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举办科学活动的设计 篇一
科学活动名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共4周。
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和户外环境。
活动人员:幼儿园老师、幼儿和家长。
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的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标本、昆虫模型等。
2. 针对每个周题目准备相关的故事书籍、图片和视频。
3. 准备户外活动的安全措施,如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器材。
活动流程:
第一周:观察植物
1. 周一:老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并介绍观察植物的方法。
2. 周二至周四: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并用放大镜观察花朵、叶子等细节。
3. 周五:幼儿家长参与,一起观察幼儿带回家的植物标本,并进行简单的植物分类。
第二周:探索昆虫
1. 周一:老师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并观察昆虫模型。
2. 周二至周四:幼儿观察幼儿园周边的昆虫,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3. 周五:幼儿家长参与,一起观察幼儿带回家的昆虫标本,并进行简单的昆虫分类。
第三周:探索天空
1. 周一:老师介绍天空的基本知识,并观察不同天气的图片。
2. 周二至周四:幼儿观察天空的变化,记录天气情况,并绘制简单的天气图。
3. 周五:幼儿家长参与,一起观察天空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第四周:实验探索
1. 周一:老师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周二至周四: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变态实验、冰的融化实验等。
3. 周五:幼儿家长参与,一起进行实验观察和总结。
活动评估:每周根据幼儿的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和参与度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总结: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幼儿们增加了对大自然的了解,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增强了家园合作,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举办科学活动的设计 篇二
科学活动名称:动手制作简易发电机
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发电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了解电的基本原理。
活动时间:1次课时。
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
活动人员:幼儿园老师、幼儿。
活动准备:
1. 准备相关的材料,如铁丝、铜线、磁铁等。
2. 准备简单易懂的制作图纸和步骤说明。
活动流程:
1. 老师介绍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并展示一个简易的发电机模型。
2. 老师给每位幼儿发放所需材料,并解释制作步骤。
3. 幼儿按照图纸和步骤说明,亲自动手制作发电机。
4. 老师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5. 幼儿完成制作后,老师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6. 幼儿自由探索发电机,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改进发电效果。
7.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和总结,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会。
活动评估:根据幼儿的参与度、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总结:通过亲手制作发电机的活动,幼儿们不仅增加了对电的基本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自由探索和分享,幼儿们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这样的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举办科学活动的设计 篇三
幼儿园小班举办科学活动的设计
一、目标:
2、初步尝试记录。
二、准备:
1、已玩过落体游戏。
2、羽毛、塑料积木、纸条、树叶、自制降落伞若干。
3、五张记录表。
三、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2、摆弄落体进行感性探索。
(1)、请幼儿选择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落下来的情景。
(2)、进行讨论。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的物体落下来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3、落体的方法记录。
(1)、请一位幼儿选择一样物体,先观察它落下来的样子,再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2)、让幼儿自己玩玩、试试其余物体,观察不同物体下落时的`有趣观象,并尝试用画画的方法记录。
(3)、逐一出示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记录的样子是怎样的。
3、集体交流。
四、延伸活动:
玩一些落体游戏,如“托气球游戏”“吹鸡毛游戏”等,启发幼儿观察落体运动现象,并想办法吹起下落的鸡毛,托起下落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