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教育案例【推荐4篇】

时间:2016-01-04 08:22: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 篇一

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爱和照顾,还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就是一位教师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的案例。

在某幼儿园的小班中,有一位叫做李老师的教师,她非常擅长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她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一直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他总是对动物和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知识。

李老师观察到了小明的这种兴趣,并且决定利用它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她为小明准备了一系列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学习活动。首先,她在教室中设置了一个小型花园,让孩子们亲自种植并照顾植物。她还带领孩子们去动物园参观,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种动物,并且给他们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还鼓励小明主动提问并回答其他孩子的问题。她知道通过互动和讨论,小明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培养他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每个学习活动的结束,李老师会给予小明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小明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了解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知识,而是开始主动探索更深入的学习内容。他积极参加图书馆的活动,并主动与其他孩子分享他的学习成果。

李老师的教育案例展示了一位教师如何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她通过观察和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这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持久性。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 篇二

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引导者。他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并且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处理自己的情绪。下面就是一位教师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的案例。

在某幼儿园的小班中,有一位叫做张老师的教师,她非常擅长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在她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芳的女孩,她常常因为小事发脾气,并且经常哭闹。张老师观察到了小芳的情绪问题,并且决定帮助她处理这些情绪。

在每天的课堂时间中,张老师特地设置了一个情感教育的环节。她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且教导他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小芳发脾气或者哭闹的时候,张老师会安静地留在她的身边,给予她关爱和安抚,同时教导她如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除了课堂中的教育,张老师还与小芳的家长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她向家长详细了解小芳在家中的表现,并且与家长一起制定了一套适合小芳的情绪管理计划。家长也积极配合,给予小芳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芳逐渐学会了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她不再频繁发脾气和哭闹,而是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和交流。她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并且在学习和社交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张老师的教育案例展示了一位教师如何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并且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处理自己的情绪。她通过设置情感教育环节和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为小芳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情感发展环境。这不仅帮助小芳解决了情绪问题,还促进了她的全面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 篇三

  开学来班里新入了几名幼儿,多是三岁刚过。他们自理能力较弱,穿脱衣物、入厕盥洗都很依赖成人。大班额的情况下,每日户外活动前为幼儿整理服装费时费力,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些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帮我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

  在这些年带班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特别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平时吃喝拉撒等都是由老人包办,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的思想。再看班上几个能力弱的孩子,魏新怡依赖于奶奶,每天入园都抱着奶奶不让走。奶奶告诉老师孩子不会吃饭,希望老师照顾;沙诗航每每入厕后都喊老师帮忙提裤子,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家伙平时总偷懒,自己会做的事也总央求家长代办,诸如提裤子等事她还是会做的。了解了情况,我有了锻炼幼儿动手的方法:适时放手,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一天,在幼儿起床如厕后,我像往常一样在逐个为幼儿进行检查。沙诗航又小腿上耷拉着裤子走来了,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帮我提裤子"。我没有停下手,只看了她一下,说:"你看,老师现在很忙,你必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我不会",她不死心。"我知道你的小手很巧,在家提裤子提的很好,在幼儿园也行。"我还是没有帮她,并提醒到"你要快点,不然就过来吃午点的时间了"说完我依然忙着做自己的事。沙诗航看看我又看看吃午点的伙伴,她开始动手了,比较顺利地提起了裤子,我帮她整了整,夸张地表扬了她,孩子高兴了一个下午。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每当有幼儿向我求助时,我会叫他们自己先动手试试,在孩子确实不会做或做不好时再进行指导帮助,这种半扶半放的策略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做不好时再请人帮助,也使幼儿在不断练习中体验了成功的滋味,为幼儿更主动完成加入了强化剂。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我真正体会到我们领导常说的句话"要想让孩子会做,教师的手就要学懒一些"是有道理的。但老师的懒要适时适度,一味的"懒"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认为应该做到1、对幼儿适时放手,要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家长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如在对沙诗航采取策略前,我和她的父母认真沟通了孩子的情况,使家长认识到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必选要帮助孩子纠正

,其次我为家长分析了这种做法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孩子不愿入园)及其原因:她觉得老师不帮自己,每次都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提裤子),觉得幼儿园不好。要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和老师在园的.要求一样,统一做法,克服孩子的依赖思想。2、教师放手时机要找准,必须是在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如春秋季,孩子午睡起床时,如果不能及时穿上外套,就很容易感冒,特别是体弱幼儿。而自理能力弱的幼儿一般由于老人的过度保护,体质都不是很好,这时教师要在指导的同时帮助幼儿穿外衣。如果这时放手,"袖手旁观"势必会伤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 篇四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 ! 老师,他推我 !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 ""哇 ! " ( 哭声 ) ……原来,小朋友一起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通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 "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片断二:小脚印让我们变勇敢小班幼儿初人园时,由于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不安全感就产生了。有的幼儿一天尿湿裤子好几回;有的幼儿上幼儿园几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干燥;有的幼儿因憋大便而经常拉在裤子里。

  如何让孩子们不害怕上厕所呢 ? 我们认为,营造适合幼儿的厕所环境势在必行。既然孩子们害怕一个人入厕,我们的厕所都是座便,孩子们孩子们坐上去既舒适又安全。这样的厕所既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们主动上厕所的欲望。

  后来,课后,我们还为他们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孩子们在入厕时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裤子的现象渐渐消失了。

  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营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传递着信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小事中还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挖掘。

  慧慧小朋友高高的个子,看起来应该是个很能干的小朋友,但刚入园时,她从不敢和小朋友一起走路、上厕所,看到前面有跑的小朋友就吓得停下来大叫,害怕别人撞到她,总要等到别人进教室后,才敢慢慢地走到厕所。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因为慧慧小时候摔了一跤,手臂骨折,从此以后她的家人就不敢放手让她一个人走路,总是有人扶着她,久而久之,她也从不敢一个人走路了。 教育方法及效果: 对于她这种长期形成的依赖及对单独走路的恐惧情绪,我知道不是一两句话或一两天就能消除的,而需要耐心的引导和细心的帮助。

  首先,要消除她的紧张情绪。下课时,我拉着她的手,带她和小朋友一起上厕所,让她知道别人是不会故意撞她的,我又请几位能干、细心的小朋友带她一起玩,鼓励别的幼儿关心、爱护和帮助她。其次,我们和家长达成协议,在家尽量放手让她一个人走路。最后,对她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在周五的小红花评选中,给她贴上一朵漂亮的小红花,她高兴地笑了。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总是用鼓励的目光关注她的一言一行,适时地表扬她。渐渐地她变得放松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跑跳跳,参加游戏了。 。

小班幼儿教育案例【推荐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