分类。

5. 小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把放大镜和昆虫标本。让他们自己操作放大镜观察昆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6.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讨论。

7. 总结归纳:引导孩子们总结放大镜的作用和用途,并归纳昆虫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活动延伸:

1. 室外昆虫观察:带领孩子们到室外观察昆虫,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制作昆虫模型:让孩子们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昆虫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昆虫故事分享:让孩子们分享关于昆虫的故事和趣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结语: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放大镜观察昆虫,发现了昆虫的奇妙世界,了解了昆虫的特点和分类。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和交流分享,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样的科学活动将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为他们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奠定坚实基础。

(篇二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若干纸片、纸板。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六、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篇四

  设计思路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如果以“放大镜”开展一个探索活动,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在设计之初聚焦的问题。

  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能够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激活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心。

  从功用来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

  2.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部分,可以发现探究的目标有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喜欢探究是前提;方法能力——探究,是关键性目标;在探究中,周围事物和现象是载体目标。本活动的环节设计紧扣这三个维度,用想象激活幼儿的好奇;用使用工具、尝试操作、积累探索能力之一的“观察”经验,伴随前两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对周围事物和对放大镜等有了新的经验。应该说,这也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种解读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正确使用放大镜的经验。

  2.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3.欣赏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猜想

  关键提问:

  1.看,想象一下,这像什么?

  它是一种动物所拥有的,猜想一下,可能是谁拥有的呢?

  【设计意图:先观察然后想象,想象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再次观察,而且能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总结要素:

  *教师肯定幼儿的想象,如:这像某某,某某很漂亮,它是蝴蝶的翅膀。

  *引出产生奇妙视觉效果的工具:放大镜。如:这是高倍放大镜,它能放大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看得更清晰。

  关键提问:

  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段鸟鸣声)

  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设计先听后想象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二,幼儿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视觉效果,幼儿会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对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总结要素:

  *再次引出放大镜。如: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看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提问: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总结要素:

  *肯定并归纳幼儿在比较中的发现。

  *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辅助提问:

  *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总结要素:

  *(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镜

  关键提问:

  1.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2.操作

  观察要素:

  *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3.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样的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请看——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美链接,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当对着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就会显得美丽异常。

  五、结束

  孩子们,我们也来做放大镜,把微笑和友好传给一个人、两个人、传给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爱就会越放越大,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播放图片的同时插入音乐)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精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