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加法意识的《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导语:《9 加几》是一节培养学生加法意识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学会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出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公开课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能够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卡片、数字9的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字?这个数字是几?”引导学生认识数字9。
2. 引入: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着“9+1=?”并解释加法的概念。然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9+1=10”,并解释加法的运算规则。
3. 操练: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每组学生轮流从黑板上擦除一个数字,并用加法算式填空。例如,擦除的数字是“7”,学生需要填写“9+7=?”。
4. 讲解:教师讲解加法的性质,例如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通过例题演示给学生理解。
5. 拓展: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着“9+3=?”并解释加法的进位。然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9+3=12”,并解释进位的概念。
6. 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题,巩固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7. 总结: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性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能够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出了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互动和合作,让学生通过游戏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一年级上册《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二
标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导语:《9 加几》是一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学会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出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公开课教案,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能够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卡片、实际问题的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实际问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引导学生认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引入: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着“9+1=?”并解释加法的概念。然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9+1=10”,并解释加法的运算规则。
3. 操练: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学生轮流扮演问题提出者和问题解决者。问题提出者提出一个实际问题,问题解决者用加法解决问题。例如,问题提出者说:“我有9个苹果,再加上1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问题解决者回答:“9+1=10,一共有10个苹果。”
4. 讲解:教师讲解加法的性质,例如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通过例题演示给学生理解。
5. 拓展:教师出示卡片,上面写着“9+3=?”并解释加法的进位。然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9+3=12”,并解释进位的概念。
6. 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题,巩固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7. 总结: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加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性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能够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培养出了对数字9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一年级上册《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篇三
数学一年级上册《9 加几》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96-98页 (9 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同学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身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同学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同学初步观察、比较、笼统、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同学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
全景图。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局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自身看图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竞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同学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俺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同学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身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同学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同学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同学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同学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同学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同学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俺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俺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同学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协助,也可以让同学借助学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