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精选3篇】

时间:2014-08-02 05:10: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这不是一颗流星》阅读理解教学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理解题。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和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解决复杂的阅读理解题。

教学准备:

1. 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的复印件。

2. 阅读理解题目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与流星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流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Step 2 预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的标题、图片和第一段,然后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大概内容,并与同桌进行讨论。

Step 3 阅读理解

教师让学生阅读全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 主人公在故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3. 主人公最后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4. 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Step 4 阅读策略教学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细节理解等,并分别给出相应的例子和练习。

Step 5 解决阅读理解题

教师发放阅读理解题目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解答,并互相交流答案。

Step 6 小结与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阅读策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这不是一颗流星》写作教学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的主要情节和思想。

2.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思想。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有条理和感染力的文章。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和情感,并能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文章。

教学准备:

1. 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的复印件。

2.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同桌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Step 2 课文导读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发现这并不是一颗流星的?

2. 主人公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和尴尬?

3. 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Step 3 写作技巧教学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如情景描写、人物描写、对话等,并分别给出相应的例子和练习。

Step 4 写作实践

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一篇关于流星的短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有趣和感人的故事。

Step 5 互评与修改

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修改。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评分标准,让学生更好地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Step 6 小结与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写作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 篇三

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课文的二三部分,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默写词语:笨拙 偏瘫 喃喃 佳肴 轻盈 抚摩 转瞬 即逝 噌噌

  二、指名分别朗读第一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把写阿婆的手的地方、写熊皮手套的地方做上记号。

  1.第一段中,故事发生在万人体育馆里,第二段是发生在医院里。奶奶中风昏迷,小浩波去探望。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惜笔墨写了阿婆的手,先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阿婆的手?(9,13段)。那么阿婆的手是怎样的呢?从第9段中找出“手”前面的修饰语(定语)和“手”后面的动词。

  2.指名朗读,这段是分几层写手的?

  分三层:

  第一层两句话,写阿婆中风昏迷,但那只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引出阿婆的手。

  第二层也是两句话,先总写一笔:“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接着用三个排比句概括地叙述阿婆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这一层是插叙。

  第三层,是引起联想,猜想“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最后用三个排比设问句,进一步突出“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

  齐读9段,要求读出感情,几个排比句要读得流畅,最后几句设问要注意语气。

  3.第13段所描写的手是小浩波看见的,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手?(红肿,生满冻疮)。由(这只手)引出一件什么往事?为什么要写(冻疮)这件事?(读这件事)

  引出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经过,揭示孩子想给阿婆买熊皮手套的原因。

  9-13段都是写阿婆的手,但在写法上是不同的。9段是概括叙述,第13段是具体记叙一件事。

  4.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事例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语句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自读第12段,画出来,分层。

  5.阿婆对孩子的无私的受,赢得了懂事的孩子的回报。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小浩波是怎样疼爱阿婆的呢?他最疼爱阿婆的集中体现是什么呢?

  “阿婆拣菜……让阿婆从嘴里甜到心里”。

  “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熊皮手套,你就不生冻疮了”。

  6.齐读第12段。读时要注意语气和速度,第一层要读得沉重而缓慢;第二层由缓慢而转入明快,第三层又要转入缓慢,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

  7.小结:这一部分的`回忆,紧扣“熊”皮手套“这条线索,集中写孩子浩波进病房探望阿婆。

  

三、分析理解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15和16段后,问:“我”和孩子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对阿婆的感情是多么深。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尽管“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他对阿婆的思念并未消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5岁的孩子不懂做梦的原理,以为阿婆还在呢。

  2.最后一段是哪一句话跟第一部分中的一句话相照应的?为什么一再说孩子的眼睛像闪亮的星星?

  用闪亮的星星形容孩子的眼睛,有两层意思:一是实的,在暗淡的观众席里,孩子清澈的眼睛看起来格外明亮;二是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闪亮的眼睛是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的像征,包含着赞美之情。

  3.最后一句是抒情。通过“我原以为……”和“现在我明白……”的对比,深深地赞颂孩子更真诚更纯洁的感情。

  4.结合练习一总结全文。

  四、分三组轮流齐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你从这个孩子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0字以上)

  要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

初中语文《这不是一颗流星》教案【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