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 篇一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是指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概念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幼儿的数概念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数概念不断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数量、数值、数符和数学关系的认知与理解。
首先,幼儿的数概念开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幼儿初期,他们对数量的认识是模糊的,只能区分几和多的概念,无法准确地表达出具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数学教育的引导,幼儿逐渐认识到具体的数量和数值的概念,能够用数字来表示数量,并开始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其次,幼儿的数概念由简到繁的特点明显。在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从简单的数概念到复杂的数概念的转变。刚开始,幼儿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数的概念比较单一,只能进行一对一的对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进行一对多的对应,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幼儿数概念的教育内容
幼儿数概念的教育内容是指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针对幼儿数概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和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幼儿数概念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幼儿的数量概念。幼儿在学习数概念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具体的数量,逐渐形成对数量的概念和认识。
其次,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活动。数数是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数数游戏、歌谣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活动。在数数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渐认识到数字的概念和数值的含义,培养他们的数计数能力。
再次,教授幼儿简单的数学运算。在幼儿数概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教授幼儿简单的数学运算。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幼儿逐渐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最后,注重幼儿数概念的综合应用。在幼儿数概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数概念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幼儿将所学的数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密切相关。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和选择幼儿数概念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幼儿数学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 篇三
试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
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前期,向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目的是使幼儿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答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试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想对你有帮助。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3岁的红红可以清楚地从1数到10,可一次老师请他数数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几个娃娃时,他用手指点数着娃娃,一个、一个点数着(1、2、3、4、5)数完后,他告诉老师: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4个娃娃。
4岁的平平已经认识阿拉伯数字,知道可以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数字“1”可以表示1个苹果,1个皮球,1个娃娃等,数字“2”可以表示两个……一次他看见纸上画着4个苹果,他就在上面盖上“4”的数字印章,而且盖上4个“4”的数字印章。
以上两名幼儿的表现,反映了儿童数概念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红红虽能口手一致地点数物体,但他还没有总数概念,所以他未能正确说出娃娃的数目。平平对数字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建构中。他知道4个苹果可以用4的数字表示,可他对每一数字表示物体数量这一意义还未完全理解,所以他给每个苹果都盖上1 个数字“4”的印章。教师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向儿童进行教育。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
(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计数(数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人们要知道一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就要进行计数。计数的过程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计数过程中,无论按什么顺序去数,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所得的结果总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格尔曼等认为,儿童数数时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1)一一对应原则,即儿童在数数时,一个数只能对应一个物体。
(2)固定顺序原则,即数与数之间有一个不变的顺序(1、2、3……)。
(3)基数原则,即数到最后的一个数的值就代表这个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
(4)顺序无关原则,即一个集合的数目,和从什么地方开始数数无关。
(5)抽象原则,即关于数数的原则可以用于任何事物。
儿童的计数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初步形成。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1、口头数数 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的口头计数表现出以下特点:
(1)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地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
(2)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
(3)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5岁以后,有不少幼儿能够从中间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这说明他们在数词之间逐渐地建立了较牢固的联系。但幼儿一般还不会正确进位,每逢从9数到10时常会发生错误,往往又会从头数起。
因此,口头计数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儿童的这种数数实际是一种“唱数”。
2、按物点数 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按物点数较口头计数复杂,它需要多种分析器参与活动。当幼儿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幼儿在5岁以前,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较差,手眼协调动作不灵活,再加上口头数数还不熟练,因此会产生种种手口不一致的现象。如(1)口能从1~10顺着数,但手却不能按实物一个个地点,而是乱点;(2)虽能按实物的顺序一个个地点,但口却乱数,如边点边数着1、2、3、8、9、10等,其中往往只有开始的几个数和最后的几个
数是顺序说出的;(3)口与手虽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即不是数一个数点一个实物,而是数两个数点一个实物,或相反地数一个数点两个实物。
3、说出总数 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说出总数的发展要更慢一点,它要求儿童需把数过的物体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即能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它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也就是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它表明幼儿能运用数目和理解数目的实际意义。3岁~4岁幼儿有的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常不能说出被数物体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一个数。
4、按数取物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3岁~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一般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都没有点数实物的数目多。
幼儿早期的计数能力尚不稳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幼儿的计数活动。研究表明,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在物体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幼儿计数活动会产生影响。例如,幼儿点数体积约为10立方厘米的玩具(购买玩具)动物(动物玩具(购买玩具)排成一行),他正确点数的范围要稍大于让他点数同样排成一行的围棋子。因此提供幼儿点数的物体大小要合适。
计数物体的空间分布对计数活动也有影响。例如,将围棋子排列成行,彼此之间有约半厘米的距离,另一种是彼此密接地排列在一起,这样幼儿在前一种情况下点数成绩较好,在后一种情况下成绩较差。如果围棋子排列很不规则,则点数成绩还要差些。
幼儿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计数活动的成绩。例如,在桌面上排列一行围棋子,让幼儿一面一个一个地依此拨动围棋子,一面计数;另外一种方式是让幼儿用手指一个一个地依次点数;第三种方式让幼儿一面从容器中一个一个地取出围棋子放在桌上,一面计数。结果,第一种方式的计数成绩优于其他两种方式。因为与第一种方式相比,第二种方式点数时幼儿较易产生混乱,而第三种方式手部活动多而繁,幼儿忙于从容器中取出棋子,而忘记了计数的任务。
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对幼儿的计数活动有利,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的计数对象则较难。例如,目视实物进行点数的成绩要优于听铃声计数,如果让幼儿自己一面敲铃,一面计数,成绩将更低。因这时,幼儿注意了敲铃,而会忘记计数的任务。
因此,在向幼儿进行计数教学时,要考虑和利用上述因素对幼儿学习的影响,促进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